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研究1979-2014年间安徽省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增长的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EG两步协整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与旅游经济长期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经济增长到旅游经济是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三产业到旅游经济是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如果出口总量的扩张伴随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那么仅仅利用出口总量的数据对出口导向经济增长假设的检验的信息使用并不充分,对出口导向经济增长假设的检验也不完全。本文利用协整技术分析出口、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出口、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出口结构变化亦是出口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南省1978-201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协整分析、VECM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分别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私人汽车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加快了石油的消费和需求。文章根据历年来私人汽车保有量与石油消费的数据,依据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应用协整理论检验两者之间的协整和因果关系,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两者间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分析表明:私人汽车与石油消费存在着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长期均衡机制对石油消费的变化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协整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福建省1978~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78-1993年间存在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1994~2009年间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业区域结构会影响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距。利用全国及各省区1978-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银行业区域集中度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银行业区域集中度的提高在促进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又拉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表明,银行业区域结构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而银行业区域结构变量与区域经济差距变量之间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1984—2010年FDI对江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FDI和江西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的流入促进了江西经济增长。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FDI和江西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1978-201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增长;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快。因此,政府应建立增加居民收入的长期机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以扩大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论文使用1995-2010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城市化因素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型,运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表现为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且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平均增加2.33个百分点;从短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表现为我国区域生产函数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抑制调节作用的同时,滞后二期的城市化水平变动对短期实际产出变动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论文将实证结果与国内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本文研究结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淮安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1988—2007年淮安市服务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市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资本市场在信息结构方面的内生变化所探讨的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明,由于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贷款者必须通过设计合适的金融合同来解决执行问题;合同的偏好选择取决于经济体的发展状况,债务融资发生在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阶段,债务和股权混合融资则发生在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阶段;然而,一个经济体对最优合同的选择也可能对经济发展路径的形成发挥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已经引领中国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政府部门若能继续加大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力度,将对促进中国经济在更高增长路径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旅游经济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南京市旅游收入与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旅游收入、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长期看,南京市旅游收入与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之间构成均衡关系,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南京市旅游收入将平均增长0.369%;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每增长1%,南京市旅游收入将平均增长0.846%;从短期看,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对南京市旅游收入的增长影响不明显,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对南京市旅游收入的增长影响明显,短期弹性为0.871。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增长是南京市旅游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状况的基础上,运用1985.2009年广东省能源消耗总量和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并构建VEC模型来分析长短期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在短期内,经济增长每增加1%,能源消耗增加0.65%,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符合反向修复机制.当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会以.0.24的调整力度将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调整至均衡状态.文章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趋严重的能源短缺压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订者都面临着如何科学地制订能源发展战略等问题。时这些问题的解答必须建立在时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考虑到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运用协整理论,对中国1984年~2004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来考察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和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鸡还是蛋: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关系(1992-2004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下,运用格兰杰(非)因果关系分析法、弱外生变量分析法检验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尽管中国金融改革是滞后于实体经济部门的改革,但在1992-2004期间,金融发展的确已促进了经济增长.在长期,尽管银行部门和股票市场都对经济增长有统计意义上的影响,但股票市场对GDP的影响力明显强于银行部门对GDP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育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利用福建省1979—2009年GDP增长率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规模之间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入手,利用安徽省1994-2011年间的税收收入和GDP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进而构建VEC模型并作脉冲响应分析,从实证视角验证了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且在长期中税收收入对GDP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效应,同时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也具有正向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区域物流与广西经济发展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1)区域物流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区域物流发展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性;(2)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在短期内广西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处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四川1978年到2009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长期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四川人均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导致耕地面积减少0.105个百分点;随着四川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耕地面积将会趋于平衡状态,这与近年的统计数据相吻合。但这种平衡的获得,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建设占用耕地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