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党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新时期党报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但党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为如何显现,还要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看舆论引导艺术的运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党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引导作用,舆论监督应是题中之义。加强舆论监督,地市党报任重道远。新闻媒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较为重大的批评、揭露、监督、调查首先不能脱离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3.
谌笛 《新闻窗》2006,(6):20-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舆论引导工作。最近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强调“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同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突出地强调了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思想宣传战线,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坚持“三贴近”原则,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是党的新闻媒体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必须努力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闻媒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新闻媒介必须积极担当起舆论引导的重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新闻媒介应当更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5.
吴彧顺 《记者摇篮》2006,(12):45-46,5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党的喉舌机构的新闻媒体,应该也必须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全力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要求: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说明,加强舆论引导是新闻媒体的天职。审视新形势,面对新思潮,市州宣传部门的新闻中心应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通过创新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咏梅 《新闻传播》2009,(6):114-114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社会热点的引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热点舆论引导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所向。热点引导既有舆论监督的引导,也有正面报道的引导,那么在新闻报道中,热点舆论引导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林芳 《记者摇篮》2008,(3):24-25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大有可为。能否正确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是检验媒体舆论引导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强、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一、弘扬正气,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胡桂林 《新闻前哨》2006,(12):17-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离不开导向正确的舆论监督。然而,在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现在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舆论监督会破坏社会和谐。在一些地方,“控制不和谐的舆论”成了某些人压制甚至取消舆论监督的挡箭牌。另一些人则认为:舆论监督没有必要顾及社会和谐。这种认识导致一些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立场、态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出现偏差,给社会的发展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春雨 《新闻传播》2006,(11):10-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关于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环境,做好鼓劲、引导工作,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针对这一选题,本刊特邀请了业界、学界卓有研究与建树的相关人士撰文,分别从和谐社会的舆论构建、正确引导新时期受众的异常行为、民生报道如何为推进构建和谐杜会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新闻媒体已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运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趋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因素复杂多样,十分需要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党中央新时期对新闻媒体的新要求。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注意把握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陕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加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已成为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应不断强化和自觉履行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和谐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妤 《当代传播》2007,(4):36-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导向器,担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愿望、引导社会生活的责任.本文拟从和谐的舆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营造和谐舆论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同时也给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面临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闻媒体应发挥哪些和谐作用,实现方式又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舆论,营造和谐舆论引导、支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主张、人民的要求,更是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党报的重要社会责任。那么,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营造好和谐舆论呢?结合新时期的新闻实践,我认为,应该认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和谐舆论的三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作为引领社会舆论的新闻媒体,正在将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笔认为,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应有三大标志。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传播的价值则在于引导舆论以影响现实。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传播新闻信息、反映和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式,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一切不合乎法律、纪律、道德的行为。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法制国家的人民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权力和社会公共事务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式,也是新闻媒体承担的一种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20.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是党交给新闻媒体的重要政治使命,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本文中,笔者试着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好主流新闻、加大评论力度、把舆论引导力渗透到整个节目中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