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理财     
《老年教育》2007,(12):29
理财专业人士认为,老年人也要树立理财的新观念,不能仅仅将钱存在银行里,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以钱生钱”的理财渠道。  相似文献   

2.
《当代职校生》2012,(6):29-30
去年暑假,我第一次尝到了挣钱的艰辛。因为假期的漫长,我在家无事可做,决定靠自己的能力来赚人生的第一笔钱。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花父母的钱,我非常渴望能自己赚钱。20年了,我一直都在父母的庇护下,像一株躲在大树的树荫下贪婪的吸着营养的小树,  相似文献   

3.
小小拉面馆     
在县城里生活了近五年,很少去大酒店胡吃海喝,是自己没钱;二是自己没权,没人请,也很少请别人。县城不比大城市,没有像样的快餐厅,万一有事儿回不了家,几人就会碰锅,在拉面馆小聚。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拉面馆街上多得是。  相似文献   

4.
李步良 《中国德育》2007,2(11):47-47
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你和你的好朋友到书店买书,出来后发现你身上只剩一元钱,你朋友的钱已经全部花光。两个人坐公交车回家一元钱不够,而天又快要黑了,这时,你是把钱给你的朋友让他乘车先走,还是选择自己先走而把朋友留下?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善于揣摩老师心理的学生会说出令老师满意的答案:把钱给朋友,让他先回家。  相似文献   

5.
最好的礼物     
一直梦想自己能够发财,一直想象自己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应该怎样去生活。可是,现在,我身上仅有几十元钱,连回家的路费也不够!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读了一本童话故事——《小狗钱钱》。一位名叫吉娅的12岁小女孩收养了一只猎狗,取名钱钱。谁知,这只普通的猎狗竟能与人对话,还是个理财天才,吉娅与钱钱成了好朋友。在钱钱的指导帮助下,吉娅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学会了最佳的理财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钱面面观     
金钱面面观吴亚芬钱这东西,真是个精怪。有人恨它,骂它;也有人爱它、亲它。钱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卑鄙,钱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灾祸;钱能救人活命,也能坑害自己。钱能把人捧上天堂,也能把人摔到地狱;有人把钱视为妖魔,也有人把它奉为神明。钱能通神道,也能通愚...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善良     
有一个时期,我因医牙,每日傍晚,从北影后门行至前门,上跨街桥,到对面教育印刷厂的牙科诊所去。到那立交桥上,我几乎每次都看见一个残了双腿的老头儿,卧在那儿伸手乞钱。其中有三次,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儿钱。照例是十元钱和一塑料袋儿包子。过街桥上上下下的人很多。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人掏出自己的钱包。有一天风大,将老太婆刚掏出的十元钱刮到了一个小伙子脚旁。他捡起,明知是谁的钱,却若无其事地往自己兜里一揣,扬长下了跨街桥。所有在场的人,都从桥上盯着他的背影看。我想他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没勇气回头也朝桥上的人们望。  相似文献   

9.
案例 男孩路路今年高考不是太理想,没有达到母亲和他自己预定的目标,心里不舒服。母亲也不高兴,不给他好脸色看,时不时会挑他的刺,他一直忍着。前几天,他自己上网了解,通过综合分析后,决定报考一所重点大学的品牌专业,父母都比较满意,母亲也露出了难得的笑脸,家里的亲戚朋友也很高兴。前两天叔叔和婶婶从定安来,带他去买衣服,买了一双200多元钱的运动鞋、一条100多元钱的裤子、一顶30多元钱左右的帽子。  相似文献   

10.
曾经对自己任教的班级做过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而读书的占比76%,也就是说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自我的占了绝大多数;能够跳出“小窝”与“小我”,到达“大我”与“大家”境界的占比1.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豪言壮语,我教书16年都没有听到,显然已成绝唱!  相似文献   

11.
例兄弟二人共带648元钱去商店,回家后二人剩下的钱相等。已知哥哥花去自己58的钱,弟弟花去自己511的钱。兄弟二人各花去多少元?  相似文献   

12.
小狗钱钱     
从小学会像富人那样思维其实很简单……看完这本书,你不禁感叹:原来十一二岁就可以很有钱。 《小狗钱钱》讲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吉娅发现一只受伤的猎狗,并把它带回了家。可是.有谁会想到,这只普通的四脚动物却是一个真正的理财天才。吉娅和小狗成了朋友,它教会了吉娅与钱打交道的方法。吉娅不仅自己掌握了钱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金钱的秘密和真相,以及投资、理财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可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母亲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相反,她的生活常不缺钱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孩子十分精明,无论是购物还是算账,都要比东方国家的孩子强。十五、六岁如果必要的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大都不成问题。而东方社会的孩子往往还依赖父母。美国孩子的生存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父母细心调教的结果。美国人教孩子理财有一套循序渐进的规则。家长们在小孩3岁时就开步走,进行花钱教育。小孩3岁,父母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告诉他们金钱的重要作用,但来之不易。4岁,让孩子知道钱的面额,并让他们知道,钱虽然有用,但不能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必须有所取决。5岁,让小孩知道哪种面额的钱,可买到哪种东西,以…  相似文献   

15.
人与钱     
有人曾这样形容:人在极为困窘、最需要金钱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是钱的孙子;只有挣钱不太难又不太缺钱的人,他和钱的关系,才可能会比较平等和谐。如果你有了几十万、几百万,你会感觉自己是钱的爹;有了上千万元或者更多,你会感觉自己成了钱的爷!  相似文献   

16.
张日华 《新高考》2005,(9):13-15
[热点材料] 自1998年中国开始大规模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以来,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急剧扩大,到2005年6月已经超过17000亿元,比16年前扩大了20多倍。年轻一代更是引领都市负债消费潮流的主力军。一项对都市青年的调查显示,有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称自己“不会因为负债消费担忧”。从众和攀比导致奢侈品消费群体骤增,出现了大量都市“负翁”和“月光族”(收入每个月都花光)。  相似文献   

17.
赚钱     
最近,我们班开展为贫困生送温暖活动。我向爸爸要钱,他让我批发一些自家种植的菇去卖,赚的钱可以自己支配。要我自己去卖?不管它,豁出去了,我也学学经商之道。  相似文献   

18.
今秋开学期间,道县84所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校务公开栏”上,全都多了一项深受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新内容——“学校收费公示栏”。通过“学校收费公示栏”,学生和家长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该交什么钱、该交多少钱。  相似文献   

19.
在《祝福》中,柳妈告诉祥林嫂要去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当替身,以赎解自己罪名后,有这样两处涉及到钱的描述: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08,(4):39-39
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掌握科学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是正确规划自己生活的基本技巧。《小狗钱钱》讲的是一只会说话的小狗教育一个小女孩如何理财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