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教学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课堂意外也如同一场小危机,但有"危"便会有"机",我们教师若能细细琢磨学生错误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析"危"寻"机",深入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从而探寻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那么学生的错例也会在课堂中"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常常会犯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然而,由于教师怕学生出错而影响教学节奏,所以针对这些错误,常常采取忽略、回避的态度。个别教师认为,对于学生的错误,如果用课堂上宝贵的35分钟来处理,对学生而言简直是浪费。结果,这些错误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导致学生无法吸取教训。其实,对于这些错误,如果能进一步分析一下原因,并透过错误发现症结所在,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可能会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正确的答案是不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智慧和思维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解答习题中出现的各类型错误,教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将错误还给学生,有效的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修正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让学生在梳理中走向成功,在评价中逐渐成长,在验证中深化理解,在探究中拓展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朱巧蓓 《科教文汇》2009,(19):22-2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当今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趋势,它对教师在师生关系、师生协商、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在上述要求方面反映出一些不足之处。另外,目前还存在着对“以学生为中心”这一说法的误解,这些误解有些来自于教师自身,有些来自于外界对教师作用的错误定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错误、教师担心的"意外"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处理是一种最直接、最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也是有效课堂教学最宝贵的财富,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6.
李小芳 《知识窗》2013,(16):63-63
课堂是不可预测的,错误也是难免的。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他们思想、经验最真实的体现。教师只有允许学生出错,才能正确、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肖金萍 《知识窗》2013,(10):56-56
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大多数教师习惯了条分缕析.层层剖析课文内容.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于是.“讲”和“析”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以讲为主、讲练结合成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些教师干脆一讲到底.完全忽略了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即使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也急于公布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错误,教师常常会持回避或驳斥的态度,而本文对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探究,则是让学生出现错误时,能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教师从中发现合理成分和闪光点,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获得正确认识,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竞相碰撞而引发的一系列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其实课堂中的每一个错误都是我们很好的教学亮点,错误往往会成就精彩的课堂,成就一节好课。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如何引领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并最终走向正确的道路,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都才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些学生感到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标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生活教育来提高课堂有效性。所谓生活教育,就是教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那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生活教育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通常会出现一些不明显或反常的实验现象等"错误"。在农村初中科学课程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通过捕捉错误、利用错误、拓展错误来变"错误"为资源,闪亮实验课堂的生成点,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思维品质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2.
孙建清 《知识窗》2013,(6):72-72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师预想的完全不同:有时.学生会提出超出教师能力水平的问题:有时.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意外”事件.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恰当地处理这些“意外”不仅可以为课堂添彩、为教学增色.还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3.
温岚 《科教文汇》2011,(36):47-47,75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然而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对学生的感知和判断会因各种心理效应的影响而造成错误的评价,影响有效的教学效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英语口语重在运用,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法错误,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再慢慢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此时,教师也要多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说英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体现“英语”课堂的实质,最好进行全英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不断习惯说英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说英语,不要害怕别人的笑话,要勇于用简单的英语回答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多多参与课堂交流。  相似文献   

1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错误,把这些错误视作宝贵的资源。正像沙粒可以变成珍珠,"错误"也能成就精彩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观,树立资源意识,利用课堂情境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用我们的智慧和机智,"点石成金",把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哲学上讲:"事物具有两面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上,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错误也不一定是坏事,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宝贵的"亮点"。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及时捕捉教学中产生的错误信息,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互动生成、深层开掘动态教学资源,使课堂具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起伏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错误"这个蕴涵的巨大的"财富"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7.
章庆柱 《今日科苑》2007,(6):123-123
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在平时学习时利用一些学生的“错误”、教师的“错误”、教材的“错误”,甚至主动制造一些“错误”。将错就错,创设纠错情境。要改变课堂管理模式创造一个师生相互允许“犯错”的民主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同时要改变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探究性的理念,利用“错误”,创造“错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一、重力势能标量性的教学在物理课的“重力势能”教学中,引入了重力势能的概念、推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之后,教师大多会都向学生提出“重力势能是标量还是矢量?”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是标量;是矢量;不知道),教师都会用“能量是标量,重力势能是能量的一种,所以也是标量”来一锤定音。教师的解释理由充足,学生无可辩驳,课堂上再无异议。我在从教初期,遇到这个问题也是这样应付的。但测验时,每个班级仍有十多个学生认为重力势能是矢量。这使我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口服心不服,教师只是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重力势能是标量,并没有破…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各国都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在应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使得传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促使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转变与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并没有当初预期的那么好。一方面有些教师并不能在课堂上很好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另一方面,过度频繁的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合理操作控制信息技术的能力,其次,还是将主导权回归于学生,让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知识构建,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层出不穷。这些违反课堂规则的问题行为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对学生个人、教师,还是师生关系都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这些课堂问题行为既有学生个人因素、教师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在课堂管理实践中结合教育心理学,从多个角度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实质,总结出相应的处理原则及策略。同时,对课堂教育的实施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