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礼 《家庭教育》2011,(7):46-4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有什么心事已不再向我敞开心扉,即便我主动问起,她也只是简短地一问一答,就像应付了事一样。更让我困惑的是,女儿不仅不再亲近我,有时甚至还用防备的目光看着我。是孩子长大了,还是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呢?我是孩子的父亲,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孩子渐渐长大,慢慢懂事了,怎么反而不愿与我这个做父亲的像以前那样亲近了呢?  相似文献   

2.
西风 《家长》2012,(2):73-74
女儿,你是我心中那朵最美的花,你更是我爱和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不知不觉间,女儿就长大了,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不再是摇篮里粉嘟嘟的那个小人儿,不再是母亲怀抱里哭闹的婴宝宝。她长高了,长大了,成熟了,懂事了。  相似文献   

3.
西风 《家长》2012,(Z1):73-74
女儿,你是我心中那朵最美的花,你更是我爱和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不知不觉间,女儿就长大了,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不再是摇篮里粉嘟嘟的那个小人儿,不再是母亲怀抱里哭闹的婴宝宝。她长高了,长大了,成熟了,懂事了。  相似文献   

4.
女儿11岁了,从小到大她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没有忧愁,不知烦恼。可是有一天,女儿阴沉着脸对我说:“妈妈,你说为什么平时很要好的朋友会突然不理你,而且还常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你?”“你们闹意见了?”我问。“没有啊,哼!她不理我,我还懒得理她呢!有什么了不起!”女儿怒气冲冲。对女儿的这种情绪,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随口对她说:“没什么,明天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可是,整整一个晚上,女儿都闷闷不乐,满腹心事的样子。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我很快意识到, !孩子长大了,不再像小时侯那样,和小伙伴刚刚打完架…  相似文献   

5.
安琪儿是女儿的小名,我告诉她这是"天使"的意思.一、妈妈,我不想长大安琪儿是女儿的小名,我告诉她这是“天使”的意思。三周岁的女儿从奶奶家接回来,要上幼儿园了。入园前好几天,我和爱人便不时地向她灌输一些思想,让她做好上幼儿园的准备。但安琪儿似乎有些木讷,不管我们怎么说,她眼里总是露出不解的神色。一天,我对安琪儿说:“安琪儿,你看爸爸和妈妈长大了,要工作,姑姑家的哥哥长大了,要上学读书;你也长大了一岁,所以要上幼儿园,然后才能上学,工作……”听到这里,女儿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一边挥舞着小手,一边大声说:“妈妈,我不想长大。”  相似文献   

6.
家有小女怡然,近日才满四岁,伶俐可爱,时出令人啼笑之言,零拾一二,以示怀爱。离婚吾女睡前有吸吮手指习惯。一夏日,我在床边看护她入睡,旨在监督她改掉“恶习”,女儿深知我意,出语:“老爸,我们俩离○王艳明婚吧!”我愕然,问何缘故。女儿答日:“离婚就是分床睡。不要你在我旁边。”我转而明白,原为要支开我。改称呼为鼓励女儿有上好表现,妻和我不时夸她“然然长大了”。一日,我故技重演地夸耀她时,女儿认真地对我说:“我长大了就不叫你老爸了。”我问为何,女儿答:“我长大了,就叫你哥哥了。”我急忙拒绝:“这绝对不行…  相似文献   

7.
女儿的故事     
我有一个女儿,一个调皮而又可爱的女孩子。记忆中的女儿似乎永远也不会长大,只是带给我的感觉是日渐的新奇和成熟,使人深感惊讶,看到女儿长大,我不但没有为自己的日渐衰老而悲哀,反而看到女儿日渐的鲜活而充满兴奋和快乐。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可以陪我看会儿电视吗?”语气中充满渴望,女儿从来不对我提要求,即使有什么想法也都是找她爸爸讲,而她的父亲似乎也从来没有对女儿说“不”的习惯。可是女儿突然对我说出这个企求,使我颇有受宠若惊的感觉。电视里播送的正巧是一部关于小孩子学习的故事,屏幕上的母亲正在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否则就不可想象后果。”没想到,女儿突然说:“妈妈,这个人很像你嘞!”我此时方明白女儿为何要我陪她看电视,因为她想借电视中孩子的口说出她心里的想法,她嫌我啰嗦,又不敢直接说出来。女儿长大了,她竟然懂得说话婉转,我心里没有一点对女儿的懊恼,反而为女儿的长大而暗暗高兴,因为在这个社会里不学会说话艺术,吃亏的情况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出现了,而且其后果是防不胜防,即使到后来赶紧补救都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8.
女儿15岁了,变得沉默不语,眼睛里好像多了一层雾水,让我看不清。猜不透:女儿不再言听计从。从女儿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己的知识不再渊博,我甚至提心吊胆她会问我什么问题。记得女儿上初一时的那个冬天,天下着大雪,我给她新织了一件很漂亮的毛衣,我想让女儿穿上它,打扮得更漂亮更可爱。可她不领情,说:“妈妈,我都是大人了,还织这个颜色的,  相似文献   

9.
教女拾趣     
用点激将法女儿已经六岁了,每晚还要我替她洗屁股洗脚,其实她完全能够自己洗,就是不肯干,我暗暗着急。一天晚上,与她同龄的张丽来玩。我问:“张丽,你会自己洗屁股洗脚吗?”张丽说:“会的,每晚我自己洗,不要妈妈洗。”我说:“你长大了,像个姐姐了。我家慧慧不会洗,她还没长大呢,是个小妹妹!”女儿立即打断我:“谁说我没长大?谁说我不会自己洗的?”我说:“好,那你今晚开始自己洗,说话算数!”睡前,替她把脚布、热水准备好,我便走  相似文献   

10.
女儿悄悄地长大了,她文雅、安静,内心也开始变得复杂而充实。哦,她不再是个“小野丫头”了。早春时节,这两款具有浓郁古典气息的风衣,非常适合她。——巧手妈妈  相似文献   

11.
放风筝     
今天是双休日,上中班的女儿又要我给她买个风筝。前两年她看到小朋友放风筝时,就要我给她买一个,我总是说:“你还小,不会玩,等你长大了,爸爸再给你买。”今天,望着眼前已经长大的女儿,我不用再担心她跑路不小心会跌倒,我也不能再对她说,你还小这样的话了。女儿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高,我没有理由再让她失望。  相似文献   

12.
编辑张婴音因为有了女儿,我一下子长大了,长大成一个神圣的称呼:“妈妈”。因为有了女儿,我不得不健康、快乐,不得不学会坚强,即使再困难,我也不能趴下。因为有了女儿,我得打拼,拼出一个人模人样来,只要女儿骄傲地对伙伴说:“她……就是我妈妈!”因为有了女儿,我不得不学会生活,我得学会肉有几种烧法,面粉可做出几种花样,只要女儿边吃边高兴地说:“妈妈真棒!”因为有了女儿,我很想变成神仙女娲,当女儿孤独寂寞的时候,我想用泥巴捏出几个小朋友来,陪她玩,逗她开心。因为有了女儿,我想改变世界。我希望世界是个大花园,女儿走的每一步路都平坦,…  相似文献   

13.
李小芬 《家长》2009,(1):16-16
同事向我诉苦,她和14岁的女儿产生了隔阂。无论她怎样做,都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对她唯命是从。她动用家长的权威去镇压,但适得其反,女儿强烈反抗。即使女儿不反抗,也会沉默以对,让她灰心丧气,不知怎么办才好。  相似文献   

14.
女儿入园记     
三周岁多点的女儿时常把自己已上幼儿园当成是她“长大了”的宣言。入园前,我反复对女儿强调上幼儿园的好处,并几次领她“实地考察”,使她对上幼儿园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果然,第一天回来,她就向我炫耀:“老师和同学都夸李钊墨(女儿的学名)棒、棒、真棒。”我故作惊讶状:“是吗,人家为什么夸你?”她一副受宠不惊的模样:“两位老师让我  相似文献   

15.
郭红 《山东教育》2008,(1):102-102
小孩子搞恶作剧,未必是坏事。!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183;卡尔博士认为,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比循规蹈矩的孩子更可能成才,他说:“想出恶作剧的儿童,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女儿渐渐长大,这句话我越发深信了。虽然女儿的“恶搞”还不能成为完全的恶作剧,但是她的这些“奇思妙想”,多少对她的大脑发育有点帮助。  相似文献   

16.
爱像一条河     
女儿上大学走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屋子显得大了,空了,整齐了。女儿桌上的相框、笔筒、地球仪、饼干盒不再横七竖八地堆放着,茶几上也不再扔着女儿鼓鼓囊囊的书包,床上也不再是捡也捡不完的千纸鹤、幸运星……为此,那时女儿没少挨过我的骂,可骂顶什么用,放学回来她照丢不误。反过来,她似乎比我更有道理:“生活不要太认真,太认真让人很累!”“可生活不能不讲究美吧!”我训斥道。“墙上那幅油画景色很美,您能跑进去游览吗?生活要注重实际,要有它的随意性,懂吗?”这一句“懂吗”气得我两眼冒金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昨天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一不留神就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让我这个做母亲的还真有些措手不及。及。昨日里还是扎着两只羊角辫,到处蹦来蹦去的小丫头,看着昨天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女儿,怎么就一下子长大了,一下子变得陌生了,一下子变得连我这个做母亲的都认不得了呢!我自己刚才还是一个小女孩,我自己还刚从一个小姑娘变为一个母亲,我自己还很年轻啊!怎么就成了这么大女孩的妈妈了呢!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了!女儿不再向你天天汇报,变得沉默不语,眼睛里好像多了一层雾水,让你看不清,让你琢磨不透;女儿不再对你言听计从,你每下一道“圣旨”,她不再服从…  相似文献   

18.
女儿今年12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就是有点贪玩儿,不怎么爱学习。最近她总是喋喋不休:“妈妈,我想快点儿长大,你们大人多好啊,不用上辅导班、不用背英语单词,下班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约无束。”为了纠正她的错误思想,我决定和女儿来一次“角色互换”——让女儿当一天“妈妈”,女儿听了欣然接受。那天早晨我起床后,发现女儿还像往常的周日一样,蜷缩在被窝里呼呼大睡,于是便招呼她起床。女儿睡眼蒙胧地说:“妈妈,你别打扰我,我还没有睡够呢!”  相似文献   

19.
女儿从小班到中班一直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同伴们都叫她小妹妹,什么事都让着她。在家里由于女儿体质弱,我们对她更是百般呵护。慢慢地,任性、胆小、依赖等各种坏毛病在女儿身上体现出来。一盘鸡肉端上桌,她就抢着鸡腿啃,她总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问她为什么,她就说“因为我最小”。到了大班,她还不肯一个人独睡,更不敢—个人在家独处。随着女儿的长大,她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用讲道理等方式来帮助女儿改掉坏习惯,但始终见效不大。  相似文献   

20.
孙丽红 《师道》2008,(11):56-56
暑假的某天吃晚饭的时候,13岁的女儿对我说:“妈,我明天跟小宇约好了去她家,中午不回来吃饭。”我“嗯”了声,随口说:“哦,又去她家?上星期不是刚去过吗?”女儿说:“她在家闷得长蘑菇,叫我明天去一起做功课。……不过不如让她来我们家,礼尚往来嘛。”淡淡的一句,女儿说得波澜不惊。但突然间,我觉得女儿长大了:瞧,她居然懂得了“礼尚往来”!虽然我不属于顶级好客的妈妈,但对女儿的首次主动邀请马上表示出积极态度:“对呀,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午老妈下厨,告诉她在咱家吃饭。”女儿说:“吃饭是小事,来了看情况吧。我先打电话约她地铁口见!”哟,还挺老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