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名     
易教授70多岁才抱上孙子,全家对这小东西异常疼爱,越是这样,取名就越难,所以直到周岁还没取上名字。易教授是个文学家,他认为孩子应成为一个诗人,所以应该叫易东坡;孩子的父亲是个京剧演员,自然认为孩子应叫易兰芳;小姨是个歌迷,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歌星,应叫易学友。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易教授发话了:“这样吧,在地上放上苏东坡文集、梅兰芳剧照、张学友唱片,让孩子自己来选,选什么叫什么。”放好东西之后,把孩子放在地上。只见孩子瞧瞧这个,摸摸那个,但都没拿,只见他爬向墙角,抱起那里的一个空汽水罐,大家惊呼:“莫非这孩子想叫易拉罐!”…  相似文献   

2.
期华这小子说他是外星人!打死我也不信。他皱皱眉头。问:“那我怎么做你才会相信?”我忙不迭地刁难他:“要不,你做出一件地球人都不敢做的事——反叛班主任,惹她生气试试?”“你脑子进水啦!”他忽然瞪圆了眼。“谁叫你把牛都吹到天上去咯。”我嘟了嘟嘴。只见期华沉了一口气:“那好,我答应你!事成之后.你得叫我外星大神!”“那如果你没胆子干呢?”“送你一根哈根达斯!”“嗯嗯。”吹牛大神.这次你肯定死翘翘了!我暗笑。  相似文献   

3.
替身     
秋季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又坐满了孩子,大家久别重逢,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暑假趣闻。 这时,不知谁叫了一声:“看看谁回来了!”只见班主任苏老师笑盈盈地领着一个同学走进来。那孩子个儿不高,弯弯的眼睛像两轮小月亮,耳朵大大的,鼻子翘翘的,除了戴小松还有谁?同学们高兴坏了,围着他问长问短。  相似文献   

4.
巫剑珊 《知识窗》2007,(3):28-29
与神较力的人——以色列 在圣经《旧约全书》的《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相关记述,说的是关于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带着妻子儿女,由妻子的国家返回父亲住地的途中所遭遇的趣事:他夜间起来,带着两个妻子、两个使女、十一个儿子过了雅博渡口,最后只剩雅各一个人时,来了一位陌生人要和他摔跤,虽然雅各在摔跤时大腿关节扭脱了,可是直到黎明,那人也无法取胜。那人便说:“天亮了。请放我走吧。”雅各答道:“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放你。”那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我叫雅各。”那人说:“你不要叫雅各了,就叫以色列吧。因为你在与神的较力中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5.
看《水浒传》,觉得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隋节,就是“劫法场”:在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场,有人报一声:“午时三刻已到!”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正在此时,梁山好汉一齐发作,“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  相似文献   

6.
李戡成人     
舒银霞 《知识窗》2010,(11):28-28
“2010年了,新一代的17岁窜起来了。没有我的悲怆,没有我的虚拟,新一代有新一代的光华。他自持、快速、务实。他叫李戡。”这段话出自《李戡戡乱记》前面李敖的导读。 李戡,并不反感被叫做“李敖的儿子”,他是比李敖小57岁的孩子.是被父亲当孙子一样养大的孩子。他很怕父亲,父亲常年呆在远离市区的阳明山,没有时间管束他。  相似文献   

7.
张丽钧 《知识窗》2013,(1):25-25
一日.我的一位朋友喝醉了。对我说:“你信不信。我的存款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我说:“我信。不过,老一辈人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没必要给儿孙留那么多钱。”他笑了笑。说:“什么叫福?钱多才叫福!我上半辈子穷怕了,  相似文献   

8.
苏洁 《知识窗》2013,(13):42-43
这天.美国爱达荷州一家电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莫铎很晚才回到家.可他的两个宝贝儿子还没有睡.在等莫铎讲故事给他们听。大儿子乔治说:“爸爸,我想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可小儿子约翰却嚷着:“爸爸,我不爱听,你给我讲《神灯的故事》。”两个孩子互不相让,彼此争吵起来。莫铎只好安慰他们说:“乖儿子.别吵了.爸爸都给你们讲。”两个孩子这才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9.
报社的人几乎全下班了,唯有我还在伏案疾书,赶写一篇明天要发的稿子。不知什么时候,虚掩的门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一身疲惫一脸焦急地说:“记者同志,求求你,帮帮忙!”原来,他的儿子出走。为寻找儿子,他连续奔波了好几天。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自小智慧超群。他在南岸私塾上学时.一天.邹春培先生因事外出便嘱学生背书。可等先生回馆一看.毛泽东与几个孩子在塘中戏水.先生气恼地将他们叫到跟前责备了一通.然后说:“现在你们须对出我的上联.对得好的,可免受戒尺之苦。”说着.指着他们的泥巴脚丫子说:“濯足!”毛泽东脱口对道:“修身。”先生听了暗自称妙.遂免去责罚。“濯足”与“修身”不仅词性相对.  相似文献   

11.
庞启帆 《知识窗》2010,(11):34-34
一个朋友告诉了我一件生活中的趣事:如何让他的两个儿子将蛋糕平分为两半?“我告诉他们,两个人都享有特权。一个人负责切蛋糕,另一个人可以先挑自己喜欢的那半块。这样,切蛋糕的孩子肯定总是将蛋糕在中间线上笔直地切开,而挑蛋糕的人也占不到便宜!”  相似文献   

12.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10,(2):32-33
死几回 母亲对儿子抱怨说:“每天早上你一起床就说‘困死了’,吃饭时让你先洗手你说‘饿死了’,叫你做点家务你说‘累死了’,乘公交车你就‘挤死了’,乘出租车又说‘贵死了’……你这么一天到晚要死几回呀?”儿子把手一挥,说:“烦死了!”  相似文献   

13.
我叫陈阿土     
陈阿土是个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 morning,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9,(7):63-63
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 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咣当”,把汤碗打了。 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 老外想:“onedollar……”(注:1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一堆亲人一再围在经世身边询问因由,经世却一直保持沉默,实在被问烦了.就干脆把头钻进被窝,连个“不”字也不肯讲。经世的父亲气得把帽子一摔:“我要去找老师去!他究竟对我儿子干了什么?”而经世的母亲只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经世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啊……经世小时候甭提多能说了……去找校长局长厅长!看看他们用的什么老师!不把那老师开了我不甘心啊……”经世的舅舅在旁边瞪姐姐一眼:“开了?那么简单!不把他告了坐牢,我们钌卅酌芒笛皂白睁’”  相似文献   

16.
8月4日早晨,阳光很好。儿子提起他沉重的书包,没忘将前一天在庙会上买的魔鬼面具一起塞进去,然后兴高采烈地说:“走吧!”我发动汽车,对着阳光眯起眼睛。车子在有些空旷的街上轻快地行驶,很快到了公交车站。儿子背起书包准备下车,我拍拍他的肩:“接着过你的快乐暑假!”儿子一笑,露出两颗酷似他父亲的门牙:“我会的,你也可以逛你的街,看你的书啦!”他一路小跑,消失在公交站台的人群里。这是我离婚后他的第8个暑假。儿子和我待了半个月,现在,他要去父亲家,和他的父亲、继母和小弟弟共同度过余下的20天。听说,他们打算一起去海南旅游,这是儿子憧…  相似文献   

17.
传说孔子有一个学生叫一弓也长,他精通鸟语,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一只乌鸦落在屋顶上不停地叫着,刚刚醒来的弓也长突然听到乌鸦在对他说:“弓也长,弓也长,南山有只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他赶忙起身到南山,果然有一只羊。弓也长爱吃羊,他连肉带肠都吃光了。乌鸦生气了:好个弓也长,连羊肠也不给留! 过了几天,乌鸦又到弓也长的屋上叫:“弓也长,弓也长,南山有只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弓也长想起来,啊呀,忘了给乌鸦留羊肠了,这次一定得把羊肠给乌鸦,他到南山一看傻了眼,哪有什么羊,是一具人的尸体!他吓得慌忙跑回家。还没过9点,县衙的捕快就顺着雪地的脚印,把弓也长逮了个正着。大堂上,县令斥责说:“好一个读书人,为什么杀人?快从实招来!”弓也长大喊冤枉,说这是乌鸦使的坏。“你懂鸟语?”“不信请大人当场试验!”“好,你看到银杏树上一群麻雀吗?待会儿听它们在说什么。”县令叫人在树下放了两盘米,一盘里拌了盐。麻雀们见有米吃,纷纷从树上飞下来吃米,边吃边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县令问:“弓也长.麻雀在说什么?”“大人,它们在说这米真好吃,东边是咸的,西边是甜的,快快来吃甜的.不要去吃咸的。”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钥匙     
一位父亲在垂暮之年把自己的孩子叫到跟前。他膝下两子都风华正茂,一样的聪明,一样的踏实能干。几乎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应该把财产平分给两个儿子。但在最后一刻,他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19.
讽刺VS幽默     
继续喂硬币 母亲看见两岁儿子吞了一枚硬币,慌忙抱起儿子,倒过来他的后背,于是孩子吐出了两枚硬币。她觉得奇怪,赶紧对丈夫说:"你儿子刚才吞下一枚硬币,却吐出来两个,我该怎么办?" 孩子爹果断地说:"继续喂硬币,不要停!"  相似文献   

20.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2,(8)
微型座谈会 儿子:“爸爸,星期五下午您有空吗?”爸爸:“什么事啊?”儿子:“学校要开微型家长座谈会.”爸爸:“什么叫微型家长座谈会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