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道从何时起,北京成为所有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地,不管路途多遥远,不管是搞音乐、美术、表演、舞蹈、设计、文学,也不管高房价、高物价、高节奏的生活、糟糕的交通,这些都没有阻碍全国文艺青年潮水般涌向北京。那么他们来北京膜拜什么?到北京之后得到哪些?又失去了什么?北京的文艺青年平时都去哪儿?文艺青年留在北京的理由是什么?他们是爱北京,还是爱文艺,更或者血拼成名的万分之一机会?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梦想。当这句话响彻全球的时候,所有的年轻人都为之鼓舞而奋力前行。每个时代,都会涌现一批为梦想而奋力拼搏的榜样。我敬佩他们,为梦想的不懈追求;我羡慕他们,成功的追梦人。如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云集北京,寻找心中的梦与自由。这其中就包括一些所谓的"文艺青年"。北京的文艺不单纯是文艺,更多的是文化。北京的文艺青年都是为了很单纯  相似文献   

3.
正最武装——广西恭城陈新艳小美的很多句子都是极好的,写作文时偶尔搬一些语句到文章里,作文总得分很高;选书中的动人句子发到QQ空间,同学就称我是文艺青年,我都不好意思了。小编:用小美武装自己,想不清新文艺很难,用CUTE武装自己,想不调皮灵动也很难!最性情——四川宣汉小檐学校离书店太远,小美"花津号"是我在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在其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文艺作品对青年的教育作用。早在二十年代,他在许多文章、书信中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并且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九二三年他在给楼建南的一封信中明确地表示“我当然不反对文艺,我且主张青年应有爱好文艺性,因  相似文献   

5.
文艺青年心中的北京已经倒塌,已经随着一段段斑驳的古城墙、一幢幢惹人遐想的名人故居和一段段老人们口中才听得到的古老故事一起倒塌、一起淡出人们的视野。文艺青年对北京的偏爱,不如说成是一种偏执。他们对北京充满了符号式的崇拜和宗教式的幻想。文艺青年们心中的北京,从来未蒙上过灰尘,从来是一个美好的集合体。在那里,有悠然古朴的文化、有平等的精神、有青年人独有的昂扬斗志、有无限接近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百度了一下,广义上文艺青年的意思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是继"小资"这个词语之后又流行起来的一个词语。小资接近于一种身份与地位的硬性标志,而文艺青年则多了几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柔软气息。它与收入、地位无关,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艺青年。  相似文献   

7.
文艺范儿     
<正>"文艺范儿"大家并不陌生,通过拼音和英文我们知道,它就是文艺+fans,文艺粉丝,直指文艺青年,包括个性阅读、时尚品味、小众音乐,以及黑框眼镜与宽松衬衫的打扮。要怎样生活如何执拗又本真地去爱这个世界周遭的一切要怎样寻找穿过熙熙攘攘人群直达心的最深处有人说我不在书店便在去书店的路上  相似文献   

8.
正小时候能读的书很少,印象中最多的也就是《少年文艺》《儿童文学》这类杂志。上五年级时,母亲为我借来一本《青年作家小说选》,我反反复复看了十多遍。不知为什么,铁凝的《哦,香雪》让我到现在仍然记忆深刻,淳朴的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吸铁石铅笔盒,还多走了三十里路。那些小说中鲜活的人物给了我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旨在削弱青年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革命文艺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文艺再现,不仅以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史诗情怀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过程,同时也塑造了大量革命英雄形象,讴歌了共产党人崇高信仰与精神品格。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危害主要体现在颠覆青年正确的党史观,动摇青年共产主义信仰,淡化青年社会责任担当,瓦解青年无产阶级政治情感。因此,我们更要坚定自信、努力营造革命文艺创作新生态,正本清源、旗帜鲜明地鼓励青年读经典,多管齐下、正确塑造青年历史观与党史观。革命文艺不仅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更是驳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10.
1在老家的奶奶整理房间,将我保存的一些旧物寄给了我,她说我长大后极少回老家,估计会在别处生根,所以有些东西也不该再固执地守着家,而应该成为我的守护物,留在我身边. 两天后,我打开快递箱,在一堆充满岁月陈旧气息的杂物中,一眼看到了那个小瓶子:浅蓝色的瓶身,内装无数颗折叠的小星星,瓶身有稚嫩的笔迹:唯蓝.室友们顿时炸开了锅——“啧啧,满满的青春啊.” “文艺青年就是文艺青年,十几岁就给自己取了个这么文艺的笔名.” “你真是从一而终地喜欢蓝色啊,笔名里都带着蓝.”我听不见她们后来说什么,因为回忆如潮水般涌入我的脑海,隐约有袅袅的雾气从云端泛起、从海上泛起、从玻璃瓶身泛起,像纱幔一般蒙上我的眼睛,只留下蓝色的幻影.  相似文献   

11.
我和青年诗人彭俐相识已有六年。第一次见面是在儿童文学杂志社,那一次彭俐、罗英和我在雅宝路的一家小店里吃了一顿饭。初次见面,我就感觉彭俐很帅,很有男子汉气质,而且才华横溢。后来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  相似文献   

12.
昭通师专的负责同志让我们到这里,讲一些文艺方面的事.我是搞戏曲的,戏曲是通俗文学,很多人是看不上眼的.但目前,北京有几个大学和北京地区的京剧院挂钩,著名演员每隔一个时期到学校讲授知识并作一些表演,效果很好.因为一般青年学生对戏曲比较生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留下了丰富的地方革命文艺资源,这些文艺资源在斗争精神、斗争经验、艺术品格等方面为地方学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性知识体验。地方革命文艺呈现出的民族斗争精神,为构建新时代青年的政治理想提供了精神动力;地方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斗争经验,能够促使新时代青年产生出真诚的道德情感;经典的地方革命文艺作品,将满足新时代青年对艺术的审美追求。新时代青年将从地方革命文艺的斗争历史中汲取力量,明晰时代使命,把自身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小强 《大学生》2014,(10):17-17
正毕业的时候,"梦想"这两个字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很多人都会徘徊在梦想和就业之间,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清华工科男,我常常被大家形容为一个文艺青年,但是我本人觉得文艺不文艺不太好讲,我只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真的人。我很喜欢读书,平时读的最多就是韩寒、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书,我喜欢五道口、三里屯,喜欢骑车逛清华,更喜欢摄影。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大学这四年尝试过好多东西,除了摄影、拍片子还有相声、跳舞和公益。这些大概就是我和其他埋头于图纸、研究的工科男不太一样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中.我曾向一些少女和青年们介绍了一种新的美容术.   我对他们先引用了黄山谷的一句话: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我请他们把上面这句话的反语告诉我,他们立即很迅速地回答我说:……  相似文献   

16.
1997年6月30日,是世界青年联欢日,也是一个让我深受启发的日子。一大早,我和另外16位校文学社的代表乘专车直奔仙城镇,到蓝田文学社参观学习。蓝田文学社是一个拥有众多文艺人才的地区组织,在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一路上,同学们既好奇又激动,都想尽快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文艺青年和北京其实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符号。至于为何它们互相偏爱,究竟是是大于还是小于或是等于,何不去问问歌德巴赫,1+1怎么就等于2?·普通青年说:文艺青年和我们一样,就是觉得北京"有利可图"·北京是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领域的中心。在这里青年能开阔眼界,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机遇。文艺青年的理想在这片土壤可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发挥,或者说任何一个青年在北京都能获取更多的机会和更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年秋,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沦陷区文艺资料编辑小组约我写上海地下党领导沦陷时期文艺工作的资料。我着重回忆了上级党领导人的传达和指示,并参照当时的形势,写了一份关于当时地下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方针的材料。去年七月在上海又写了一篇结合地下党的文艺活动情况的本文,记录那一阶段党的文艺工作的历史事实,并校正一些在某些回忆文章中所流传的不尽真实的说法。我到上海后,曾邀集了有当时“文艺工作委员会”成员王元化、  相似文献   

19.
正从语文独立分科以来,许多文学家、语文教育家都一再强调文学阅读对于人,尤其是对于青年思想培育的重要性。李广田《论中学国文应以文艺性的语体文为主要教材》中提到,"文艺可以启发青年的想象,丰富并平衡青年的感情,增强其生活意志……一言以蔽之,文艺不仅促使学生欣赏,仿作,而且可以造就高贵的人格,而这又是教条式的教训,或任何空论,以及实用教材所不能办到的。"[1]"我们为赏鉴文艺而注重文艺,为稳固白话文的基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和几位青年朋友看了几部文化革命前拍摄的优秀影片,深深受到感动,同时也十分惊讶,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好的影片啊!可是,“四人帮”却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把这些优秀艺术作品打入冷宫。他们炮制了“文艺黑线专政论”与“空白论”,用这“黑”“白”两张封条,不仅把这些优秀影片,而且几乎把十七年的全部文艺创作乃至所有中外优秀文艺遗产,统统禁锢了起来。“四人帮”一手造成的文艺界百花凋零的局面,严重影响到广大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