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论钢琴小曲     
钢琴小曲在钢琴作品中占有很多而又很重要的部分,它们的主要创作多取于民间民族素材,故而主题个性强,具有独特的风味。在创作手法上多以二段体和三段体形成,特别是带再现的三段体最为多见。作为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所接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小曲,故而我们对于这一类钢琴小型作品要多加以研究,使学生很快的接受它们,了解它们,完成它们,表现它们。  相似文献   

2.
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个性、多样化的形式等特点,研究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对了解和接触20世纪的钢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巴托克创作的《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两部钢琴作品是其主要的钢琴代表作。因此本文主要对《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这两部钢琴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相同点以及差异。  相似文献   

3.
钢琴的演奏不仅涉及弹奏的手指技术问题,还涉及我们对于作品的曲式结构、创作背景、时代风格、作曲家个性等的全面理解,故而要想演奏好钢琴作品,就需要我们在版本的选择、乐曲的理解和曲式的把握、演奏技巧三个维度进行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肖邦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钢琴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全部作品几乎都为钢琴音乐作品。《前奏曲》Op.28是由24首相互独立小曲组成,具有套曲性。从1836年开始创作至1839年全曲完成,历经三年多。1839年9月,在莱比锡首演,获得德国音乐家舒曼的高度评价。文章将从该曲的结构布局、音乐内涵、音乐语汇等方面来分析该曲。  相似文献   

5.
钢琴作品的民族化与传承性,一直是中国作曲家探索的方向。本文论述的《内蒙古民歌钢琴小曲60首》,是依照原民歌形态编创的钢琴作品曲集。因此,它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还具有一定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功用。笔者重点强调了音乐题材、调式调性及创作技法等方面,挖掘出它对内蒙古民族音乐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为主线 ,提出并论证中国作曲家通过“以歌为媒”的创作道路———将民歌钢琴小曲作为探索民族和声风格的“试验场” ,进行民族化音乐的探索 ,从而证明民歌钢琴小曲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产物 ,反之 ,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起源于欧洲钢琴音乐有着深厚的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钢琴作品创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学中把中国钢琴作品纳入教学内容中,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作品,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民族文化意识。《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谭盾于197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时的第一部钢琴作品,这部组曲由八首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小曲组成,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图画展览会>是钢琴作品中著名的组曲之一.文章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要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力度的对比、节奏的把握、形象的表现、旋律的表达及整体性的把握五个方面阐述怎样能把<图画展览会>中每首小曲演奏得准确精致、形象鲜明.文章把<图画展览会>的演奏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指导更多演奏者对此部作品复杂的形象进行驾轻就熟的刻画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中,安排有四次钢琴独奏曲的欣赏,<牧童短笛>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次.该曲属标题性音乐,是典型的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是贺绿汀老先生以"牧童短笛"这一农村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为题材,采用了民族调式中的五声微调式和民间竹笛的音调,运用复调的手法创作而成,是一首清新、自然、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小品,它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上参赛并获奖的钢琴作品,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文革"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钢琴创作在风格、题材和技法上受到很多限制.作品整体趋于保守,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化和声却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民族化和声的应用不仅深化了钢琴作品的民族性,而且对钢琴作品能够在那个时代得以生存起到了关键作用.作者结合具体的作品从复合结构、多线并置结构及非三度叠置三个和声构成角度,探讨了这一时期民族化和声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由于音乐艺术本身的情感特点,在钢琴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充分的把握钢琴作品的内涵,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演奏者的演奏热情,以便于更好的表现情感。笔者认为,钢琴教学应该从艺术情景、学习情趣、点燃情感三个方面加强对钢琴演奏者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节奏的训练是乐曲弹奏准确流畅的基础。所以,在钢琴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节奏的训练、节奏型的掌握,从而达到节奏感的升华。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练就出平稳的流畅的节奏美感,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基本的、必须的要求,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共同研讨的话题。在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应用型人才除应该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外,还应该具备组织群众音乐活动、进行音乐编辑、音乐教学、音乐创作等相关工作以及再学习的综合型能力,这都需要对现行的培养体系、培养手段与教学模式等进行一系列改革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钢琴四手联弹是两个人在同一架钢琴上联合弹奏同一首乐曲的演奏形式。文章从音响平衡、节奏整齐和色彩统一等三个技术重点,对钢琴四手联弹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非钢琴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大多存在年龄大、手指肌肉紧、反应迟缓等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钢琴专业学生加入到学习钢琴的行列,探索快速提高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从识谱、手指基本功、选曲、学习兴趣、乐感培养、大脑学习、心理素质等七个方面深入论述快速提高非钢琴专业学生钢琴弹奏、演奏水平的教学方法,以期使非钢琴专业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通过短时间的练习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生要学会处理乐句,要了解句子的起伏与气息的转换,不懂得钢琴的句法是不行的。在钢琴教学中,要针对当前学生的弹奏技术技巧和现阶段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术,才能提高演奏能力,才能把钢琴教学做得更出色,进一步完成教学培养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的学习规律、练习方法、教学方法当中,培养一种正确的练琴习惯,即“用心弹琴”的习惯应摆在首当基冲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周雯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3):122-124
现今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发展非常迅速,而使用这些作品进行钢琴教学却做得不够,钢琴教学民族化程度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发展明显失衡。文章就如何使用中国钢琴作品发展钢琴的民族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高等音乐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放松的演奏方法弹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如何处理紧张与放松而得出流畅的音色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对钢琴弹奏中放松、紧张、通畅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着重从初学钢琴、钢琴重要技术训练、钢琴音乐表现三方面阐释,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把握"松、紧、通"的概念和训练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钢琴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学的必修课,一直需要寻找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以使学生更加胜任今后的工作、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的钢琴教学中,"非师范性"现象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钢琴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艺术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