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者都有着同一个着眼点:立足于考生“我”的视角。同绕这个视角,所命之题都是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一我和家庭一我和学校一我和社会”这样的“轨迹”。或者说,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极个别题目还延伸到“我”的想象世界。  相似文献   

2.
一天中午,宇婷蹑手蹑脚地来到我面前。我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只见她嘴里含着一口蓝色的“假牙”,每根手指上都镶着鲜红的“假指甲”。我皱着眉头说:“你这装扮好恐怖啊!”这时,又有几个“小魔女”装扮得跟宇婷一样,“张牙舞爪”地来到我面前。宇婷笑嘻嘻地问我:“老师,我们是不是很酷?”我苦笑着说:“我真没觉得!”说完,  相似文献   

3.
有资料说《一件小事》中的“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中的“人”是指“反动统治者”。对此,我认为不妥。首先,从“增长坏脾气”亦即“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的原因来看,我认为小说中提到的那个“看不起人”中的“人”不是单指“反动统治者”,而应当是指“所有的人”。这只要细读一下小说开头的那段文字便可明白。小说的开头写到“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正因为“我”在从乡下跑到京城里的六年时间里,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例如: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等,使我“感到渺茫、怀疑,乃至更悲观失望,于是更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这个增长了的“坏脾气”就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由于“我”脾气很坏,看不起人,而且这种势头“一天比一天的大起来”,所以“我”便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不顺眼。因此,当“一件小事”发生之后,“我”便自然而然地有“看不  相似文献   

4.
1.人类征服动物的智慧:珍珠鸟本来是怕人的鸟,可是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竟然敢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竟然还在“我”的肩上熟睡——于是,“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美好的境界”果真是因“信赖”而来的吗?应该说,是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才有的,  相似文献   

5.
“妈——快,快,给钱我!”我一回到家,书包一撂就对妈妈说。 “你个臭坯,又要钱干嘛?”妈妈盯着我,一脸狐疑。“我买鞋!”我面不改色。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运动健将,几乎参加了每一项运动比赛。暑假,夏季篮球联盟又要开始了,“我”想休息一下,便没有报名。在这段时间中,“我”练习各种运动技能:跑步、投篮、运球……观看夏季联盟比赛的过程中,与小伙伴的交流让“我”产生了一丝后悔。因为小伙伴们都参加了,他们都想让“我”参加。“我”担心他们全都会超过“我”,而且,“我”也确实有些想念比赛了。然而,爸爸报名参加的市趣味跑步比赛改变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2000年安徽省中考大作文题目是:假如你是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我”,请合理想象,以“这是我的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初二开学,“我”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管理班级。不久,一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好出风头。对此,“我”说:“这是我的责任!”此后,班里常常响起这句话。一学期下来,当听到同学们日渐多起来的赞扬时,“我”还是说:“这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捉“虱子”     
我想,你们一看这个题目,一定以为妈妈在帮我捉头上的“虱子”,其实不是,是妈妈在我的作文“里抓”错别字。我的作文虽然写得还算好,但错别字也不少,这严重影响了我的作文成绩。你看,作文本就像我的脸面,字就像我的头发,而错别字就像是爬在头发上的“虱子”,头上有虱子,多难看呀!妈妈决定帮助我纠正错别字——捉掉可恶的“虱子”。我经常“把抓”右边“的爪”写“成瓜”,妈妈说“,抓”就是“用爪”去拿,要是你写成“瓜”,就等于你的右手拿了一“个西瓜”,拿“了西瓜”之后怎能再拿其它的东西呢?妈妈这样一讲,我再不会把“抓”写“成扌瓜”了…  相似文献   

9.
Dear friends,“我”是do,可不要小瞧我,“我”的“职责”还不少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一、“我”可以用作实义动词,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人们给我的绰号是“做、干”。例如:  相似文献   

10.
年龄年龄是一种盼望,“什么时候我才能……”年龄是一项权利,“我都……岁了,我可以……”年龄是一个借口,“我还不到……岁,我不能……”“我已经……岁了,我可以……”年龄是一道谜语,“你猜猜看?”年龄是一种经历,“我过的桥……”年龄是一个秘密,“对不起,这是我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我爱下象棋,尽管刚学会不久,可闲暇时总喜欢“逮”人来大战三个回合。虽说有胜有负,但我依然兴趣盎然。镜头一:校园战场该上“战场”了,我“整装待发”——清醒脑子后便坐到棋盘边。棋迷们则团团围坐在棋手旁,观望紧张的战斗局势。我先将“炮”置于“卒”后,可邬侃雯压根儿不吃我这套,马上移“车”攻我的“炮”。哼,一计不成,再施一计。我“指挥”着我的“车”毫不留情地拼杀过“河”,看到邬侃雯为丢失了一个“车”而紧锁眉头,我更加兴奋地紧追不舍,以“炮”打其“士”。没想到一不小心,我的“冲锋炮”被她的“帅”给一口吃掉了。唉,白白损…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我”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3.
刘永和 《班主任》2012,(4):71-71
一位同事送来一本2011年第11期《班主任》杂志。品读后,我发现这份杂志的确是一座班主任工作与研究的“富矿”。这里,重点谈谈“特别关注”和“我该怎么办”两个栏目。 这一期“特别关注”的焦点投向了“80后班主任”。专栏分为关注“80后”、我是“80后”、我看“80后”三部分。  相似文献   

14.
午餐过后,我正在给一位小朋友喂药。沈艺悄悄地站在我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东西,递给我:“陈老师,我也要吃药。”我边接边问:“是什么药?”“是感冒药。”我拿起剪刀想剪时,一看,原来是一包康师傅方便面的调料。我蹲下来,轻轻地问她:“你生病了吗?”她怯怯地说:“没有。”“这是谁给你的?”她的脸刷地一下子就涨红了:“我,我自己拿的。”“为什么呀?”她的头低了下去,轻轻地说:“我想让老师喂我。” 她那怯怯的眼光猛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是的,我们往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姑妈家吃饭。 一进门,我听到一声:“屁屁姐姐好!”我大声喊:“是谁叫的!”一个稚嫩的声音回应了我:“哦哦!”我大声喊道:“我是君君,不是屁屁!”表弟乐呵呵地笑着说:“屁屁!”我摇了摇头,生气地进了屋子。  相似文献   

16.
我家里有一座“火山”,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就会爆发。当我的学习成绩比较理想时,这座“火山”像是一座“死火山”,不必担心他会爆发。这个时候,我还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和蔼可亲的“火山”。可是当我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时,“死火山”马上会变成令人胆战心惊的“活火山”,对着我爆发。  相似文献   

17.
象棋,我只知道一种下法。同桌让我见识了“现代化”象棋是如何“百变”的。课间,同桌拿出一盒象棋,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卓神,咱们来下一盘吧。”“来呀,谁怕谁?”我爽快地应战。  相似文献   

18.
陆武 《现代教学》2011,(9):24-25
促进学生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发展也是如此。教师的发展一方面靠制度,另一方面则靠教师本人的努力。“我要不要发展”“我向哪个方向发展”和“我要发展到哪一步”,这些问题应该由教师自己回答。  相似文献   

19.
精彩句段     
我从来都把每一颗棋子看作一个勇猛无比的“战士”,而我则是一个所向无敌的“将领”。我带领他们“南征北战”,使用各种各样的计谋,争夺“领土”,消灭“敌人”。每当看见“敌人”被消灭、我方的领土扩大时,我心里便涌出一种无名的兴奋感;每当我方“士兵”“阵亡”,我便十分伤心、难过。刚开始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钟杰 《班主任》2013,(4):8-11
你问我:“老师,您嫉妒我们比您年轻吗?”我灿笑若花,说:“我不嫉妒,我感激。”你一脸疑惑,问:“为什么?”我一脸诚恳,答:“因为对我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开在我心中的花,有娇艳群花相伴我的红颜衰退,一路繁花看不尽,就算我老了,也老得惊艳,老得心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