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省新闻”?系指发生在省领导机关及全省各地的新闻。目前,全国各地市报对于“省新闻”,大多数采取一般不报道的态度。是读者不关心“省新闻”吗?不是! 办报的一般都了解一点读者心理。求近,即是读者心理之一。就是说,读者需要在地理、心理、利害上,以及职业、情感、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上同自己接近的新闻。在一个省内,由于地理条件、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资源特产、文物古迹,包括地方性政策、法规的一致性,决定了“省新闻”与地方报读者有着广泛的接近性,读者对此有着特殊的兴趣。据调查,读者欢迎的新闻大体上依次为:本地新  相似文献   

2.
有人可能会问,地方报纸多报道“天下事”,岂不是丢掉了自己的特色?我认为,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地市报的特色,不在“以刊登本地新闻为主”,不是唯有“独家新闻”才能体现,也不单纯是本地的“地方特色”。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与办出地方特色不完全是一回事。地市报纸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所刊新闻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即对本地区读者的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加上时新性、趣味性以及使新闻价值充分体现的编辑手段。之所以说努力向读者介绍“天下事”丝毫也不会影响地方报纸的特色,是因为选择反映“天下事”的新闻,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与本地读者有地理上、心理上的接近性,与读者的切身利益在  相似文献   

3.
新闻发生地点与新闻传播地点间的空间距离的远近,对新闻价值的影响很大。人们对发生在身边事情关心的程度,一般要胜过对发生在遥远地方事情的关心。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先进技术的陆续问世,读者的眼界越来越宽,地域距离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看,距离因素对新闻价值的影响将越来越小。在今天,接近性已不但是指地理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指心理上的距离。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因自身需要产生亲切动机和依赖动机,即接近心理。某些研究证明,读  相似文献   

4.
许宁 《新闻实践》2006,(5):45-45
地市级电视媒体如何提高竞争力,是电视人关心的话题。从近几年各地电视媒体新闻栏目一些成功范例来看,突出地方电视新闻的“接近性”,是其中的一个“法宝”。所谓新闻的“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贴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地理上的接近,是指新闻事实是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舒庆春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近的文字",换句话说,世界上最好的新闻,就是最亲近的新闻。根据新闻接近性原则,新闻兴趣和地理距离之间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人们最为关注的其实是他眼皮底下的事情,或者说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社区是新闻的原产区。社区新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直接体现了新闻接近性原理。社区新闻是社会新闻的延伸,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一座城市最小的准行政单位,也是新闻资源集中的地方。为了追求新闻的鲜活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挖掘社区新闻成为阜新日报民生部拓展新闻源的一个创新。民生记者"深耕社区",致力于报道社  相似文献   

6.
企事业报有许多特殊的优势,诸如地理的接近性、传播的便捷性、反馈的灵敏性、读者的同一性等等,而这些,恰恰是大报所不具备的。而这些优势,在要闻版体现的最充分,因此,企事业报要想办出特色,能“人”读者之“心”,必须抓好一版。 1、大信息量多体裁。企事业报大都是周报,周期长,版面小,而企事业单位,每时每刻都有新闻发生,这些新闻中有许多都具有新闻价值,都是读者需要的。加大一版信息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短新闻、图片新闻、标题新闻都  相似文献   

7.
有的同志看到各种服务性、专业性的小报纷纷问世,发出这样的感叹:“小报挑战,省报难办!”难在哪里! 一日难在省报是“二级站”,联系群众没有市县小报那样密切。对此说法,我觉得不可苟同。省报在我国报业结构中属于第二层次,居“二级站”的地位,在接近读者和发挥新闻地理接近性方面的优势固然不如市县小报,但它联系群众的范围更广,新闻选择有更大余地。根据我们调查,影响省报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因并不是“二级站”  相似文献   

8.
县报处于最基层,与读者最接近,这是县报的优势所在。但是,报纸向读者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并不完全等于同读者心理距离上的接近,如果报纸刊登的新闻与读者没有心理距离上的接近,即使空间距离再近,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无法打动读者。因此,县报要充分利用好与读者空间距离接近的优势,努力实现同读者心理距离上的接  相似文献   

9.
何谓“省新闻。?系指发生在省领导机关及全省各地的新闻。目前,全国各地市报对于“省新闻”,大多数采取一般不报道的态度。是读者不关心“省新闻”吗?不是!办报的一般都了解一点读者心理。求近,即是读者心理之一。就是说,读者需要在地理、心理、利害上,以及职业、情感、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上同自己接近的新闻。在一个省内,由于地理条件,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资源特产、文物古迹,包括  相似文献   

10.
接近性不仅是新闻价值的一大要素,而且是研究新闻规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越来越多地引起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学、研究者的关注。对地方报纸来说,接近性则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可以说,它既是地方报纸的优势,也是办好地方报纸的关键之所在。 一、什么是接近性 新闻学上的接近性,既包括地域上的接近,也包括心理上、文化上和风俗习惯上的接近。这种接近性可以说是需求上的接近性。当地读者最想知道的,即是接近性最强的;不大想知道的,接近性就差些;不想知道或已经知道的,就很少有接近性。  相似文献   

11.
任珊珊 《视听界》2002,(6):14-17
在西方新闻界看来,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几乎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新闻价值的要素,即“时间的接近性、距离的接近性、异常性、著名性、进展性以及情操性”。①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②按照我国学者对新闻价值的定义③,灾难新闻在新鲜性、重要性、反常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包括人情味)上同样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社区新闻穿透力的主要特征贴 近性强.从新闻接近性原理来看,越是与读者接近的报纸,就越容易受到读者欢迎.<盐城晚报>社区新闻报道的大多是发生在社区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也构成了市民和政府间的沟通桥梁,具有很强的贴近性,这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距离上的贴近,更表现在心灵上的贴近-贴近民情民意.  相似文献   

13.
接近 接近 再接近——从新闻本地化谈新闻的接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价值理论认为,新闻报道能否被受众注意和重视,新闻事实与受众是否接近是一个关键因素。所谓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在地理或心理等方面与接受者的关联程度,其关联程度愈高,读者越关心注意,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相似文献   

14.
接近性不仅是新闻价值的一大要素,而且是研究新闻规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越来越多地引起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物学、研究者的关注。对地方报纸来说,接近性则更加突出和重要,可以说,它既是地方报纸的优势,也是办好地方报纸的关键所在。一、什么是接近性新闻学上的接近性,既包括地域上的接近,也包括心理上、文化上和风俗习惯上的接近。这种接近性也可以说是需求上的接近性。当地读者最想知道的,即是接近性最强的;不大想知道,接近性就  相似文献   

15.
有些读者说,每天的报纸一到,总是先看市报。我问他们这是何因?他们说,因为市报和我们很接近,讲的大多是我们的身边事,心里话,所以我们对她挺有感情。也有些读者却说:“市报没有多大看头”,认为她老是打官腔,说官话,做官样文章。这两种看法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即人民群众对市报新闻接近性的高要求。新闻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指的是新闻与受众在地域上、思想上和利益上的接近。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与受众越近,大家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新闻报道越是与受众呼吸相通,休戚相关,越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家越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当前既是“热点”又是“难点”。如何实现经济新闻的社会性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硬为软。即从社会性角度对硬主题、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上海《新民晚报》记者在反映三项重点工程的成就时,就开动脑筋,化硬为软,分别写出《夜访石化城》、《啊!宝钢人》和《“桑塔纳”的时间表》等3篇通讯。这些通讯通过“夜访60斤米丈夫”、“现代宝钢人的素质和观念”、“4分30秒诞生一辆‘桑塔纳’”等读皆宜懂喜读的角度和生活细节,反映出上海工业经济建设的崭新成就和上海工人阶级的主人翁风貌。2、化远为近。接近性是构成新闻的要素之一。这个“接近”,可包括时间接近、地理接近、心理接近等。接近性因素越是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就越大。所以追求经济新闻的贴近性是注重经济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的世纪,地市报要求得自身更大的发展,必须正视所处的地域环境,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有必要做一番审慎的“察人”“识己”的思考,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地缘、地利优势,求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地域优势的重新认识在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中,接近性是一个重要方面。接近性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越是心理上、利益上、地理上与受众接近和相关的事实,新闻价值越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特定地域的人群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往往有着比较集中的兴趣和关注,比如北京的百…  相似文献   

18.
化硬为软。即从社会性角度对硬主题、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化远为近。接近性是构成新闻的要素之一。这个“接近”,可包括时间因素、地理因素、心理共鸣因素等。接近性因素越是强,读者的阅读愿望也就越大。形象穿插。经济新闻的写作也须有点文学性。我们要注意抓准形象,托物寓意,借景代言,再现环境,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数字?关键是要把数字与读者联系起来,尽量使数字接近读者。接近性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数字与读者的距离越近,新闻价值就越高,读者的关注程度也越高,读起来就有劲。与群众毫无联系的数字读了以后仍然模模糊糊,缺乏具体形象的数字,读看是不会关心的。缩短数字与读者的距离,首先要设法使引用的数字接近读者的实际生活。两个能够说明同一个问  相似文献   

20.
刊林漫步     
新闻信息的质量标准 新闻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除了一般新闻所具有的事实准确等标准外,还有: 第一,接近性标准。越是和读者接近的新闻,越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新闻的接近性,除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以及时间和地域的接近性外,还有一个由思想、感情等因素构成的文化的接近性。 第二,能用度标准。不同社会,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对信息价值的理解和取向是不同的。不过,具体到某一报纸而言,针对特定的读者群,其信息的有用程度是可以判别的,这就要求办报者“慧眼识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