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gh,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这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FS。例1三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分别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试比较:图1(1)各容器底面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2)液体对各容器底面的压力的大小;(3)如果各容器的重力不计,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分析:(1)三个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也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A=pB=pC=ρgh;(2)根据压强公式p…  相似文献   

2.
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gh,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F/S.例1三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分别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试比较:  相似文献   

3.
液体压强公式P=ρgh形式比较简单,但学生在理解、掌握及应用方面,常常是不尽人意的。从公式来看,显然,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ρ和液面下的深度h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重量等是无关的。对于这个结论,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例如,当他们碰到如图1那样的情况:在三个容器里盛以同样深度的水,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问水对三个容器底部的压强哪个大?压力哪个大?他们常常会认为:图1——b底部的压力、压强最大,图1——c的最小。理由是图1——b容器里的水最多、最重,在底面积相同地情况下,它产生的压强最大。即使是师专物理系的学生,尽管他们由公式去判断该问题是不成问题的。此时,每个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深度及底面积都相同,所以每个容器底面的压强、压力都相同。但却对自己得到的这一结果疑惑不解。其间是否有矛盾呢?应怎样来理解该问题?  相似文献   

4.
“割补”法的理论依据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是分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ρ、h相等,p就相等·变形若分别将甲、丙两容器按所画虚线割掉、补上(增加的空间充满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发生变化吗?分析:经过这样割补后ρ、h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也不变·另外,我们注意到由于三容器中的液体都变成了柱形,这时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可用公式p=FS=GS液·一例、1割一如割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底烧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其…  相似文献   

5.
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比较液体的深度;或在深度相同时比较密度,从而判断出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但有时会遇到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入容器后,液面的高度也不同的情况,尤其是密度大深度小或密度小深度大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应用公式p=ρgh判断,这时可采用下面的特殊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物体压强的问题中,常用到公式p=F/s和p=ρgh,但是每个物理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只有合理、灵活地运用公式才能顺利解决问题。对于形状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压强而言,这两个公式都适用。当容器形状不规则(上下粗细不均匀)时,要首先分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内部问题)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外部问题)。对于内部问题(液体问题),要先算压强后算压力;对于外部问题(固体问题)要先算压力后算压强。  相似文献   

7.
1.根据“p=F/S”分析(或计算)液体的 压强和压力 例1 (2004年长沙 市)容积相同的甲、乙两 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 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四____ F乙,p甲____p乙(填“<“>”或“=”). 分析:由题意分析知:甲、乙两个容器的横 截面积和高度都没有其确定的值.故我们要比 较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就不能 直接用求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的常规方法 1.根据“p=F/S”分析(或计算)液体的 压强和压力 例1 (2004年长沙 市)容积相同的甲、乙两 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 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四____ F乙,p甲____p乙(填“<“>”或“=”). 分析:由题意分析知:甲、乙两个容器的横 截面积和高度都没有其确定的值.故我们要比 较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就不能 直接用求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压强公式的综合应用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针对不同题型,压强公式的拓展变形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其中的关联性,很容易就“掉坑里”。压强公式可分为:压强定义式p=F/S和液体压强公式p=ρgh,若固体属于柱体或液体在柱体容器中,那么两个公式都能用。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例题:物体在水中漂浮或悬浮。  相似文献   

9.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h为液体的深度),压力F=pS=ρghS=ρgV,其中V=hS为圆柱体的体积。因此液体对圆台形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初中生没有对圆台体体积的求解经验,因此在比较等质量不同密度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和压力时比较困难。本文将讨论液体对不同形状的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并以三道竞赛题为例介绍两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例1一个容器里盛有12cm深的水,水中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5cm,则A点处的压强是。错解p=ρgh=1×103kg/m3×10N/kg×(0.12m-0.05m)=7×102Pa。分析公式中的h不是高度,而是深度,所谓深度指的是此处到水面的竖直高度,所以此题h=5cm。例2如图1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放两个相同的物体,则窗口中液面刚好相平,则A液.p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pB。B.pA相似文献   

11.
在有关液体压强的习题中 ,常见到两个容器装入液体后 ,压力大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问题 .如下面的问题 .题目 如图 1所示 ,底面积分别为 S甲 、S乙( S甲 h乙 ,S甲 相似文献   

12.
公式p=ρgh对于计算液体压强是普遍用的,它表明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和液体的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重和容器形状等均无关.例1求图1中A处煤油的压强.分析:公式p=ρgh中的h是深度,即液体内部计算压强的那一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不是那一点到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此距离为高度),也不是倾斜的容器的长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时候,F=G,但在液体压强中,F不一定等于G,使用液柱模型,就不会搞错. 例1 如图1所示,三个容器的形状不同,底面积相同,装有同深度的水,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2)第三容器重为G,那么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82):145-146
<正>初中物理液体压强学习中,常遇到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试题,对于这类题目初中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往往胡乱猜想,随便填个答案了事。为了克服这个难点,笔者结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首先要明确压强公式的适用范围。P=F/S,该式对固体、气体、液体压强都适用。P=ρgh,该式只对液体压强适用。(为强调液体的压强可按P液=ρ液gh记忆该公式)其次要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判断不同形状容器中液体压强大小是中考的常见考题,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关键是认清题目中是求解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还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然后厘清题目中一些物理量的等量关系,如液体密度、深度、质量和容器质量等,最后利用压强公式p=F/S和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解题,现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液体内外部的压力和压强的问题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各种各样的容器,装入不同密度、不同质量、不同高度的液体使同学们感到无从下手。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帮助同学们解决这类难点。例1三个质量、底面积相同的容器放在桌面上,倒入相同高度的同一种液体,(如图1)三容器的底部的压强和压力谁最大?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谁最大?  相似文献   

17.
压强的计算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固体产生的压强,液体产生的压强,气体产生的压强,在初中阶段,固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公式p=F/S求解,液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p=ρgh求解,但是有时候一些题目用常规解法较麻烦,容易出错,有时无法求解,现就有关压强的计算,介绍一些技巧方法。1、在计算液体压强时,常用公式p=ρgh,但有时候用p=ρgh计算比较麻烦或不能计算压强的大小,而用p=F/S进行计算比较方便、快速、准确。例1由三只完全相同圆柱体容器,在其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盐水>ρ水>ρ酒精)。A.水最…  相似文献   

18.
浮力与压强综合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其中 ,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引起液体压强的变化问题 ,又是一类常见问题 .这类问题因涉及液体压强 ,解题时大家通常考虑应用公式p =ρgh ,其实 ,这时如应用公式p=FS往往更简便 ,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 1例 1 把A、B两个完全相同且边长均为 1 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底面积为2 0 0cm2 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 ,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如图 1所示 .若将木块B从水中取出 ,容器底所受的压强将比原来减少(   ) .(g =1 0N/kg)(A) 1 0 0Pa    (B) 2 0 0Pa(C) 30 0Pa (D) 40 0Pa( 2 0 0 1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题 )解法一 …  相似文献   

19.
一、力学综合题例 1 如图 1所示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5 0 0cm2 ,其中盛有水 ,水的深度为 8cm .现将一质量为 1 8kg ,底面积为 10 0cm2 的长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 ,液面上升了 2cm .求 :(1)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 )缓慢向容器中注水 ,至少再加入多少千克水才能使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取g =10N/kg)解析 :(1)本题是应用公式p =ρgh进行计算的题目 .容器中水深 10cm时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ρ水 gh =10 3 × 10× 10× 10 -2 =10 3 (Pa) .根据同一液体内部某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可知 ,水对木块底…  相似文献   

20.
1.在图1所示的盛水容器中,A、B、C、D、E各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ρA、ρB、ρC、ρD、ρE,将各点受到水的压强从大到小排列,应是2.在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铁块,现把它锻打成一个高为h/2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原来的倍。3.如图2,甲、乙、两三个容器中盛有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8:1.2:1.质量之比为3:2:1.若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液体的深度相同,则容器底面积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为__,压力之比为_.4.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是用一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