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源流和时代背景的考证来商榷鲁迅先生提出的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观念,认为其存在叙述上的逻辑混乱.同时作者认为唐人小说观念并未独立自觉,依然处于传统思维方式指导下并为其束缚.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后世因循此论,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我们现在笼统的理解,应该从文本客体自觉和著述主体的无意识与接受主体的制约两个方面去理解,才是符合唐人小说观念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唐人小说观新探--对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现象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得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后世因循此论,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现在笼而统之的理解,应该从文本客体自觉和著述主体的无意识与接受主体的制约两个方面去理解,才符合唐人小说观念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由"穷极文士情态"出发,程晋芳等人认为吴敬梓"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从唐人小说和《儒林外史》二者都细致、客观地描摹文人形象,并以文人生活和情趣为表现内容,进而使文本都体现出诗意性特征等三方面的因素来考察,程晋芳等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认为《儒林外史》是模仿唐人小说而作则又言过其实。这种偏颇主要是由程晋芳本人及当时的小说观念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胡人形象是唐人小说人物类型之一。唐人小说具有传奇美学特征,胡人形象虽然在唐人小说中并不占重要篇幅,但同样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通过对胡人形象的外貌特征、身世背景、方术技能的考察,认为胡人形象具有奇幻色彩,与唐人小说的传奇美学正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唐小说中的公案小说涉及法律问题的为数众多。本文选取了诉讼观念这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问题进行论析,对唐代小说中的诉讼描写进行了归纳分析,探讨了唐人的诉讼观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侠客”观念源远流长,而作为艺术形象却是在唐人小说中真正成熟起来的。本文描述了这一形象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8.
唐人婚恋小说在唐人小说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优秀之作多能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歌颂青年男女的纯真感情,表达对理想爱情的美好愿望。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幽默讽刺的审美效果都是笑,创作用意上却有细微的区别,标志中国古典小说文体独立的唐人小说多幽默讽刺之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讽刺对象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形成一幅“群丑图”。唐人小说讽刺虽仍属草创,却粗具规模,取得了相当成就,奠定了唐人小说“特绝之作”、“一代之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陇右唐人小说是唐人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右唐人作家的创作心理决定了其小说的特色,作家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奢奇好异、尊儒、梦幻、隐逸等心理特征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唐代精怪小说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精怪小说作为章的主要研讨对象,认为男性精怪具有唐代士的诗性特征,同时对女性精怪所显示出来的多层面美学特性作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唐代精怪小说也反映出了唐人对于现实政治的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唐人掀起炼丹追求长生的宗教热潮,仙道小说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炼丹描写。伴随着中晚唐以来外丹术向内丹术的转变,仙道小说中也出现了表现外丹向内丹转变的作品。表现炼丹的小说,其内在精神是希望生命的永存,是道教重生观念的具体表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共著录“小说”42种,通过对这些“小说”书逐一考查,厘清其著录的正讹,并结合中国正史各《艺文志》与《经籍志》中“小说”著录情况,对先后成书的《隋志》、《见在目》、《旧唐志》、《新唐志》等重要史志的相关著录进行类别的比较,探究日本目录学著作中的“小说”观念与中国史志中“小说”观念的关系。《见在目》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为贴近《隋志》为代表的唐人小说观念,并以此为标准独立发展,而偏离《新唐志》为代表的析“杂传”人“小说”的宋人“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4.
"义"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一方面,多有作品对其讴歌。在唐代小说作品中也不乏对"义"这种思想和行为进行表彰和肯定。本文通过对唐人小说进行分析和归纳,从伦理角度将唐人小说中体现的"义"分为爱情之义、友情之义和萍水之义。本文试分析这三种"义"在唐人小说中的不同体现和其各自具有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名篇.明·胡应麟云:“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采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衰.”(《少室山房笔丛》)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一直认为这篇是虚构衍化的小说之作.但笔者经过考证,确认此篇作品是唐代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其人物事迹具有生活的真实性.试求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享有盛誉的唐人小说是在对中国古代主流叙事文体──史传及其传统的继承与内在超越中繁盛起来的。唐人小说借鉴史传叙事方式,又特别发展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创造了第一人称限知叙事,运用视角转换、倒叙、插叙大大提高表现力,迈出了小说文体独立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浅论柳永词的适俗性黄小蓉冯梦龙在《古今小说》中曾说过:“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唐人小说,作意好奇,深受文人的爱好;而宋代小说,通俗易懂,普通群众非常欢迎。冯梦龙通过唐宋两代小说的不同特点及其所吸引的不同读...  相似文献   

18.
龙是古代小说的重要题材。龙宫是龙的住所,自然也成为中国小说的书写对象。唐人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有大量对于龙宫的书写。唐人小说中的龙宫是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体现出神秘性色彩、世俗化倾向。结合时代背景,不难发现,唐人小说中的龙宫书写是佛教思想和文人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唐人小说中首次出现了大量以刻画女侠形象为主的作品。这些女侠不但武功高强、技艺过人,而且还有着奇术异能和超人的本领。文章主要以唐人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些女侠在唐人小说中出现的原因、侠女类型与存在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对这类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而更好地解读唐人小说。  相似文献   

20.
唐代精怪小说为文章的主要研讨对象,认为男性精怪具有唐代文士的诗性特征,同时对女性精怪所显示出来的多层面美学特性作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唐代精怪小说也反映出了唐人对于现实政治的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