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从社会发展观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福扬  黄剑 《科学学研究》2003,21(3):321-324
通过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剖析 ,揭示出传统技术创新观与新的社会发展观的不适应性。新社会发展观的综合性、可持续性、主体性决定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而建立和谐稳定的自然与社会生态则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两型社会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经济发展观,在其指引下的技术创新对经济价值的过分关注,导致在生态领域的价值异化。在两型社会的价值规约下,技术创新应实现生态化转向,要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转型,应建立基于两型社会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价值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四强 《科技与管理》2005,7(5):119-121
针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上的缺失及其实践上的误区提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阐述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内涵、目标及实现途径,并根据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哲学与现实维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技术创新一度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现在传统技术创新所积累下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困扰着现世的人们。笔者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将是摆脱传统技术创新困境的最好出路,并从哲学维度和现实维度剖析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相似文献   

5.
经济利益至上的技术创新观使技术创新的社会功能单一化,造成了技术创新行为的社会失范,因此必须接受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调适与整合。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观,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谋求自然生态、经济效益、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共进。提出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社会认同性、制度化规范、社会创新系统等方面的社会整合,促进生态化技术创新社会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及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是社会内在的和谐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詹湘东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70-72,64
传统的技术创新以实现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它体现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与销售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由于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差异,单一目标的技术创新造成了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们应以科学的发展现为指导,实施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保持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系统、哲学伦理学、生态环境效应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三重意蕴,并认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即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相关的生态环境指标贯彻或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然后,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以产品创新过程为例,探讨了从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到技术扩散的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的生态化问题。最后,提出了技术创新生态化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低消耗高效益原则、零排放无污染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技术可回收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关注技术创新在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着重从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的三大国家政策即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把握其对技术创新评价的影响演进.国家政策的演进发展促成了技术创新的多目标化、价值观转向、生态化发展趋势,同时一脉相承的政策体系使得技术创新朝更益于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0.
说明问卷的设计及数据采集过程;采用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法设计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4个公共因子,对其命名为生态环境、企业生态化水平及社会对生态化产品认可度、生态化技术创新条件、社会效益;用路径分析法分析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条件对其他3个因子均有正向影响,因此应提高生态化技术创新条件;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生态化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