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要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一种活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熊祖会 《考试》2009,(7):102-103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应建构“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有效实施因材施教,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适宜学生‘生成与发展’的课堂”。本文力从“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教学模式来谈宜于学生“生成发展”的数学课堂建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这必将使课程目标发生深刻的变革.那么怎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怎样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的同时.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帮助的知识和能力呢?笔者认为开展活动实践学数学.能让学生探究体验求发展,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数学教学必须要有艺术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数学教学的艺术性包括备课、课堂引入、课堂交流、课堂提问、课堂反思、课堂结尾等方面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的数学课堂和教学,必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以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为中心,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桂 《青海教育》2008,(6):49-49
一、数学课堂生活化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应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广泛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近期特级教师詹明道老师.提出的课题《数学生态课堂与学生发展》对我的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语言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领悟数学美;从数学发展史中感悟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体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数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师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学、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浑厚兴趣.任何情感态度均产生与深化,都是以情绪体验为先导的,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情绪,人的激情就无法产生,也就无法有浓厚情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就是遵循了这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以学生为本组织课堂教学 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路者”的作用,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的最近数学发展区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以学生为本组织课堂教学 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路者”的作用,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的最近数学发展区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现实发展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在教学中应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首先 ,要科学全面地理解“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这一问题 ,这不是降低了数学教学的要求 ,也不是淡化了数学教育功能 ;相反地 ,…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及时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是指数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并为学有余力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活动领域和更多的数学发展机会.数学竞赛就是有着这样目的的一种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面和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和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提出这样的要求,表明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和付诸实施的课题。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田想国 《教师》2014,(8):92-92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着眼,数学课堂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