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名词,大致说来是表达实体的。①在一般语言环境中,名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易于理解——因为在名词与其它词语结合而形成的语义结构中,名词只是一个单纯的名词。然而,文言中的名词,以现代汉语观点而言,却常常处于一种所谓“活用”的语言环境中。②活用以后,文言名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随之而变“活”,这种“活”主要表现为名词在其充当动词性谓语并同其它相关词语结合而形成的语义结构中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名词。本文拟对文言名词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2.
“等”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列举,是一个助词,它是古汉语中的动词“等”经过引申发展并进一步虚化而来。“等”的本义是“比照标准样子做出同样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引申发展出副词和名词的用法。助词“等”是由名词“等”虚化而来的,其虚化的句法条件是用在代词、名词后表示“一类人、一类事物”或用于列举,仅表其多,由于高频出现,“等”的名词词汇义逐渐磨损,语义力量逐渐减弱,变成只表“列举”的列举助词。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相遇应用题”中,有时使用“路程”这一名词,有时使用“距离”这一名词。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是否一样呢? “路程”和“距离”的含义是有区别的。“距离”是指两地中间直线段的长度,而“路程”是指两地之间,从一个地点到达  相似文献   

4.
跨层结构“这样一个”的形成机制是高频使用和重新分析。其在句中的语义指向有后指、前指、同位复指三种。语义后指时,“这样一个”在句中可直接修饰名词,凸显的信息焦点为名词所指称的内容。“这样一个”与描写性的定语一起,共同修饰后边的名词时,语义指向描写性的定语,凸显的信息焦点为人或事物的属性意义。语义前指时,“这样一个”语义指向上文的描写性内容,凸显的信息焦点仍然是人或事物的性状特征。其后边的名词常常具有明显的属性意义。“这样一个”还可以在体词后边,与体词构成同位复指式。  相似文献   

5.
另外的鸡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了名词的定义后提问一个学生:“你能告诉我一个名词吗?”“鸡。”学生想了想说。“很好!”老师露出了笑容:“那么,你能告诉我另外的名词吗?”“另外的鸡。”学生脱口而出。另外的鸡@刘林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中有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可以变成名词,或根本不需要加定冠词,在实际中就名词使用,这样的形容词通称为“名词化的形容词。”本文就此问题做深一步的探索,对“名词化的形容词”分类和实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1.“名词化的形容词”类型 众所周知不是任何一个形容词加上定冠词都可以转化为名词,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形容词,在实践中都可以当名词使用,这有个语言习惯的问题。大体说来,可以转化为名词的形容词有以下几点:1)有些表示人的特征,状态的形容,前面加定冠词成为“the+形”形式,可以泛指一类人。表示“……的人们。” 这种形容词虽然没有词尾的复数形式,但在意义上等于复数普通名词。例如:  相似文献   

7.
在古汉语中.能说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可以举“霜发”“银发”“鹤发”“华发”为例。这里的“霜、银、鹤、华”,都是名词,都可以活用为一个形容词——“白”。如果我们探讨一下古人用名词来代替形容词的奥妙.就会感到古人用词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8.
有许多名词在汉语中是可数的,但在英语中却不可数,如news,fvrniture,bread等,如果要表示“一个”这类概念时,就需要用“a(an)+单位词+of+名词”这种结构。在“a(an)+单位词+of+名词”这种结构中,定语往往不是后半部的“of+名词”,而是前半部的“a(an)+单位词+of”,换言之,“a(an)+单位词+of”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方位词?《辞海》解释得十分明确,说它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名词”。不论是“暂拟”还是“提要”,都把方位词归并在名词的范畴中。很显然,方位词是名词的一种。从逻辑的角度上说,“名词”是一个较大的概念,是与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相并列的实词;  相似文献   

10.
不用“典故”,而说“典故名词”,是因为典故不一定以“名词”的形式出现,而这里介绍的典故已凝缩为一个名词(译成汉语多为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本文选释的“典故名词”多为使用频率很高的。  相似文献   

11.
名词所有格表示名词与名词间的“所属”关系,在句中相当于物主代词,译为“……的”,它不同于主格和宾格,有词形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1·名词所有格一般是在名词的词尾加“s”,它表示有生命名词的所属关系。例如:Ji m's family,Lucy's coat,the cat's name.(1)如果词尾是es或s时,则只在其后加“'”。例:the twins'coats,the students'names.(2)如果某物为两人共有,则只在后一个名词词尾加“'s”,反之,则两个名词词尾分别加“'s”。例:Lucy and Lily's bed.露西和莉莉的床(一张床)。Lucy's and Lily's beds.露西的床和莉莉的床(两…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社会,媒介不仅是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词,也是维系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最初,“媒介”并不是一个固有名词,“媒”和“介”是分开使用的。“媒”最早出自“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指的是撮合男女婚事的人。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媒”基本维系着这种含义。相较于“媒”字义的单一,“介”则含义丰富,  相似文献   

13.
“-门”是一个新兴词缀,它来自英语后缀“-gate”,本义是“政治丑闻”。在引入汉语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其使用范围大为扩展,意义也大大泛化,一般表示“对当事人不利的事件”。现在,名词性或动词性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加后缀“-门”新造的名词性词族成员越来越多,并出现了进一步发展为普通名词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黑客——一个让人感到神秘的名词。黑客这个名词是由英文“hack-er”音译过来的,而“hacker”又是源于英文动词“hack”(“hack”在字典里的意思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不错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有些数学名词,前一个字是某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后一个字是另一个成语的最前一个字,如“重心”两字分别是“德高望重,心安理得”两成语的后一个字和前一个字.下面是一些成语,请同学们在中间横线上填上数学名词,使它们成为完整的成语.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数学名词,前一个字是成语的后一个字,后一个字是成语的前一个字.如“重心”是“德高望重、心安理得”两成语的后一字和前一个字.下面是一些成语.请同学们在中间填上数学名词,使它们成为完整的成语:  相似文献   

17.
<正> 1、有关现代汉语的语法著作,在讨论名词的语法特征时,一般都持“名词一般不能重叠”的观点。比如: 杨亦鸣、张成福认为: 名词的语法特征:(一)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二)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三)指人的名词后面加“们”表示复数,(四)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少数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重叠后表示“每一个”,如,“家家”“人人”“天天”“队队”等。① 黄伯荣、廖序东认为: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少数名词如“人、家、年、天、队、县”等带有量词的性  相似文献   

18.
在古汉语语法的教学和研究中,人们特别喜欢讲活用。当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用在名词的地方,就说是动词或形容词活用成名词。相反,一个名词或形容词用在动词的地方,就说是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简虽简单,但在有些情况下,活用说似乎不能令人满意。如,《史记》中有“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的句子,句中的“坚”和“锐”是形容词,但由于分别用在动词“披”和“执”的后面,构成动宾关系,于是  相似文献   

19.
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国内出版的众多教科书、语法书叙述详尽,唯独极少涉及以“Z”结尾的名词。只有复旦大学外文系编的非英语专业用《英语》教科书第一册谈到以“Z”结尾的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加es。可是这一套《英语》教科书第一册到第四册,以及后续教材《英语》第五册(南开大学编),都没有出现一个以“Z”结尾的名词。在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只有一个以“Z”结尾的名词quans,在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有三个以“Z”结尾的名词buzz,quartZ和quis。事实上quis的复数形式是qulnes,只有buz…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名+了”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表明它是一个意为“由非N变成N了”的构式。构式“名+了”中名词是构式所表示的事件的结果,名词与构式义之间是一个结果代事件的转喻过程。与构式相连的名词的语义限制是有无“实现过程”。同时,能进入“名+了”构式的名词,通过隐喻的方式,从时间域向年龄域、客观事物域、经验/资历域、社交域、等级域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