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语音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其中声调又是大多数汉语学习者的最大障碍。本文使用听辨测试的方法,从学生感知的角度研究蒙古留学生的声调偏误,从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干扰、教材、教师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本文就如何改进声调教学的效果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以期有助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学习中,声调被普遍认为是语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抽样调查上海交通大学语言班汉语学习者的发音情况,可以发现,初级学习者声调偏误率较高,中级学习者声调偏误率次之,高级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率最低。以高级阶段学习者中的声调僵化现象为案例,描述其声调音高的具体情况,分析声调范畴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者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及语言因素等,并对声调学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大目的语的输入量、降低对偏误的容忍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针对母语为旁遮普语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情况进行调查,运用声调格局理论揭示旁遮普语母语者的汉语声调特征,并探讨声调偏误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汉语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不同母语背景的人的声调难点也不尽相同。对阿拉伯语学生的汉语声调感知和发音的偏误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语音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实验的方法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进行研究,分析偏误产生原因,总结偏误规律,发现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存在着整体调域偏低、偏窄,阳平调发音弯头过长,个体差异较大等偏误特点,并就此提出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单字声调是研究汉语声调的基础,借助实验语音学方法采集语音样本,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声调进行系统的声学描写和分析,运用石锋的声调格局理论与北京话声调格局进行比较,考察留学生声调与北京话声调的差异,得出中亚留学生的声调偏误及声调习得倾向,提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韩汉语教学语音教学中声调教学是难点。通过对韩国留学生声调偏误产生原因的分析,综合使用教学方法,试图解决声调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对泰汉语教学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对泰汉语语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本文从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的研究状况、偏误原因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对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状况进行综述,并指出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但同时也是对外汉语"学"与"教"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外国学生的汉语声调学习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的声调特点,分析学习者常见的声调偏误,探讨产生的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