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在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案例:一位30多岁的女教师通过讲述、提问、板书、课堂作业等方式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鸦片战争”内容的“传授任务”。课后我与她交换意见时问:“你觉得这一节课上得怎样?”答:“讲得不够透彻,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我又问:“能不能说说你对这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答:“重点知识还是讲得比较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问:首先,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答:可以。我叫塞古·孔戴。我从2001年起就一直住在中国,一边教英语,一边学习中文。我曾经在湖南生活过,那里的人都讲地方话。因此我觉得练习普通话最好是去中国的北方,于是我又来到北京,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一年中文。  相似文献   

3.
袁朝莲 《母婴世界》2011,(9):138-139
今天.宝宝一见我就兴奋地说:“妈妈.我在幼儿园讲故事了!老师和小朋友都夸我讲得好!”我问:“你讲的什么故事啊?”宝宝答:”小老鼠搬家.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第一次在幼儿园编故事,还大胆地讲出来,真是件让人惊喜的事。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再讲一遍好么?”  相似文献   

4.
<正>嗨,你的同桌扔过来一团小纸条:互相助力的友情,是青春里最美好的事。初三开学后,我结识了一个新同桌——许子言。他这个人活泼过了头,整天嬉皮笑脸的,没事就喜欢逮着我给我讲他的冷笑话。课间,他单手支着下巴,故作狡黠地问我:“你知道学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吗?”我就静静地看着他,心想:我倒是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话。  相似文献   

5.
记得儿子没上学前,总缠着我给他讲故事,讲得累了,烦了,就丢给他一本书,他自己倒也翻看得津津有味,口中还念念有词。上了学以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他喜欢看的图书全都束之高阁。总有朋友逗他,在学校最喜欢什么课?他会说是数学;再问,是体育;还有呢?就是英语。总没有语文。问为什么,回答是“语文没意思”。于是,朋友又拿我打趣“:你这个语文老师,是怎么当的?”我无言以对。哪一位语文老师不想教好语文?可是,我们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去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近,有一个小的话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好成绩是教出来的吗?”,说有一名学生,上课喜欢讲话,老师很生气,下课后把他带回办公室,准备批评、教育他一番。想不到,老师还没有讲话,学生倒抢先讲起来了:“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因为我学得好。”我们在感叹这名学生“无礼”的同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到底好成绩是不是教出来的?笔者认为,好成绩是教出来的,但好成绩不完全是教出来的。同理,对于德…  相似文献   

7.
一、转变观念。实现共同发展。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所以教师是课程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9.
大人物     
小猴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我怎么爬树吧。”妈妈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些,再教你吧。” 有一天,小猴觉得自己长得很大了,就问:“妈妈你能教我爬树吗?”妈妈说:“可以,今天我就教你怎么爬树。爬树你得这样,先用两只手抱住树干,再用两只脚盘住树干,然后往上挪……”“噢,我会了,会了。”小猴很开心。  相似文献   

10.
两个木头疙瘩清末,兴起新学,不但教授语文,也讲算术和其他课程。有个教师问学生:“一加一是多少?”学生答:“三。”老师生气地说:“你真是个木头疙瘩!比如说吧:你和我是几个?”学生答;“两个木头疙瘩。”两个木头疙瘩...  相似文献   

11.
如此学生     
1.我去十七中实习的时候,被分到初二教生物。我和学生讲,各种生物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我问学生:“大家知道蜻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学生答:“蚊子多的地方。”我一想也对,就又问:“那蚊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蜻蜓少的地方。”那学生没等我叫他就抢着回答,我当时差点晕过去。  相似文献   

12.
同 学们,你们好!我是小通讯员王欣 沫。最近 有同学问我一个问 题: 班干部在同学们面前不敢说话,怎么办? 我 认为 ,班级 干部 不敢 说话 ,可能 因为表 达能 力不 强 ,要想办法 多锻炼。我的建议是:在 家里多朗读一些文章;给大家讲 你看 过的 故事或 电影 ,力求 讲得 精彩 ;在课 堂上、会 议上 大胆发言 ……经过锻炼,口 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就敢说话了。 就 这个问题,我还询 问了另外几名同学。 陆 文 达 说 :“如 果 你 是 个 不 敢 管 同 学 的 班 干 部 , 不 要 害怕。想一想:你这个班干部是同 学们选出来的,这 说明你在大家 心目 中是 最…  相似文献   

13.
阅读汪国真《我喜欢出发》一文中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2006,(6):27-27
我去17中学实习的时候,被分到初二教生物,我和学生讲各种生物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我问学生:“大家知道蜻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学生答:“蚊子多的地方。”我一想也对。就又问:那蚊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蜻蜒少的地方。”那学生没等我叫他就抢着回答。我当时差点晕过去。  相似文献   

15.
一天,孩子在纸上随便画着画,边画边和妈妈闲聊:“妈妈,我喜欢画画。”妈妈问:“是吗?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说:“让我想一想,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很喜欢画画。”妈妈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长大后,要画好多人家喜欢的画呢?”孩子说:“没有。”妈妈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留给孩子时间自己“回味”刚才的对话:“是啊,我怎么没想过长大当个画家呢?”“嗯,我得从现在开始使劲儿画画,将来画好多好多的画给人家看。”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简洁     
《初中生》2014,(32)
1.你是如何爱上诗歌的,有人教你吗? 答:经常在母亲编的校报副刊上读到诗歌,很喜欢,就开始关注,然后开始学着写. 2.你身边有哪些人看过你写的诗? 答:只有母亲看过.母亲觉得好,但不希望我沉迷,也就写得很少,主要是怕耽误自己的功课.母亲可能也有同样的担忧. 3.你读过哪些诗人的作品? 答:平时学习任务比较紧张,只有节假日读一些课外书籍.喜欢的诗人有林徽因、春树,也喜欢几米的诗画集,当然也会读到一些外国诗人的诗,如米沃什、辛波斯卡等.  相似文献   

17.
倪莉 《今日教育》2008,(10):58-58
重庆市教科院陶元红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有人曾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JL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相似文献   

18.
猫和钢琴     
猫是个女孩。   猫有个酷爱钢琴的母亲。因此,她 4岁就开始学琴。钢琴 ?一种很高雅但猫不懂也不喜欢的东西。可妈说,只要上课不捣蛋,就买冰淇淋。猫想吃冰淇淋。   上琴课时,老师教,妈也坐在旁边学。猫就想,是不是因为她自己想学,才送我来的。可不是吗 ?猫不好好练琴,妈就骂:“妈妈小时候家里没钱,别说学琴,连琴都没摸过几下 !现在让你学,你得好好给我弹 !”   不过每次缴学费,妈都会问猫:“你还要不要学 ?”猫想,自己一定吃错药了,居然每次都说:“要 !”   于是, 6岁生日时,猫有了一架钢琴。   猫恨钢琴,完…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我喜欢你!”演员要感谢观众,因为他们能给自己带来掌声;作家要感谢读者,因为他们能给自己带来荣誉;教师要感谢学生,因为他们能给自己带来精彩的教育人生。刚接了个新班,小俊(化名)是我们班上的“名人”,整天邋里邋遢,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玩,并且经常开他玩笑。他倒是蛮宽容的,憨憨一笑,也不大跟大家计较。语文课上,他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够集中,于是,我就把他调到了最前排。他问我:“老师,为什么要把我排在最前面啊?”我对他笑笑说:“孩子,因为我喜欢你,想让你离我近点,行吗?”他依旧憨憨一笑:“行吧!”  相似文献   

20.
学骑车     
吴文和 《小火炬》2013,(1):35-35
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看见一群比我大几岁的哥哥们正在进行骑自行车比赛。我心里便想:“我为什么不也去学自行车呢?”我立即跑回家,用乞求的的目光看着妈妈说:“妈妈,你能教我骑自行车吧?”妈妈微微一笑:“我教你可以,但是你要认真学,你能完成任务吗?”我应声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