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教学。各国在方向上的认识及其起源、内容、实施途径、师资来源和效果均有各自的特点。 一、认识及起源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日本受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的影响,日本人认识到:“身体教育主要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系统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当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因此,应该同时作为体育科学的内容,出于这种认识,日本战后第一部《学习指导纲要》明确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教练”改成“保健体育”。在以后的历次《学习指导纲要》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健康教育。 在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但我国学校体育始终十分强调体育的培养。重视主动锻炼身体而轻视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指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健康教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那么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是不全面的。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随着社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制订体育教学课时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要实现这一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能促进身体健康,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  相似文献   

5.
《西宁教研》2002,(1):26-26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相似文献   

6.
胡金涛 《考试周刊》2009,(43):153-154
在强势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确立为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这是现代体育改革的方向。小学时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良好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应该向他们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方法,为青少年拥有“健康体魄”,成为终身体育者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居里夫人为无数人景仰.她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这一语道破健康的重要。体育教学.本质上就是培养有活力的新一代.产出有活力的灵魂。可是体育被很多学生疏忽.有的学生厌学.有的学习技能不得法。那么,如何教好体育呢?下面粗略地谈一下浅见.  相似文献   

8.
一、抓认识教育 ,培养学生的抱负动机1 讲体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德育是方向 ,智育是中心 ,体育是基础 ,美育是目标。基础是第一位的东西 ,毛泽东同志说得好 :“德智皆寄予体 ,无体是无德智也。”身体是“载知识之车” ,“寓道德之舍”。由此可见 ,体育在德、智、体、美中的重要位置。2 讲体育与成就事业的关系。成就事业的基础是良好的身体。古今中外无数的名人成就事业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居里夫人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而健康的身体则来自于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3 讲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有的同学认为 …  相似文献   

9.
王霞 《考试周刊》2012,(60):91-91
体育教学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转变:体育的“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转变。体育教学中应运用和掌握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基本理论。师生形成一种合作伙伴、相互促进、师生平等的关系.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技术与健康之争”。本人不同意这一说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排斥运动技能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1.
人的身体和心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又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新世纪,心理健康做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其意义与价值已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不仅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从体育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联系,探讨体育如何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心理健康标准。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心理健康的标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提出于90年代,指个人在一生中始终进行身体锻炼并接受体育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就向学校体育提出了“终身体育”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入了解影响闽北地区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本文以“运动”意义上的终身体育为出发点,设计了几项指标对终身体育进行预测,选取了闽北地区3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比较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这里我所理解的健康第一是指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它的范围比以前主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大纲有了更深的拓展,更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体育教学千教万教,还是以人为  相似文献   

14.
房奇峰 《学周刊C版》2010,(2):208-208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一句经典名言。对于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高中学生而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教学与心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每一位高中体育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谈一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马淑好 《河南教育》2005,(10):37-37
新课标赋予了体育与健康课新的内涵,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从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去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  相似文献   

16.
关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以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心,实现学生体育教育的主动学习。它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筑体育教学以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使高校体育教学进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教育应该树立“终身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考核体系,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综合作用,使学生不仅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够热爱体育,从不间断的身体锻炼中获得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素质、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徐琳 《教学与管理》2008,(3):115-116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根本落脚点,通过对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及要求;掌握体育实践中的健身、健心、养体养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及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心肺功能,增进健康;形成一个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