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相亲”热背景下真人秀节目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4日,《我们约会吧》在湖南卫视开播,随后《非诚勿扰》在江苏卫视开播,不知不觉间,一股“相亲”热在电视荧屏风生水起。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缘来是你》、东方卫视,开播《百里挑一》也加入了相亲交友类节目的“混战”,各大卫视的“相亲”旋风愈刮愈烈。勿庸置疑,我国诸多真人秀节目在收视率和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大大丰富了电视荧屏,受到公众和知识文化界的各种肯定,  相似文献   

2.
近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这一现象也引起国人甚至世界不少媒体的关注。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电视相亲类节目到底问题何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上的虚拟环境等理论分析解读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期更明确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张乃海 《新闻窗》2011,(3):89-90
2010年初,各大省级卫视相继推出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如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等等,这些俗称"电视相亲"节目充斥电视荧屏,成了电视观众茶余饭后谈论的一个个焦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变快,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相亲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而在电视荧屏上迅速蹿红。本文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以及《爱情连连看》为例,浅析相亲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准确地把握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媒体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强 《新闻窗》2011,(2):128-128
相亲类节目的热潮势不可挡,以至于广电总局在2010年6月出台了一项管理通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专门为规范“婚恋交友”类节目,抵制相亲类节目低俗化。如今某些相亲类节目在一定程度和环节上有些出格,过分的强调物质、金钱、家庭、工作等,以至于出现各种“拜金女”、  相似文献   

6.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这一现象也引起国人甚至世界不少媒体的关注.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电视相亲类节目到底问题何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上的虚拟环境等理论分析解读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期更明确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0,(4):16-16
事由: 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此后,央视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中对相亲类节目进行集中讨论。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开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掀起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第三次热潮.在这些节目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火爆.《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击败其他卫视同类的相亲节目以及其他收视冠军节目,成为新的收视率“黑马”.  相似文献   

9.
梁少玲 《视听》2011,(7):39-41
国内电视相亲节目近两年突然达到高峰:《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等节目纷至沓来,创造着高收视率,也营造着各种话题。本文拟从大众传播学角度对此类相亲节目进行分析,以探究相亲类节目的火爆奥秘,分析相亲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视求职类节目同质化中的差异性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娱令"后,电视相亲节目开始降温,职场招聘类节目成为了当今荧屏上的新亮点。纵观现今国内各级电视媒体,以求职为题材的招聘类节目不下十多档。那么,求职招聘类节目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相亲节目的翻版,是真服务还是伪作秀?职场招聘类节目在大同小异的形式竞争中,能否另辟蹊径,寻找各自不同的定位价值?职场招聘类节目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性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0,(13):85-87
2010年6月9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问题着手整饬。这两份通知将《非诚勿扰》进一步推到舆论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0,(4):7-8
广电总局整治相亲类节目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文件中每一条都直指相亲类节目的软肋,可谓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视法制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于是,各家电视台的法制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亮相荧屏。如中央电视台的《社会经纬》、上海电视台的《庭审纪实》、《案件聚焦》,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南京电视台的《法治园地》、《有请当事人》、《石城警视》,福建电视台的《与法同行》等,普法说法之势日  相似文献   

14.
自2010年起,《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作为电视相亲类节目的代表,在我国内地电视荧屏上活跃。两档节目虽形式相似,但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运用策略,尤其是作为节目的中心,两位主持人在语言上的独特风格,主持过程中的语言使用规律和语言表达特点,使两档节目有着不同的表现模式和传播效果,给受众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情感类电视节目造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7年3月5日江苏卫视《人间》栏目的全新亮相和2007年4月9日湖南卫视《真情》栏目的精彩转身,带动了情感谈话类节目发展的新热潮。《人间》何以情动天下  相似文献   

16.
从2010年开始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为代表的相亲类节目带动了各卫视之间婚恋真人秀节目的激战,但由于节目中部分嘉宾的出位言论和挑战伦理底线的热辣话题,相亲类真人秀节目陷入了备受争议的尴尬境地。随着相亲热渐退,求职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兴起,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职来职往》、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求职类节目备受瞩目,本文以《职来职往》为个案,试解析这一求职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的电视业来说,2010年也许可以称之为电视相亲真人秀年。2010年初春,当人们还沉浸在浓郁的春节气氛中,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与葛优主演的电影《非诚勿扰》相同名字的电视相亲真人秀节目不经意间却已经火爆荧屏。在此前后,众多的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类似的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重庆卫视的《凡人有喜》以及浙江台民生休闲频道的《相亲才会赢》、《午夜说亮话》等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相亲类节目的火爆,受众对其关注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中引发了婚恋观、价值观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讨论。本文以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为个案,试从相亲类节目火爆的原因、对女性形象形成潜在的贬低、媒体应警惕的几个问题等反思当今媒体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相亲交友类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广播在此类节目中—直没有深入发展。本文以中央电台《为爱向前冲》节目为例,探讨播对于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吴佳 《新闻世界》2010,(12):58-59
在当今电视业界普遍追求收视率的情境下,娱乐选秀、相亲类节目铺天盖地充斥荧屏,为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刺激着从业人员的神经。电视娱乐化浪潮,冲击着文化类节目的生存与发展,也消解了电视文化的内涵。本文试通过分析省级卫视的文化类节目现状,恩考文化类节目未来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