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积极探索学生职业规划和高考志愿辅导新模式,帮助考生避免在高考升学过程中特别是志愿填报过程中由于盲目而走入误区,《高校招生》杂志社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携手四川辅仁智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2013高考升学促进计划"。"计划"以深入中学进行志愿填报相关公益讲座和面向2013年高考考生进行志愿填报辅导为主要形式,并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志愿填报及  相似文献   

2.
《招生考试通讯》2012,(5):10-13
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是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资料。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阅读并透彻理解拟报考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了解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我省2007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好院校与专业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200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最主要的依据,《2007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了解招生院校录取规则,办学性质等相关信息的最重要资料。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志愿设置、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如何在高考填报志愿中准确填报院校与专业志愿,是广大考生的理想和愿望。能否科学、合理、准确地填报好高考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日期的日益临近,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省招考办公布的《200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2005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本刊邀请了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策划动机 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考生需要搜集各种资料,研析各类信息,只有做好这些必要的前期准备,才能科学、合理地填好高考志愿。有关填报志愿的资料可谓浩如烟海。其中。高校的招生章程与招生计划是受考生关注度最高的两项内容。作为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重要载体.招生章程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而招生计划。则堪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由于我省今年高考科目设置实行“3+文(理)综合”,填报高考志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好院校与专业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省招考办公布的《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省招考办汇编的《2006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本刊邀请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孙恒 《中国考试》2005,(6):4-6,30
高考志愿填报是在高校招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填报志愿对国家的选拔人才.对考生的今后的学习、就业都起着重要作用。考生要了解当年高校招生录取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熟悉各类院校招生的具体要求.根据自身条件和志趣爱好.选填好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较切合实际的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准确填报。但考生、家长如果在填报志愿时能够全面考虑、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志愿填报中的一些关系.那么无疑会对考生的志愿填报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多年从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经验.希望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正确处理的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子》2009,(6)
网上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是考生参加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做到估准成绩,找准位置,浏览信息,阅读《2009年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以下简称《招生计划》),查找“章程”。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并辅之以访谈的方式,对高职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考生会在自己事先了解过或至少听说过的学校中选择就读学校;考生初次接触到这些学校的主要途径是同学和学长的介绍;择校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就业前景;填报志愿大都由自己决定;考生希望在高考结束后到填报志愿前这段时间里能得到学校的招生咨询服务,服务的形式首选招生老师亲临指导和网络在线咨询。并以此为基础,对学校的招生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志愿填报篇     
<正>2017年辽宁省高考志愿采用网上填报的方式。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分为预报和正式填报阶段,正式填报又包含录取前的统一填报、录取中的分批次分阶段的征集志愿填报等环节。考生应在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国家和省公布的招生规定后,参考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选择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高考志愿是考生根据国家需要和招生规定,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一定方式在选择院校(专业)方面表达的意向和行动。高考志愿填报关系到考生的未来,是考生和家长面临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填报志愿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影响志愿的变数也很多,确定具体的学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及他们的顺序确实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常有考生和家长冥思苦想,填报志愿仍不得要领,每年都有一些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能如愿,令人十分惋惜。正确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缜密探析高考志愿填报的现状,知己知彼,填报志愿也是“有章可循”的。一、高考志愿填报要讲求科学…  相似文献   

12.
赵莉 《甘肃教育》2009,(10):8-9
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是高校招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对艺术类特殊人才的选拔。正确定位、客观合理地填报志愿是艺术类考生录取理想学校的关键环节。但每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录取过程中,都有部分成绩突出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因此,艺术类考生高考志愿的填报应该引起考生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搜集多方信息,综合考虑考生分数、院校招生计划、报考热度、专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如何在海量的报考信息中甄别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困扰着广大考生和家长。基于大数据的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可为广大考生提供海量真实、有价值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并提供院校/专业查询,该系统具有数据分析、投档分析、模拟填报等功能,帮助广大考生报考理想学校,提高录取机率。  相似文献   

14.
高考具有重要意义,填报志愿更是考生在高考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关键。那么,到底如何才能选择较为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呢?查阅并看懂高校的招生计划,是其中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考生的高考专业志愿是各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填报高考专业志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顺利地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与专业继续深造。在以往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每年都有不少成绩不错的考生因专业志愿填报不当而  相似文献   

16.
正高考志愿填报是个复杂的过程,笔者的理解和体会,高考填报志愿是考生对未来职业的自我设计和简单规划,总的原则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以成绩为基础",具体来讲,填报志愿可分三步走,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步,收集报考信息。考生一般可通过以下四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料:一是省招办编的《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导》和《专业目录》,这是志愿填报必备的工具书,缺一不可。《专业目录》上有每个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和招生  相似文献   

17.
志愿课堂     
正考生:学校代码是干什么用的?回答:学校代码是你在进入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时必须要使用的。在《XX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一书中可以查到各高校的学校代码。考生:可不可以填一个学校在河北无招生计划的专业?  相似文献   

18.
郑世松 《高中生》2014,(8):54-55
征集志愿是指各批次录不满额的院校或在当地有增加招生计划的院校,在每批次录取完成后,由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组织考生根据缺额计划再次填报志愿的一种志愿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招生录取办法主要是把考生的高考分数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高校招生计划及各地考生不断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差别,各高校在同一地区每年的录取数据也不同。因此,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就成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笔者认为,仅仅参照高校历年的录取数据填报志愿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经济与社会因  相似文献   

20.
对很多参加高考的学子而言,高考结束后就一下子放松了,大部分考生可能觉得只要有一个好分数就代表能上一个好学校,却忽略了填报高考志愿。其实高考志愿是高考环节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同一所高校的报考人数、招生录取的录取线,任何人都无法预先知道,所以大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对考后填报平行志愿的方法做整理,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