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刚刚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 ,不但能使青霉素——这位抗生素名将重拾昔日风采,还可能会让细菌界新近出现的"大反派"——超级细菌闻风丧胆。青霉素,20世纪的科学奇迹之一,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拯救过亿万人的生命,可谓是战功赫赫,如今在与细菌的战斗中却屡屡败下阵来。"青霉素老矣,尚能饭否"的非议也随之而起。青霉素曾经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能药到病除,但1960年代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成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
正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首次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青霉素,从此人类进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作为一线药用抗生素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名声大振的"神药"青霉素的价格曾一度比黄金还要昂贵。抗生素的准确含义赛尔曼·瓦克斯曼于1943年从链霉菌中分离得到了链霉素,并首次系统性地定义了"抗生素"这个概念,作为青霉素后第二个进入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链霉素拯救了无数结核病患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个科学史爱好者,我比较熟悉青霉素的前半段故事:1928年,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工作的弗莱明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一发现的潜在价值在于,可能会诞生一种抗生素药物,用以减少因感染引起死亡的人数。直到1938年,在牛津大学工作的弗洛里、钱恩和其他同事读到弗莱明的研究报告后,才开始青霉素的分离和提  相似文献   

4.
正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青霉素的发现是极其偶然的,但是这次发现足以名垂青史、载入史册。一个偶然的发现1928年夏,英伦三岛的天气特别闷热—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赖特研究中心也破例放了暑假。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1881~1955)连实验台上杂乱无章的器皿都没有收拾好,就准备到海滨去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多样性即生命形式的多样性。纵观地球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时空格局受到了地球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在地球环境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从800多种牧草中筛选出抗条锈病的长穗偃麦草,成功实现偃麦草与小麦远缘杂交,培育出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的抗病"小偃"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6.
认识弗莱明     
青霉素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广谱抗生素,没有人会愚蠢到去否定它对人类的卓越贡献。然而在如何评价其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功绩时,却争议不断。从其生前被捧成天才到死后如自由落体般直线跌落到"彩票中奖者"、"暴得大名者"、"医学史上最幸运的研究者"等等,说法不一而足。争议主要源自1984年Macfarlane所著的《弗莱明传》。这本传记要按我国的流行说法,大概可名为"走下神坛的弗莱明"一类。1987年,更有人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称,弗莱明能发现青霉素,是因为他个性懒散不讲究整洁。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真谛     
崔鹤同 《知识窗》2007,(2):53-53
1928年,弗莱明正在从事杀灭细菌的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对象是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细菌,它可以使人的伤口化脓腐烂,最后导致病人死亡。弗莱明在十几个培养皿里种上葡萄球菌,并把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那些密密麻麻的葡萄球菌出现在果子冻上,一片金黄,弗莱明称之为“金妖精”。弗莱明培养它就是为了找出征服它的方法。但是,他试验了无数种药剂之后,都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消灭此菌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李浅予 《知识窗》2008,(10):29-29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879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成功地制取第一盏碳丝白炽灯的时候,发现了神奇的"爱迪生效应",并为此申请了专利。1904年,利用"爱迪生效应",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手下诞生了。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人类第一支电子管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研究领域,人们有时会遇到某种偶然的现象,并由此取得重大突破。如: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葡萄球菌时,忽然发现本来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部消失了,经仔细观察分析,原来是被掉进去的一些青霉菌杀死了,他于是进一步研究,发明了青霉素和其它一系列抗菌素。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低压放电现象时,偶然发现阴极射线放电管附近一包密封的照相底片感光了,他深入探究发现了X射线。瑞士化学家雄班在家里做试验,有一次不小心泼洒了一瓶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液,便随手抓起妻子的棉布围裙去揩擦干净,随后把围裙放在炉子上烘烤,只听“…  相似文献   

11.
抗药性致病菌危害严重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炎的人数在200万—400万之间,美国每年有4万—5万人死于此疾病。目前,青霉素之很难消灭它,主要是由于肺炎球菌这类致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对这类抗药性致病菌的流行,应引起高度警惕。不可否认,自从抗生素发现以来,使20世纪千百万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确有其辉煌的历史。但是,目前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1)抗生素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其中也有滥用抗生素者,导致一些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且此势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当科学家对基因还一窍不通的时候,他们已预测,这将会成为一门很有前途的研究学科。现在,科学家相信,再过半个世纪,四肢瘫痪的病人可以痊愈、受伤的器官甚至断肢可自动重生、在地球发现外星人……日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邀请40多名顶尖科学家预测半个世纪后的人类世界——太空地球上发现外星生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弗瑞曼·达森预测,人类在今后50年里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发现外星生命。达森说,外星生命的发现将会是最大的突破,但截至目前,我们只是研制出了可以进行有效探测的工具,距离真正发现外星生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而美…  相似文献   

13.
<正>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智者应视健康为人类最大的福祉"。随着时代的进迁,生存环境的巨变,带来世界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单纯的西药已经不能适应人类防病治病的需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尝试天然药物和天然复合营养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这天然物质就包括真菌。20世纪初,曾获得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的弗莱明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是来自真菌类青霉菌,后来发现的头孢菌素就是来自真菌类的黄青霉和产黄头孢菌。据统计,目前已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判断ICU病房中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方法 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ICU血培养阳性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鉴定病原菌使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以及配套的药敏卡片,补充药敏使用KB纸片法相结合,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血流感染的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ICU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治疗需要一系列的检查,其中包括一些侵入性的特殊检查以及临床医生的经验用抗生素,提升了患者受到感染的机率。鉴于此,为了更好的医治患者,应根据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结果,调整ICU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抗生素使用不当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的出现本是造福人类,却因其滥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后果及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抗生素滥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现状     
正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疗效一种抗生素可以同时治疗多种细菌感染,不同的细菌感染应对不同抗生素的治疗,大多数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效果显著,仅有单环类,氨基糖甙类,青霉素类中个别种类对葡萄球菌治疗无效,绝大部分抗生素可以杀死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7.
1 引子在科学的发展史上 ,有几件事人们总是挂在嘴边 ,像英国冶金专家亨利·布里尔发明不锈钢 ,美国的古德意尔发明橡胶的硫化技术 ,英国化学家柏琴发现化学合成染料苯胺紫 ,德国天文学家亨利·施瓦伯发现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 11年 ,伽代尼因研究青蛙的生理结构而发现了电流 ,化学家拉姆塞原想从铀矿中寻找氩 ,却意外地发现了氦 ,伦琴发现了 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等等 ,人们认为这是机遇造成的 ,而且也对有些与之失之交臂者进行分析而将其原因归结为没有抓住机遇。德国科学家克鲁克斯也曾经观察到 X射线 ,美…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滥用:一个沉重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在中国的滥用已经触目惊心,潜伏着巨大危机。每年全国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并且造就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泛耐药肺炎杆菌、泛耐药绿脓杆菌、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等超级细菌。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人们也把它称为消炎药。抗生素的出现,使鼠疫、伤寒、霍乱等曾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滥用抗生素也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一些原来很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效力。虽然科学家在全力研究新的对付耐药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马文静 《科学大众》2008,(Z1):64-64
抗生素人们也把它称为消炎药。抗生素的出现,使鼠疫、伤寒、霍乱等曾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滥用抗生素也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一些原来很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效力。虽然科学家在全力研究新的对付耐药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