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骑木桶的人     
萧袤 《初中生之友》2012,(11):32-39
一从前有个年轻的农民,家里很穷,和一只木桶生活在一起。他在刷木桶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骑着龙从他家门口飞过,心里很羡慕。"骑龙的,要么是王子,要么是神仙,我是个农民,家里只有木桶……"这个农民忽然想:"对呀,我能不能骑上木  相似文献   

2.
一、在同一要求下的多次写作与批改 例如一次考试的作文要求是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作文.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要么叙事冗长、面面俱到;要么过于简洁,点到即止;要么思路混乱、顺序颠倒.一些同学所选的事例当然也体现了感动,比如生病了,妈妈怎么送我去医院,老师带病坚持上课,一个外表时髦却能让座给老人的年轻人,同学借给我一块橡皮等等让我很感动,都是一些现象性的东西,总感觉情浮于外不能发乎其中.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强调叙事作文的典型结构,"事"与"理"并存,"理"从"事"来,忌"事"与"理"分开.  相似文献   

3.
生日随想     
生日在六月天的我很不幸,每回过生日都冷冷清清的。记得小时候我过生日要么是爸爸不在家,要么是妈妈不在家。他们也从来没有为我庆祝过,只是一句:“你今年又长大一岁了哦!”这就把我打发了。我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洪流     
无聊时刷知乎,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孩子喜欢看日本动漫?我突然发觉,这似乎是许多父母都在疑惑的问题。不管是动漫、歌曲还是书籍,它们要么太低龄,要么要么太成人。十三四岁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又不好唱儿歌,也不应该唱情歌;没法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也看不懂甄嬛传。总的来说,中国青少年的位置,很尴尬。  相似文献   

5.
正"我一直在想,人总是有两种活法:要么好,要么差。一直活到快30岁才明白,好与坏都不过在一念之间。30岁如同一场离开学校的测验,成绩有好有坏,结果就体现在接下来的10年。"阿Sam说。跟家乡的同学、发小相比,阿Sam好像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和他们不同的路,一直到几年前他才坚定地告诉自己这不是一场冒险。很多年前,当老师问阿Sam要做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我要当一个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李xx是我们班上很令人头痛的一个学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他几乎每一科都没有及格,作业不交,上课睡觉,老师把他推醒了,不到3分钟,他又趴在桌上睡着了。每个星期他有三四个早自习要么迟到,要么索性不起床。各科的科任老师也没少在我这个班主任这里反映他的这些"劣迹",我也觉得要开始对他"下手"了。上语文课时,我一边讲课一边走动,看到李xx的眼睛快要合上了,就用手敲他一下,让他清醒。如此几天下来,他的眼睛整个都  相似文献   

7.
1.第一步,破题要缩小范围怎么缩小呢?具体有两个方法:要么具体,要么有对比。比如,考试要求写爸爸,你可以写"爸爸的背影",这个很具体;也可以写"小爸爸和大儿子",这里有对比。但如果泛泛写"我的爸爸",就太平淡了。2.写人物,关键是抓住人物的改变举个例子:写足球明星,不要写他踢了几年球、收入多少、生活多风光。这是所有人都...  相似文献   

8.
图图:我是图图小淘气,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问题数不清,一个一个难倒你。牛爷爷:有啥问题?可以问我啊!图图:牛爷爷,妈妈让我写日记,可是每次写完,她要么说格式不对,要么说故事不生动,我都愁死了。牛爷爷:哦?拿来我看看——正月初一一大早,我起床后赶忙洗脸、刷牙,然后吃  相似文献   

9.
正师爱无敌。只有"无敌"的师爱,才有"无敌"的教育!案例:2010年的9月份,我接了个新班——四(3)班。全班87个孩子中,有一个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走路不稳,给人摇摇欲倒的感觉;上课也不听讲,只是一个人翻着书本看书;叫他回答问题,要么是不予理睬,要么是懵然起立,不知所措;说起话来,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0.
正到了新的学校,接了新的班级,有了新的孩子。为了尽快熟悉这一切,我又开始写起了教学日志。一段时间后,有网友给我发来了消息。"认真拜读了你这段时间的日志,感觉到你现在所带班级的孩子基础比较差,在同年级的几个班级中应该是最差的。但翻来覆去读你的教学日志,却没读到一句怨言。请问,你到底是为了写给别人看而没有怨言,还是真的修炼到家而不计得失?"问题问得很突然,我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只是当一般的提问调侃似的回复了一句:"因为我是男人,就得像个男人般去战斗。"事后想想,很是不妥。因为我知道,这其实无关性别。女性教师中,也有很多面对种种问题积极向上,不  相似文献   

11.
编辑方竹玲孙智正我丈夫安德鲁37岁,我也已经35岁了,我们还没有生育孩子。安德鲁的哥哥有3个孩子,妹妹也一样生了3个孩子,因此,安德鲁的父母很为我们着急。每当安德鲁的父母从新泽西过来看我们时,他母亲总是拉着我旁敲侧击,她会忘记自己“坚决不问我”的决心,忍不住问我:“你们不想要小孩吗?你们的婚姻不会有问题吧?”安德鲁的父亲很少说话,但我知道他也很关心这件事,他妻子是代表他们俩来问的。生养孩子的压力,使我们20多岁时,甚至到了30岁后,还是很犹豫究竟要不要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安德鲁的父母对此事的关心让我很烦躁。我觉得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发现,很多的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看看他们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要么语句不顺,要么结构凌乱,要么情节平庸,而且字数还不达要求。学生是写得痛苦,老师是改得烦心。我想,写好作文除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大量的书本阅读外,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也必不可少。而"欲扬先抑"就是一种很不错的写作手法,如能积极运用,必能使学生作文增色不少。一、什么是"欲扬先抑"  相似文献   

13.
我很爱我的母亲,哪怕她会在我热泪汪汪时,强迫我给远亲们打电话,拨出号码并把听筒按在我的脸颊上,在这个时候,我仍然爱着她。她总是爱发威。有一次在杂货店里,她竟然一把将我丢到地上,以此警告我别没大没小。她是我的最爱,也让我抓狂。她真的有点"奇葩"。你会觉得让她吃商店里买的点心就像要了她的命似的。她在韩国长大,周围都是韩国人,后来嫁了个韩国人,接着在35岁左右搬到了香  相似文献   

14.
距离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叫"距离"的词,它可以让你拥有一种因它而产生的美好和进步。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我,为了让自己多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步入高中后选择了寄宿。之前在家的时候,我与父母发生摩擦在所难免:要么是他们认为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要么是我认为他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我。头一次在学校寄宿度过一周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出发遇到一位旧友,谈到单位同事的孩子,朋友觉得他能考上学真是不可思议。这个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高烧很厉害,医生诊断后说,孩子要么在第二天早晨“拜拜”,要么活下来,智力上可能也会有些问题。第二天早晨孩子幸运地活了过来。可能是家长觉得孩子的智力不好,没有对孩子有太  相似文献   

16.
前两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时我说:“有个18岁的女生跟我说她找了个35岁的男朋友。我想不通她怎么找了个比她大这么多的男人,找个同龄男生不好吗?这年龄也相差太多了吧。”在场的另一个朋友也很诧异:“35岁?她找了个35岁的?不会吧。”一个女性朋友却说:“我还是能接受的。我接受不代表我会这么做。我自己肯定不会找年龄相差这么大的人。其实我真心觉得没必要总去评价别人的事。”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跟我说,中国企业要么就是一片散沙,要么就是很强盛,中国企业就没有中间企业,开始危机来临的时候,会激发团队的潜能,但是你的组织一旦鞭打,一旦像了国美,像了华为,问题就开始出现,中国有没有一条好的道路,这也是我们的困惑,我们有没有致胜之道去克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训练目标] 一、学习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的方法和技巧。 二、训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方法指要] 作文是为了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然而表情达意又切忌空泛,要么寓情于事,要么融情于景,要么寄情于理。而如何“寓情”“融情”“寄情”,其中大有讲究,是颇有方法和技巧的。 先看下面的例文。 芳草斜阳 轮子 那个时候天空很高远,洁净而澄碧。很空灵,就像划过了一声小鸟的脆啼。大地辽阔,一马平川,远方还悠远地传扬着牧马人的歌声。 那年我顶多5岁,一个不知烦恼忧闷的年龄。然而,令母亲忧虑的是,我竞…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福茨说过: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至少它也是最大之一。可是,在诸多学校诸多班级开展合作学习之后,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合作要么变成了"代表"的表演,要么成了有监督者在场的作秀行为,很少能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因何在?我以为是教育评价出了问题——要么有头无尾,要么只突出个体。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发现8岁的儿子回家后书包里多了些陌生的小玩意儿:自动笔、小玩具……很显然这些东西不是他自己的,也不是我们给他买的.我们问他,儿子要么说是自己买的,要么说是向同学借的,我们一直也没有太在意,只是提醒儿子要把这些东西及时"物归原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