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等光学设备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们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中考主要考查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性质、虚像和实像的成因及光路作图。考点速览考点1: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性质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和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相似文献   

2.
一、照相机的原理例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2倍焦距(选填“小于”、“大于”、“等于”).分析:普通的照相机,都是利用把物体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答案:凸;大于.二、手动照相机的调节例2小明和小红用相同的照相机给小丽母女俩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如图2甲和乙,则()(A)小红离小丽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丽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胶片上的像与小明照得一样大,…  相似文献   

3.
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透镜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另一类是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透镜的应用极为广泛 ,各种光学仪器都少不了它 ,照像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近视眼镜都是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照像机是根据凸透镜到物体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照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 ,为了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像 ,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 ,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 ,镜头往前伸 ,离胶片远一些 ;拍摄远的景物时 ,镜头往后缩 ,离胶片…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1.图1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的传播路线,其中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是.光线是由射入的——。2.透镜分凸、凹两种,其中中央——边缘——的称为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3.放大镜利用了镜可以成放大的_立的_像的原理.使用放大镜时,必须将要观察的物体放在_才能看到物体的像.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为使底片上得到较大的像,应将照相机与被照物间的距离调_些,同时还应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_些.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关于镜面轴对称,物像左右反向。现在,能否利用平面镜来成倒立的像呢?如图1所示:两个平面镜OO1和OO2镜面互相垂直,OO1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把一个物体AB放到平面镜前,此时在这个平面镜系统正前方就看到一个物体A′B′,该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关于O点对称,像是倒立的,而且像对物来说左右不反向。原理分析两个镜子的反射面互相垂直所组成的系统叫做耦镜。一个物体在这种系统中成像个数是三个(图2)。当物体距耦镜较远时,像①和②离镜面也比较远,从而观察者难以看到该两个像,这样我们平视时,…  相似文献   

6.
初二物理课本照相机一节 ,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像 ,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 ,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拍摄近的景物时 ,镜头往前伸 ,离胶片远一些 ,拍摄远的景物时 ,镜头往后缩 ,离胶片近一些 .这段话的意思是拍近处的景物时 ,暗箱要拉长 ,拍远处的物体时 ,暗箱要缩短 .这也是经常出现的填空试题 .要学生记住也不太困难 ,但要学生懂得却不容易 .因此学生容易记也容易忘 .若是叫学生回家取照相机看看试试 ,也不容易 ,因为现在农村中学生家里有照相机的不多 ,有照相机的家庭又多是傻瓜照相机 ,所以要将这一段…  相似文献   

7.
错觉1 平面镜成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小,如图1. 错觉2 放大镜成像时,放大的虚像比物体更近,如图2. 错觉3 凸透镜既能成正立的虚像也能成倒立的虚像. ①当物距u相似文献   

8.
杜文革 《物理教师》2003,24(3):13-13
当蜡烛经凸透镜成实像时 ,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也可用人眼在像后直接观察到该像 .若是人眼在像与透镜之间逆着光线对准透镜观察 ,仍可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清晰像 ,且离镜越远像越大 .看过之总觉得这结论不对 ,明明眼睛前面的像是模糊的 ,怎么会看到清晰的像 ?就如看模糊的照片 ,我们绝不会将其看成清晰的像 .为此 ,重复该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时 ,物体仍用蜡烛 ,看到的的确是一个正立、放大的清晰像 ,且离镜越远像越大 ;将蜡烛换成有较大铅字的纸 (如书的封面 ) ,看到的仍是一个正立、放大的清晰像 ,离镜越远像越大 ;若换成有较小铅字的…  相似文献   

9.
一、领会凸透镜成像规律1.“口诀”表述:左三段,右三段,凸透镜在中间“三者”须同高,等待像出现.u>2f,照相机,倒立缩小成像实,像就在区间内;投影仪,恰相反,物进区间像变远,倒立放大屏上见;放大镜,最简单,u相似文献   

10.
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物体在镜前运动时,无论何时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也就是像的大小不变.而且始终满足两者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此,物体移动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必然发生移动,其规律如何呢?下面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1.
茹象黔月万填空题 1.把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热,其截面如图l所示,其中能 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⑧。 仁卜.盆乏公司f子工石一 2。瓶装白酒的生产日期通常用印章印在商标 背面,贴在酒瓶上.印章字体很小,但我们透过白酒 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是因为_. 3.小明有一块焦距为scm的凸透镜,若用 作照相机的镜头拍缩小的像,则景物到凸透镜 髦 的距离应_;若用作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 若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 4.近视镜片是_透镜,远视镜片是_透镜.焦距为20 cm的老花 镜是_度,拼on度的眼镜是_视镜,焦…  相似文献   

12.
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物体在镜前运动时,无论何时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也就是像的大小不变。而且始终满足两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此,物体移动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必然发生移动。其规律如何呢?下面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59页小实验《制作针孔照相机》中提到了小孔成像,那么小孔所成的像具有什么性质呢?首先要明白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在屏上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因此所成的像是实像,并且所成的像A’B’跟物体AB相比较是倒立的.(如图1所示)图1对于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AB(物体大小一定)到小孔O的距离(即物距)和光屏MN到小孔O的距离(即像距).概括起来分下列两种情况:(l)当物体AB与小孔O的距离一定时,由图2可知,像的大小随光屏MN到小孔的距离的增大而变大,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减小…  相似文献   

14.
生活体验:在用照相机拍摄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时,通过调节像距(即调节暗箱的长度),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通过镜头(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清晰地落在胶片上.提出问题:人的眼睛也相当于照相机,那么眼睛是怎样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呢?猜测和假设:人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物体通过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像距(即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是不变的,眼睛要将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物距的不同,势必是晶状体焦距发生了变化.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选用焦距分别为f…  相似文献   

15.
光学现象 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 ,镜中的“像”越小 ;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近 ,“像”越大 (甚至等于物体的大小 ) .疑点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69面有一个课堂实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 ,物体距平面镜较近 ,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大小十分接近 ,经过教师的引导 ,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 ,最后得出虚像与物等大、正立且关于镜面对称的结论 .在实际生活中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上述结论相矛盾 .为什么人眼看到平面镜中虚“像”的大小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有关 ?析疑 要讲清楚上述疑点 ,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上述…  相似文献   

16.
知识网络 透及其应用{透镜{凹、凸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焦点、焦距、光心、光轴 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规律及五种成像情况(大小、正倒、虚实) 应用{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相似文献   

17.
下表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物像与镜的关系u、v的比较应用u=∞v=f会聚于焦点异侧/测f u>2ffv照相机u=2fv=2f倒立、等大的实像异侧u=v分界点f2f倒立、放大的实像异侧u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逐渐增大的时候,像距逐渐减小,像的大小也逐渐变小;当物距逐渐减小的时候,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上述规律,可以把它归纳为这样一句简短的话:“物近、像远、像大;物远、像近、像小.”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而且应用也方便.例题用同一只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照时,要使底片上的人像再大一些,应当:()A.人离照相机远一些,暗箱拉长一些;B.人离照相机远一些,暗箱缩短一些;C.人离照相机近一些,暗箱拉长一些;D.人离照相机近一些,暗箱缩短一些.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  相似文献   

19.
1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透镜 ,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了 . (第十一届 )2 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 ,如图 1所示 .这两个像是像 (填“实”或“虚”) ,是面镜 (填“平”、“凸”或“凹”)所成的像 .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的玻璃面 (填“近”或“远”)所成的 . (第十届 )3 有一个功率为 10 0kW的电力用户 ,所需电压为 40 0V .如果不用变压器而直接供电 ,输电线路电阻损耗的功率为 6 2 5kW .要使损失减为 10 0W ,输电电压应提高到…  相似文献   

20.
1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