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典范之一,自发现之初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虽然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但依然存在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南阳汉画像石保护的历史,分析了南阳汉画像石保护现状,剖析了当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画像石,是介于平面的绘画与立体的雕塑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汉代画像石,是中国古代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最为显著,它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品质,不朽的艺术魅力而大放光芒.  相似文献   

3.
南阳是我国发现汉画像艺术的地区之一,汉画像数量最多,是研究汉代的重要资料。本文对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几种乐舞形式——建鼓舞、长袖舞、盘鼓舞进行了探讨,讲述它们各自的舞蹈艺术特点,分析了汉代乐舞繁荣的原因。通过研究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进一步说明汉代乐舞对后世当今舞蹈艺术的重大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阳汉画像石与古埃及浮雕壁画表现题材丰富,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独一无二,其中动物的艺术造型与表现手法独特具有个性。通过对动物肖形的文化背景、象征意义以及表现手法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二者存在异同的根本原因。并阐述动物形象对现代艺术创作和中国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阳汉画像石有着众多的古代建筑物的装饰物,很值得研究。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渊源,极具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南阳汉代画像石作为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内容也异常丰富,可以说是两汉社会的缩影,是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宗教意识、美术、音乐、舞蹈、杂技、建筑学、天文学的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  相似文献   

7.
南阳汉画像石构图疏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主题浪漫,以其泼辣、豪放而自成风格.文章选取构图、艺术语言构成形式和意境这三个要点,通过三块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对其艺术语言进行尝试性阐释;力求能够对其质朴中现新意、寓奇巧于平淡的艺术风格有更深刘的了解,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代人宇宙观念的研究一直存在模糊、不系统的问题。南阳画像石的宇宙观念与当时的"浑天说""盖天说"有较大差异,与后世的"三界"观念也不相同。根据南阳汉画像石各种内容安排进行结构分析,认为它将纷杂凌乱的学说整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以人间为中心的五方域而连通的结构模型,即"五星连珠"的宇宙结构。  相似文献   

9.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的一块瑰宝。它以流畅飞动的线条,夸张变形和象征装饰等艺术手法,创造出形神契合的意象、神韵酣畅的精神境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极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画像石棺有着很强的地域性,但在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上与汉画像石是一致的。从时间上看,汉画像石棺出现并流行于东汉;从地域上看,以四川盆地最为集中;从宗教内容上看,主要表现死升仙的愿望。通过对“天门”、仙界等的深入认识,在相关的比较后,汉画像石棺为我们理解汉画像石的宗教内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画像石是一种独特的墓室墙壁装饰艺术,可以称之为"石刻的壁画"。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别具特色的重要体现,既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反映着这些问题,特别是汉代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这些在汉画像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汉代的冶铁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现存的汉画像石数量众多,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类题材为主.通过介绍徐州汉画像石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在主题、题材、构图、风格等方面具有的独特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再次印证了其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宝.  相似文献   

13.
画像石是一种独特的墓室墙壁装饰艺术,可以称之为"石刻的壁画"。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别具特色的重要体现,既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反映着这些问题,特别是汉代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这些在汉画像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汉代的冶铁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有着其他地区画像石不同的艺术面貌,呈现出独特的装饰艺术特点,主要从装饰内容和题材、装饰表现技法、装饰特点上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地处苏鲁豫皖的四省交汇中心,又是汉文化的发祥地,现存的画像石数量很多,其中有装饰意蕴的不在少数,题材内容也很广泛,比如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方面,当然画像石作为雕刻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受绘画艺术的影响也很多,在这个方面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很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以形写神”这一艺术风格.所以徐州地区的画像石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及丰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6.
南阳汉画像石和篆刻有着相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技巧、风格和章法,因此,汉画石和篆刻之间的美学思想相互产生着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17.
“龙”的形象产生由来已久,追溯上古时期已可见其雏形。在汉代,“龙”的形象已作为汉画像砖石墓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南阳地区的汉画像石“龙”形象题材丰富,造型灵动。作者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外部形态的分类等方面做了综合的考证,使用图像学和符号学的方法,总结出该地区“龙”形象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汉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服务于丧葬礼俗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画像石大多嵌饰于墓室及其附属地面上的祠堂、墓阑等建筑之上,它们既是组成这些墓葬建筑物的构件,又是配饰其表面上的刻画装饰。装饰纹样是汉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了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而且比较全面遵循了艺术形式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中心,是汉画像石集中出土地之一。该地区汉画像石中保留的大量阙的图像,集合了汉代丰富的思想内涵,蕴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与艺术性。本文试以徐州地区出土及散存的汉画像石阙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探讨画像石中阙图像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艺术渗透着汉代人的审美心理;以生命力的强大为美,以美为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