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写新闻到教新闻□丁法章1973年8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在从事了近七年新闻采编工作以后,我重新回到了曾经六年寒窗苦读的母校。从当记者到做教师,从写新闻到教新闻,虽然都是同新闻打交道,但工作的性质和接触的对象毕竟不大一样,在这个世界里...  相似文献   

2.
培养什么样的记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青年记者》2006,(23):17-18
亲身经历 说到新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自己就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产物,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的,后来在英国留学,对英国的新闻教育也有感受,在人民日报工作很多年以后,我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从事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3.
26年前,我在政府机关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现任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同志,有幸被领导安排陪同他到文山县的基层采访。短短几天的接触,他给我讲了新闻殿堂里的许多动人故事,谈了他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难忘经历,特别是通过他的耳濡月染和言传身教,使我对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我走上了业余新闻工作这条路。从1980年开始,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师徒缘○许健 “师傅”调走了,我蒙了。事情来得好突然,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一年前,从未涉及报道工作的我被调到院政治处从事新闻工作。对我传帮带是政治处协理员王翠玉,我亲切称她为“师傅”。“师傅”先是给我进行新闻基础知识补课,从采访、观察、琢磨到最后的下笔、修改、投稿。“师傅”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心得体会一点一滴教给了我。从第一次采访到第一次用稿,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名字时的激动心情。当我兴奋地拿着“小豆腐块”跑到“师傅”面前,“师傅”也笑眯了双眼:“哟,处女作发表…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新闻工作开始,就进入新闻评论领域。从解放日报到人民日报,我一直撰写评论,组织评论,审改评论,历40年而不间断。这个时期,我主要是为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撰写新闻评论,从社论、评论员文章,到署名政论、时评、随笔、杂谈等。  相似文献   

6.
留学归来     
玮平 《新闻三昧》2005,(8):53-53
细算起来,我已经在基层从事新闻工作5个年头了。现结合自已5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谈一下我的体会和教训即“六要六不要”。  相似文献   

7.
我的追求     
我的追求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王永海我从踏上记者岗位那天起,就立下了这么一条誓言:坚定信仰,执著追求,拼命工作,无愧于党的新闻事业。我从事新闻工作将近30年,之所以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是因为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社会,给我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和广阔的采访天...  相似文献   

8.
亲身经历 说到新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自己就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产物,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的,后来在英国留学,对英国的新闻教育也有感受,在人民日报工作很多年以后,我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从事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9.
38年弹指而过,难忘的岁月难忘的南疆,难忘的启蒙老师。 1960年9月,我从喀什公路汽车运输公司调到喀什日报当记者,开始了我漫长的新闻生涯。那一年我17岁。 从1960年至1998年的38年间,有7年时间我被下放劳动或到基层企业从事宣传工作,其余的岁月我没有离开过新闻采访和写作。  相似文献   

10.
转眼间,我已在文化新闻战线工作了六年。在这弥足珍贵的六年时光里,我从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成长为文化视野更加开阔的新闻工作者。从事文化新闻工作是辛苦而愉快的,是忙碌而充实的。我愿将六年来从事文化新闻工作的点滴心得,与广大同仁分享。在当代,文化品位对于媒体来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28年,而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结缘已经20年。20年时间,我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濡,成为了难以割舍的知音。1989年,我调入绵阳日报社工作,在这里我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有了接触,并参加了研究会组织的活动,我发现这个研究会为全国的地市报建立了相互联系、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2.
邓国超 《新闻窗》2006,(6):111-111
我从事新闻工作19年,在不同的岗位上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说我既有近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又任过组织科长、政治处主任等职,约我谈谈干好新闻工作与干好其它工作乃至领导工作的相通性,我感到很为难,日为自己这两方面干得都不要出色,只能拿别人的事实,谈一点成陋的一己之见。常听一些新闻战线的同志发牢骚,说现在有些人总认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经历单一,素质“缺腿”,不够全面,难以往任其它工作或领导工作,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别的不说,单从我们听到、看到、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就足以证明:绝大多数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同志一旦改行,就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在各行各业干出了令人…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工作三十年□怀成波我从1967年9月进入新华社大门,开始自己的国际新闻生涯,已经整整30年了。30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我个人,这个30年却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阶段。30年间,从国际新闻编辑部到国外分社,从编辑到...  相似文献   

15.
当“官儿”难,因为他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当“新闻官儿”更难,因为他的工作对象不仅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其中较为敏感的一部分——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农兵学商……我本是个地地道道的“秀才”,而且是个女秀才。自60年代初投身新闻工作后,一直就埋头子采访、编辑、翻译……20年后,历史把我推上了“新闻官儿”的位置。幸亏我从事新闻工作经历了从读者到作者到编者的变换;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又经历了从助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新闻奖是我们每个新闻记者所向往的。我有幸获得此项殊荣,心情格外激动。这么高的荣誉奖不单单是我个人的,而是对所有奋战在世界屋脊上的民族新闻工作者和广大广播工作者的表彰与巨大鼓舞。今年我之所以能在事业上取得一点成就,除了我个人的努力之外,与家人、同行的支持和领导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荣誉应该属于大家。在我20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的确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地方。1978年,我从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从事新闻翻译。1980年底,台里根据我的年龄、身体等条件,决定让我到后…  相似文献   

17.
我迷上新闻工作三十余年了,从十六岁开始从事业余通讯报道,足足当了二十年通讯员。一九七八年,我有幸到市广播电台当上了专业记者。有人问我:“你是通讯员‘出身’,亲自体验了业余通讯报道工作的甜酸苦辣,能不能给我们谈谈你当通讯员的‘密  相似文献   

18.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萧笛时下提起《啼笑因缘》,恐怕不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张恨水办报纸、当记者,知道的人恐怕就未必多了。其实写小说在张恨水说来只不过是“副业”,他的终身职业是新闻记者。从1918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48年退职,张恨水从事新闻工作长达三十年...  相似文献   

19.
《记者摇篮》2008,(2):F0003
我于1990年从锦州师范学院政史专业毕业,1993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朝阳电视台新闻中心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4年来,无论是在采访一线从事记者工作,还是从事新闻节目管理工作,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严以律己,无怨无悔地工作,常以"老黄牛"精神自勉。  相似文献   

20.
光阴如箭,时间如梭,1984年,从我步入新闻工作者的行列,屈指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深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逐步成熟,有所提高。通过实践,我有以下体会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