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元和十年(815)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所撰《柳州路文宣王庙碑》,(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立,今称《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是国内现存最早收录柳宗元石刻画像和柳宗元修复文宣王庙全过程的石刻。  相似文献   

2.
【导读】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因曾做过柳州刺史,所以后人又称“柳柳州”。唐德宗贞元九年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正字等职。唐顺宗即位,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召回长安,又外放为  相似文献   

3.
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今广西省柳州市)刺史。  相似文献   

4.
唐顺宗年间,当时朝中执政的王叔文为了整治腐败的吏(lì)治,大胆提出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也是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后来,"永贞革新"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王叔文被逮捕入狱,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biǎn)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由于政治上失意,柳宗元到柳州后,终日郁(yù)郁寡欢,整日闭门谢客,以饮酒吟诗打发日子。空闲时,就教书童柳植写字作诗。柳植是个13岁的少年,聪慧可人,经柳宗元悉心调教,写字作诗进步很快,他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因此深得柳宗元的喜爱。这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陡(dǒu)然下起漫天大雪,霎时,山川尽染,柳州成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痕迹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生活在动荡年代,因为革新曾经多次遭贬,被贬十年之久于湖南永州当司马。我现在要说的不是永州,而是之后柳宗元被贬到的柳州。  相似文献   

6.
<正>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这首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二月底,南开大学中文系孙昌武副教授,到广西柳州参加全国柳宗元学术讨论会后,来永州考察,被邀来我校作了关于柳宗元研究动态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大文学家之一。青年时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唐顺宗(李诵)时,因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比较进步的政治集团,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从此,“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十年后,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柳州任上。年仅四十七岁。柳宗元在永州,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寻觅山水之胜,寄情于自然之美,写了有名的《永州八记》(实际上是九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写于元和四年(809年)秋。  相似文献   

9.
永州十年,是柳宗元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形成了自己诗文的艺术特色的审美风貌。柳州四年时期的创作在风格上是永州的沿袭,是一脉相承的,但有一些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个人特色。本文从柳宗元被贬永州和柳州两个不同时期入手,着重探讨以这两地为代表的贬谪时期诗文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从而深化柳宗元整体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的赏析。  相似文献   

10.
《学苑教育》2012,(23):96-96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刘禹锡任播州刺史。柳宗元听到刘禹锡被贬播州,凄然泪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刘禹锡,他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还有白发老母相随,“吾不忍梦得之穷”,于是“请于朝”,愿将自己所去的较近的柳州与刘禹锡交换,“虽重得罪,死不恨。”刘禹锡随后改任连州刺史。  相似文献   

11.
最后的诗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柳宗元柳州计作进行研究,指出在柳州,柳宗无真正发乎本心的创作只有诗,而这也使柳宗元成为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从永州到柳州,对于柳宗元来说,是从文到诗的转变,是从永州时期的政治情感、文化情感中走出来,进入现实情感,从而形成了柳州诗作最集中的风格--郁结。  相似文献   

12.
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重别梦得》云:“二十年来万事同”,这句诗最能表达出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关系,列举事实以证明之: (一)“弱冠同怀长者忧”柳宗元二十一岁登进士科,刘禹锡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从刘禹锡《重答柳柳州》中“弱冠同怀长者忧”这句诗,看出他与柳宗元在登进士科之前已都具行“忧国不谋身”的胸怀。(二) 同登进士科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登进士科。顾少连知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 唐代士大夫,贬永州十年,创作辉煌;刺柳州四年,柳州面貌一新;为官清廉,殁后无钱矧葬。徐霞客 明末地理、地貌学家,一生从事科学实践,著《江源考》,论证长江正源为金沙江;在国际客斯特和洞穴学论证上,比西方领先100-200年。周大荒 现代文学家、诗人,为人正直,愤世疾邪;同情穷苦人,为民请命,仗义勇为。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以自己的政迹惠及生民,对开发柳州地区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在他的柳州诗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本文在分析这类诗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惠化”这一思想行为对柳宗元后期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永州八记》记永州地方八处名胜山水,每一篇前后都有联系,构成一组文章,是我国山水游记中的一座丰碑。它的出现,是跟柳宗元的政治生涯紧密相连的。投迹永州,寄情山水。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于唐德宗贞元九年(二十一岁)中进士,后任监定御史里行等官职。唐德宗逝世,顺宗李诵接位,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任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世代官僚家庭,官至尚书礼部员外郎,因代表庶族地主阶层利益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活动。遭到宦官和旧官僚的联合反攻,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改为柳州刺史,四十七岁时死于柳州。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在柳州四年,政治、文学成绩卓著。他对柳州的记述对于我们还原唐代中后期的柳州面貌有较大参考价值,对于柳州社会风习的记载,是民俗学和民族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柳宗元虽早已离开柳州,但其影响至今仍在。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 唐代士大夫,贬永州十年,创作辉煌;刺柳州四年,柳州面貌一新;为官清廉,殁后无钱矧葬.徐霞客明末地理、地貌学家,一生从事科学实践,著<江源考>,论证长江正源为金沙江;在国际客斯特和洞穴学论证上,比西方领先100-200年.周大荒现代文学家、诗人,为人正直,愤世疾邪;同情穷苦人,为民请命,仗义勇为.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与柳州有着独特渊源,他在被贬柳州期间,给柳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旅游资源。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发展柳州旅游业,提升柳州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从永贞元年(805年)贬永州到元和十年(815年)改柳州刺史,恰好十年。 在这十年当中,朝政是非常混乱的,宪宗为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所拥立,亦为宦官所挟持,宦官因时用事,刻下取功,别人不敢说话。当时的政治形势:一是政局不定。唐制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做宰相,因为它的官职隆重,又非常置,往往以他官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