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代对唐代碑志是否"谀墓",聚讼纷纭,莫衰一是.实际上"谀墓"乃是碑志作为一种文体内容上所固有的特点.韩愈、柳宗元等唐代文人撰写碑志的态度是慎重的,对人物的叙写基本符合史传"实录"精神;虽然部分碑志对墓主有些不太过分的溢笑之辞,但大多数墓志是"谀"而不"迁",更不滞于一端,表现出传记文学创作的独特艺术价值;唐代碑志是否"谀墓",需从当时的社会风尚、墓主家人的心理、墓志铭的文体特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个性等多方面加以考察,对其应给予"同情"之理解.  相似文献   

2.
碑志文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体,经历了一个从应制之文到文学之文的转变。而"谀墓"传统源远流长,汉代碑志文"谀墓"有着鲜明的现实应用性,与文人弘扬社会公理、维系文道士心、展现个人的操守和诉求等密切相关。"谀墓"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关于政权建设、党派之争、人际关系及生命价值认识的反映,体现着文章写作中诚信与虚伪、感性与理性、真善美与假大空的考量,这就决定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谀墓"者,即撰碑者为迎合死者亲属称美死者的心理需求,在为死者撰饰终之文,刊述死者生前操行、德履时多夸大、溢美之辞。清顾炎武于《日知录》卷十九《作文润笔》条中有言蔡邕谀墓。蔡邕是否谀墓,本文从其具体碑作、撰碑的历史背景及人们赋予墓碑文的功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在汉帝国长日渐落的余晖中,蔡邕创作的碑志文无疑是其中最绚烂多姿的绮霞。由于受时代风气影响,蔡邕的碑志文虽然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谀墓之弊,但从艺术成就上,已具备固定的形式和完备的体例,并且章法谨严、语言古朴典雅庄重、句式工整、趋于骈偶化,且在内容上多化用典故,从而开创了后世碑志文体的固定体例与语言风格,在碑志文体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不平则鸣"是韩愈所提出的重要文学思想之一,不仅对时人乃至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自身的诗文创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墓志铭是韩愈碑志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韩愈抒写"不平之鸣"的重要载体。韩愈所创作的墓志铭,大多有着较浓厚的情感,不仅抒写了墓主生前的"不平",也融入了创作者的"不平",主要包含五种不平:愤贬谪、怜少孤、慕才尚杰、反佛老、伤逝等。  相似文献   

6.
韩愈现存碑志作品75篇,数量不少,质量也较高。但在韩愈研究中,并没有给以足够重视,经常为人们提到的仅只《柳子厚墓志铭》,大多数则以“谀墓”的罪名被排斥在研究的范围之外。即是被视为优秀作品的《柳子厚墓志铭》,有人也认为韩愈在其中攻击柳宗元,发泄对“永贞革新”的不满。事实上,韩愈的碑志是他全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少作品反映了他积极的思想政治倾向,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退一步讲,即使是“谀墓”之文,我们也可以分析他“谀墓”的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是有清一代词坛圣手,他以其纯情的作品和多情的人生在中国文学大观园里感动着后来诸生,歌而哭者络绎不绝。试以徐乾学为纳兰性德所做的墓志铭为中心文本,把传主和作传人以及当时的历史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到墓志铭的文体特征,以社会历史研究法为基本方法,来探究一下这篇传记中所体现出来的“谀墓之辞与伤己之痛”杂糅这一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清代碑志义例进入了一个摧陷廓清时期,其中夫妇合葬之墓题、称谓的"连身数"与"离身数"是当时聚讼纷纭的两大问题。清人本着"师古而不戾于今,协时而不徇于俗"的原则确定碑志义例,并以求真品格对当时创作中不合义例之处或延续前人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碑志义例是注重文例的典范,其探讨风气甚至波及其他文体。  相似文献   

9.
碑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魏六朝.碑志定型后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在不太长的篇幅内历叙墓主的籍贯、世履、德行以及身后境况等,形成"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局面.以韩愈、柳宗元等优秀作家为代表创作的唐代碑志,在对汉魏六朝碑志发展与超越的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特点:"行文言道,人人殊面";"澹宕多奇,不类旧常";"记事书法,必无所苟";"情之至者,流为至文";"文从字顺,词必己出".  相似文献   

10.
韩愈碑志作品现存七十五篇,将近占他全部散文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但在韩愈研究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常为人们所提到的仅《柳子厚墓志铭》等少数作品,大部分作品或以“谀墓”的罪名一笔抹煞,或被视为“无价值”而排斥在研究的范围之外。事实上,韩愈的碑志是他全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韩愈积极的思想政治倾向,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对研究韩愈和整个唐代“古文运动”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强 《语文知识》2002,(2):27-29
始于东汉,流行于南北朝的碑志文,到了唐宋之世蔚为大观。一些稍有名气的文人,几乎都写过碑志。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陆游等都是碑志创作的大家。碑志文的兴盛与唐宋古文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碑志也渐渐突破原来只记录墓主世系,罗列生平资料而进一步发展成传记文学,有关碑志创作的理论也渐渐丰富起来。研究这些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12.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绍兴和议"成,高宗与丞相秦桧为维护"和议"这一"国是",在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系列出版限制(文禁),主要有禁反对派文集(特别是禁私史)以及禁程颐道学等。一系列的出版限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告讦之风的盛行败坏了社会风气,大量书籍的焚毁使文化遭受摧残,士子们争相创作谄诗谀文更使文坛蒙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用"文学"的观点来解读韩愈的文章,将韩愈所有的"散文"都视为完全意义上的纯文学性作品来阅读、赏析。其实,《韩愈全集》的所谓"散文"文体大致可分为书启类文体、赠序类文体、哀祭碑志类文体、表状类文体以及杂著类文体五种,都是地地道道的实用文。正确认识韩愈"散文"的实用文性质,总结韩愈实用文写作的艺术成就和理论主张,不仅可以对韩愈的"散文"进行符合实际文体性质的论述和审美,而且对我们今天在实用文领域的推陈出新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客主以首引"为赋的体制之一。所谓"客主":或为真实人物,或为虚构人物,或客为虚构人物而主为自己,或为假托人物;"客主"对话,有时会出现在篇末。"客主以首引"有利于赋的"风(讽)谏"的展开,一是使讽谏有的放矢,所谓讽谏什么;二是讽谏不直指帝王而直指"客",很好地完成委婉进言的讽谏。"客主以首引"的一问一答又为赋作叙事情节的层层演进提供了绝好的形式,并使赋作有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客主以首引"使《答客难》之类赋作可以以批驳对方的质疑来自我展开励志抒怀。有的赋不立"客主以首引",如《文选》赋"志"类作品特别强调自我立志,《文选》赋"纪行"类、"游览"类、"江海"类作品是游走式的构成方式,这是赋作自身特殊意味所决定的。中古赋序的大量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客主以首引"的影响。"客主以首引"已经成为赋的文体象征,也是文学作品追溯"记言"传统、追溯语言交流功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拟议"说指"拟议以成其变化",出自《周易·系辞》,明代中后期的诗文辨体理论多借用这句话来说明文体创造过程当中的体用规律。每一种文类文体都有各自的体制规范,是为"体",明代文学中"体制为先"的文学观念在强调这种体制规范的重要性;而作家在这种体制规范的制约下所创作的具体文体则是"用"。所谓"拟议以成其变化"既强调了"体"的规范性和制约性,又强调了"用"的能动性和变化会通性。这种体用兼顾的诗文辨体理论,超越了七子派与公安派的模拟与创新之争,显得更为圆融和辩证。  相似文献   

16.
词作"卓然一家"的李清照,在词作主张方面也卓有建树,大胆提出"词别一家"之说,为区分诗词之别立下界石,特别强调了词之为体的合乐特点和文学上的要求。在词作的内容上强调"主情致",在表现风格上强调"文雅",在表现技法上强调"铺叙""典重""故实""浑然"等法度。本文主要在词的形式和技法上,对李清照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对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从河南省文物局公布曹操墓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关于此墓真假之辩的热烈争论。正方认为出土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是确定墓主为曹操的核心证据;反方则对此持不同看法,如方北辰先生撰文认为,"魏武王"是一个不合礼制的称谓,恰恰是墓主不是曹操的有力证据。然则通观方氏的论证,其众多依据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魏武王"称谓不存在合不合礼制的问题,也不足以借此否定曹操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汉赋"命名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歌"、"诵"、"赋"并非同义重复。"歌"是对乐歌的表达方式,它具有旋律和曲调;"诵"即今所谓朗诵;"赋"和"诵"的共同特征是"不歌",其区别在于由不同的盲者朗读诗文。源于一种"不歌"的诵读方式,正好体现了"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近在南京仙林灵山考古发掘的萧子恪墓,是迄今所见第四座墓主确凿无疑的南朝齐梁宗室墓。萧子恪一门济济多士,而据出土墓志,可知萧子恪本人亦曾对南齐"永明体"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出自彼时第一流高门王谢子弟手笔的萧子恪墓志,也为澄清南北朝时期由两人分工合撰同一篇碑志文字这一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提供了又一件弥足珍贵的实物材料。萧子恪墓的考古发现,对于探讨南齐宗室墓在京师建康的分布、南朝墓葬的形制构造与所对应的品秩爵位乃至分期断代,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萧子恪墓出土文物与有关现象的分析,对于重新审视早年发掘的灵山南朝大墓与尧化门老米荡南朝梁墓的具体时代与墓主身份等问题,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八十年代,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五地点一号墓出土的龟形玉器,学者们一律命名为"玉龟"或"玉鳖",这样的命名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实际上,此件玉器是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模仿"鼋"雕琢的,应该命名为"玉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出此件玉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