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西安之旅     
西安,一个闻名世界的古都,它承载了十三个王朝五千多年的历史。人们常说:“要看中国百年的历史去北京,要看中国千年的历史就要去西安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就乘上了飞机,开始了我期盼已久的西安之旅。  相似文献   

3.
古都西安     
西安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城市,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从半坡文明开始,这里就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它的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其它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十三朝的历史背影倒映在这座城市的灵魂中,“随手抓一把黄土,都会感觉到历史的凝重”。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意义上的中国20世纪是一个“文学的世纪”。作为“文化现实”的20世纪中国文学,以其不同的形象系列和话语逻辑编制了一幅意义多元、内涵繁复的现代中国的文化版图。所谓“农民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市民文化”(都市文化),今天看来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以它们的“原生态”即事实(历史)本身进入我们的观照视野的,而多通过人们或被动或主动的文学阅读,及由此诱发的历史想象和判断,成为今天人们理解和解释20世纪中国文化史最直观(形象)化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古代的城市     
1.这天,波波闲来无事逛论坛,发现一群小网友在一个地方争论,争论的中心是谁的家乡文化更悠久、历史上更繁荣。西安的同学说:“我家那里是古代最繁华的城市,秦始皇陵就在我们那里。”南京的同学说:  相似文献   

6.
朱笛特有一种特别的中国情结,她在属于自己的“象牙之塔”里神往于中国,认同于中国文化,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想象中国、塑造中国、介绍中国。她对中国古诗的译介,带有相当大的改写与创作的成分。她对中国古诗的深厚文化内涵进行美学再加工,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和想象,抒发了她的异国情调、中国梦,塑造了她心目中的中国文化。朱笛特将她的“中国作品”置于一定的历史框架下,她无意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历史真实,而是借异国历史满足自己想象和审美的需要。“中国历史框架”只不过是为她搭起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为她独抒性灵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背景,是女作家借以抒发自己的中国梦的一种创作手法。她笔下的人物,寄托了她的理想,深深打上了她的个性特征,是女作家自己的激情、理想与其对中国的梦想和想象相结合的产儿。  相似文献   

7.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是一个渴望却义难以追求的梦。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想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他们一方面不愿意放弃“人世”.想在“庙堂”之上建立一番大作为: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独特的理想——“出世”,喜欢在山水田园之中自娱自乐。  相似文献   

8.
张璘 《教书育人》2010,(5):108-109
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是指一切与政治、经济、科技、艺术、风俗、宗教、建筑、历史、国家、民族等有关的精神和知识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价值观念、精神和知识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哲学为核心,以“诸子百家”思想为辅的一个传统哲学体系。它基本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9.
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2月7日至10日在西安举行。现将会议提出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关于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1.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张梅玲指出:毛泽东把西安事变誉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其主要意义在于,西安事变是国民党由“安内攘外”向联共抗日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转折点,是国共两党由兵戎相见向联合抗日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部纷争向团结抗战的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扭转乾坤的意义。 2.西安事变改写了世界历史。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唐德刚论文写道,中国之所以能在1937年奋起抗战,西安事变实为契机。西安事变引起中国国内政局的一个重大变动,就是全国军民、男女老幼、朝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一个现实的文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方式的艺术扮演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主义”的先锋角色,并且以自身的方式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现实性的平台。它意在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智,进行现代性的转型,并以他者能够“读懂”且感兴趣(中国概念)的方式呈现。“中国方式”承载了中国当代文化价值观,使“他者”重新认识中国——一个开放的、现代的、有历史沉淀和当代智慧的中国新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和合”文化主张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决定了我国历史上对于国家统一的诉求。西方近代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结束了西方各国内部的长期分裂状态,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思辩表达,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有很多暗合之处。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起构成了我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渊源。揭示西方文化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我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内在关联,能为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画民族化”一直是中国油画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随着2004年“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民族化道路”座谈会的召开和2005年的中国意象油画展的举办。有关“油画民族化”的争论再起波澜。检视这些争论.可以看出“油画民族化”是在特定的文化政治背景和社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它内在和外在成因.在当时有它积极而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他一生下来,就落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中华文明的琼浆玉液哺育着他的成长。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质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传统文化对每个成员的熏陶和影响具有必然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并已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以来,世界各种文化纷纷在中国亮相。中国文化先后出现了五种主要范式:“中体西用”范式,“全盘西化”范式,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政论”范式,“综合创新”范式。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新世纪伊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呈现这种态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导多元文化双向互动综合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说到历史,西安人笑了。看中国历史,肯定要看西安。历史赋予了这个城市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文化味道很浓的都市。而且,就在今天,西安同样有惹眼的文化氛围。没有哪个城市像西安,现代与  相似文献   

16.
穆静 《阅读与鉴赏》2009,(5):63-64,60
有一个美国留学生在谈到学习汉语必须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体会时.举了一个例子说:问一个年轻人“你什么时候请吃糖啊?”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问这个年轻人什么时候结婚。这是因为中国人结婚要发喜糖给亲戚朋友吃。不了解这种风俗.就不会理解“请吃糖”的真正含义。这里碰到的就是一个借代辞格:用“请吃糖”代“结婚”。这一借代的依据来自中国人的婚姻文化。  相似文献   

17.
看到“和”字.便想起奥运会开幕式的人体字模,变来变去,凸显了一个“和”字。可见“和”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字。如今的人,理解“和”字,多限于平和、和缓、和睦、和平这类日常意思。不能怪今人见识浅,因为现代白话,是以远离中国传统文化为特征的。所以对字的理解,自然也少了古人胸中的意蕴。  相似文献   

18.
西安,陕西省省会,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它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周围曲流环绕,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导读:一位文人,一场旅行,掀起一场“文化大散文”的风潮。《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此书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一位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敏锐的文化感悟力和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写下的这些文章,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从道士塔到酒公墓,从阳关雪到吴江船,从青云谱到天一阁,从西湖到苏州,他看到的是那些隐藏在具体意象后的历史累积;他抗拒着痛苦,追寻着文化,书写着历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远行跋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深层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文积淀的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0.
用“中国大运河”或“大运河”,统称我国运河是准确的的。但“大运河”、“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这三个概念所包含的历史、地理、河道走向、文化研究范围,又是不同的。根据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繁荣的程度,可以把中国大运河修建设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为中国大运河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发展阶段,也可称为中国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为中国大运河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尽管我们今天更加注重元、明、清大运河的历史及文化研究,但它毕竟是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而对中国大运河的全面研究更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