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班级环境对幼儿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与准备得尽善尽美的环境相比,班级环境适当留白,具有一定的非准备性,不仅可以为幼儿的自由与自主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促进幼儿的真实表达和自我成长,而且可以促使教师深入认识幼儿学习的复杂性与差异性,进一步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班级环境的功能及其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班级环境非准备性的实现,需要教师在确保环境的丰富性、组织性和目的性的前提下为幼儿留下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需要教师坚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鼓励和支持幼儿做班级环境的主人;需要教师关注幼儿学习与探索的持续性,依据幼儿的发展状态不断及时有效地调整班级环境,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班级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的场所,班级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无疑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欣赏而且隐性地为孩子身心发展、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创设中我们注重了四个方面:一、重新定位环境价值,让环境"说话"。二、用主题墙体现互动,让幼儿与环境对话。三、围绕主题活动,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四、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将班级环境创设成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3.
作为"隐形课程"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参与权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幼儿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创设邀请鼓励、自由、赋予力量和强大的班级物质环境,使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进而激发幼儿好奇、想象、以及智力上的挑战。文章通过对教师问卷调查,访谈园长、教师和幼儿,观察物质环境等途径对幼儿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幼儿参与方式单一、参与频次较低等问题。提出相应地解决策略,即教师尊重幼儿,突出幼儿主体性地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及能力;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促进物质环境创设等,以期为幼儿真正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车琳琳 《学周刊C版》2015,(4):106-107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为幼儿进行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先对幼儿园主体活动环境进行概述,进而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绥化市北林区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存在着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内容的不确定性,不具有教育性,与课程割裂等现状,最后提出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的改进策略: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变静态环境为动态环境。教师创设的环境,不应停留在表层,而要能使幼儿朝纵深方向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特点,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宜、适度地给予以支持和引导,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参与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与活动区活动相结合,教师精心准备、幼儿主动参与、家长协作配合创设活动区,使主题活动与活动区活动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资源,为幼儿创设与各种智力相适宜的操作和探索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多种智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创设与主题活动融合的环境,主题环境包括主题墙面,又包括各活动区的创设和活动室中各个角落的教育材料,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主题墙环境的创设、教师与幼儿共同构思、共同收集资料材料、随主题需要改变活动区的结构和功用、以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作品积累逐步丰富环境、创设适宜的主题活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让创设的环境具有教育内涵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心怡 《成才之路》2022,(11):103-105
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适宜的环境可促进幼儿获得丰富的有益成长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儿童发展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互动主题环境,并积极探索主题环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的关系.文章以"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为例,从班级环境的创设、游戏活动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特色活动的开展、融入生活元素五个方面探...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创造非常幽雅、优美与和谐的班级环境非常重要。作者结合多年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实践,以"创设教学相呼应的班级环境"为主题进行探讨,提出注重以幼儿的视角创设班级环境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班区域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其交往能力。让幼儿体验快乐、分享快乐。跨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班级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几个班级间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幼儿在跨班区域活动中可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红宇 《教师》2019,(16):115-116
沙水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教师创设开放的、动态、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与循环互动的支持策略有利于大班幼儿在沙水游戏中利用旧经验建构新经验自主发展。文章就创设沙水游戏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指导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开展"古色古香的三坊七巷"主题活动为典型案例,探索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园本课程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实践发现,可以从三坊七巷的古建筑、民间工艺品、福州小吃、民俗文化活动等方面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以生活化、适宜性和经验性原则为依据,选择适宜的主题活动内容。在主题活动的指导策略方面,应以幼儿的发展为本,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在园内模拟创设本土文化环境,精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拓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途径;预设与生成相结合,不断调整和充实主题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创设富有教育价值的环境是教师能够为幼儿成长提供的有力支持。有效的环境创设应该立足于儿童本位,要与班本特色、课程要求、园所文化相结合,真正打造适合幼儿互动和发展的活动场地。同时,教师在班级环境打造中应当与幼儿共同参与,从多方面促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来源。以往,教室里的区域都是教师安排好的,相对固定,幼儿跟随教师设定好的区域开展活动,没有机会对自己学习的空间提出设想。这样的环境常常千篇一律,很难回应幼儿真实的学习需求。大班换教室之后,幼儿希望能有一个更大的科探区。教师通过和幼儿谈话,发现他们对自己学习的空间有想法,且非常乐意进行设计、布置。教师认为环境创设应注重幼儿的参与、关注幼儿的需求、倾听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的探究、追踪幼儿的实践,因此决定让幼儿自主创设科探区,引导幼儿进行了创设科探区的项目化学习。  相似文献   

15.
何萍 《考试周刊》2009,(36):236-236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6.
叶紫雯 《成才之路》2014,(19):94-95
正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它在幼儿与材料、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在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兴趣。因此,利用区域游戏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幼儿在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中快乐、自在、有效、主动地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班级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紧密相关的。区域活动是有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幼儿主导下游戏区域创设的策略,通过研讨与实践,教师们结合班级幼儿的特点以及班级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策略:一、幼儿自主参与,将游戏区域创设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二、教师提供鹰架支持,提升幼儿游戏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区角活动是一种低结构、低控制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小班幼儿愉快入园、积极参与活动。同时,为了使幼儿真正在自主的游戏状态中参与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发腱,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我们着手创设情趣化的区角活动环境,提供情趣化的材料,结合主题活动选择情趣化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朱佳 《华章》2013,(32)
活动区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主题活动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合、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在活动区中,材料的投放要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  相似文献   

20.
<正>学习环境包括幼儿园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幼儿园学习环境指的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学习环境。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的学习也是围绕幼儿感兴趣的游戏进行的。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要解放思想,让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建,教师与幼儿一起努力,共建优良的学习环境。那师生共建学习环境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结合实际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