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障碍是指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心理活动上的紊乱和失调,并阻碍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观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身体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冷漠态度。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胆怯、抑郁、紧张等心理障碍。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对排除这些障碍,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学生焦虑状态的认识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学生焦虑问题是现代体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 ,解释和纠正学生焦虑状态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特殊价值。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焦虑 ,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 ,提高教学质量。1 体育学习焦虑的来源及表现体育学习的焦虑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体育课中的环境、场地、器材、教学内容等外部条件而引起的焦虑 ,这类属于状态性焦虑。二是由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协调性、活动能力等原因 ,使其惧怕参加体育运动 ,这一类属于特质性焦虑。学生焦虑的表现通常从三个层面来反映 :一是情绪层面 ,表现为紧张、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应感 ;二是生理层面 ,表现为肌肉紧张、心跳加快、出汗、头晕、协调困难等身体症状 ;三是认知层面 ,包含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减弱 ,疏解压力的功能降低。这些反应都会对体育教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 焦虑对体育学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焦虑状态可分过低、适中和过高三种状态 ,不同的状态对体育学习有不同的影响。即在适中的焦虑状态下 ,学生往往呈现出唤醒水平提高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明确 ,注意力集中 ,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兴趣...  相似文献   

3.
陈纲 《体育世界》2010,(1):66-67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采取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袁为测量材料。结论:(1)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状态焦虑”程度;(2)长期的体育锻练可以有效减低“特质焦虑”程度,而且“特质焦虑”程度与体育锻练的频率成负相关;(3)经常的体育锻练停止一段时间后,对大学生“特质焦虑”情绪的干预作用会出现退化。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在生理上是弱势群体,心理上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在认知和行为上有异常表现,残疾人群体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归纳总结残疾人体育文献资料指出未来残疾人体育研究涉及的问题有(1)残疾人竞技体育资源向残疾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转化机制;(2)以残疾人为对象,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3)高校残疾人体育学科建设;(4)残疾人参与体育的心理现状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时机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显得特别重要。所谓心理品质,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兴趣、态度、自尊、自信、情绪、意志、自我价值、认知和评价等内容。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情绪调节能力,使其在不同的年级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且学会运用体育活动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此提供一个研究个案,供参考。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我校初一年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体育社团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途径,通过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27个体育社团的成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团主要通过放松心情、促进交往、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等途径来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放松心情与社会交往机会途径的提供,分别来自于体育社团的活动环境与体育运动本身。体育社团活动的焦虑体验强度较低,较容易达成增强自信的目的。成就感获得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通过参与体育社团而获得的"受关注"体验。并提出了扩大体育社团宣传力度,在社团举行纳新活动时扩大会场影响力,增加体育社团的评奖机会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焦虑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考生心理焦虑是指考生在训练与加试中对当前现状,或者所预计的结果于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具有的担忧倾向。考生适当的焦虑可以激起其改变自身现状的紧迫感,进一步力求达到某种目标。但如果考生对预计到的威胁产生过度担忧和过分的恐惧,往往会夸大比赛的困难程度,不利于成功地参加考试。其表现是,时常伴有紧张、不安、惧怕、忧虑、神经过敏等心理症状,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一系列生理反应等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社会情绪的关系是体育社会学和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体育比赛深深撩拨着我们的情绪,体育经验创造不同层级的社会情绪,这些情绪是人们主动追寻的,但或多或少也是社会所期望、允许或可能产生的情绪.研究尝试从心理气质、历史过程以及社会结构间的交互作用入手,以厘清体育与社会情绪的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认为,体育在建构和渲染社会情绪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愉悦的情绪、痛苦的情绪与兴奋的情绪这3个主要的方面,必须受到关注的是,允许这些情绪需求的社会表达,并与消费者文化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创造一个良性的体育与社会情绪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何排除学生情绪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体育学习情绪障碍,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个体正常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的消极情绪状况。表现为情绪冷淡,满不在乎,或者过分焦虑,情绪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情绪障碍往往受其日常个人情绪的影响,如学习紧张情绪波动,学习上的失败和挫折等等,这样很可能将不良情绪带入到体育学习中,形成被动、机械的身体练习,无法体验到从身体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享受。情绪障碍较多地受教学和学生身体素质基础的影响。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组织措施陈旧落后、缺乏新意,学生体育基础差而得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情绪调控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中的情绪调控是在教学中激发情绪对体育学习的动力性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情感性的教学手段。教育心理学研究得出: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是课堂中主要的情绪。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据此而采取相关策略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