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卓敏  邬大伟 《文教资料》2010,(36):142-144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精神的内在构成要素,始终贯穿渗透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个人主义的核心内涵就是注重个体的价值。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作为复杂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个人主义在西方的社会发展中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消极的方面,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
个人主义作为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美国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个人主义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个人主义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在美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成了美国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构成美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历经五个多世纪的宗教改革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定性的文献分析法,从宗教改革与个人主义价值观演变的关系出发,归纳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宗教改革时期的重要思想,并探讨各个时期的宗教改革思想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发展的根源之一,它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和成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为其成为西方近代文化的核心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总汇的个人主义,它渗透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广泛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理论自身的内在矛盾及对社会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弊端亦招致众多批评乃至批判,社群主义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批判最为严厉和最为深入的一个理论流派。社群主义认为,个人主义使得自我与社会产生了疏离感,导致社群生活的衰落和诸多社会病症,并基于此对个人主义自我观、消极自由思想、原子主义等观念进行了深入批判。社群主义的批判虽然并没有动摇个人主义的基本立场,但迫使个人主义进行积极回应,并不断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自我修正。  相似文献   

5.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基本构成要素,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物化关系是西方个人主义的现实基础。个人主义表现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哲学层面的人本主义、在经济领域的经济自由主义、文化层面对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中,集体主义是我们所应当奉行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杜威作为头国著名的实用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对当代头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批判,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新个人主义平等观,将全新的时代内容赋予旧有的个人主义之中,并且把他的教育平等思想作为实现对头国资本主义改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价值体现,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构成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理论前提;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个人主义的价值诉求和生长基础,为西方个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从本质看,个人主义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集体主义取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能以个人主义代替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当下,同时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民主价值观。前者生长于欧美资本主义文化,其内涵实质是以"私"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民主价值观。后者直接承接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由于其成长于我国的文化土壤中,其内涵也深受我国古代民主价值观的影响,实质是以"公"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民主价值观。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正在将个人引向精致的利己主义和理直气壮的个人主义,将国家引向碎片化、极端化、民粹化,将人类引向战争;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则在努力从各层面将人类社会引向和谐共存。然而,由于欧美资本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践行正经受着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语境之困和"人民"被泛化之困。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社会功能房宁《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第4期载魏新高同志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伦理思考》一文,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人们将目...  相似文献   

10.
芭比娃娃是美国玩具业的常青树,但其远远超越了玩具的定义,成为美国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作为大众文化商品,其流行折射着美国社会的诸多特征和价值观。比如,美国价值体系里追求的男女平等;国人对自我的认识,即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美国梦,美国理想的神话;美国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消费文化;以及美国式的女性时尚等等。  相似文献   

11.
在新长征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里仅就这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同志们一道讨论。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它与法律不同,不是用强制的手段,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这种行为规范。它以一定的善恶观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和一切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剥削阶级道德是相对立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以个人主义为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道德观,这种道德观的信条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反过来,这种以个人主义为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又和资产阶级法律一起去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共产主义道德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继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反压迫、反剥削的革命传统,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道德是以消灭私有制并创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为目的的无产阶级道德,其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以团结一切劳动人民,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我们要想深刻地了解美国文化,特别是它的价值观,就必须要对个人主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一词最早是由法国政治评论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de Tocqueville)提出的。它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社会哲学,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  相似文献   

13.
个人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腐蚀剂殷炳华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个人王义作为资不壬义币场经济的基础——生产资料和有制的反映,它是资本壬义社会政治、经典\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为资本主义制厦服务的,但社会主义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这个社会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由旧社会的奴隶变成了新社会的主人;社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巨大的优越性。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不可避  相似文献   

15.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二者泾渭分明。道德上的集体主义原则与个人主义原则之争,说到底是两种意识形态之争,是引导人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之争。我们党强调集体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价值准则是非常必要、非常正确的。在当前坚持集体主义、捍卫集体主义的斗争中,如何科学地阐释集体主义、认识个人主义,这是个关键。只有准确地解释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正确地宣传提倡它,集体主义才可能对个人主义战而胜之,被人民群众接受和奉行。也只有揭穿个人主义形形色色的欺骗,个人主义也才会被人民群众所唾弃。本文拟就对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集体主义、奉行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意义作一探论,同时对个人主义鼓吹者的某些所谓“理论根  相似文献   

16.
“60年代”在西方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它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60年代在西方发生的包括学生运动在内的许多社会运动,都体现着60年代精神。因此要深刻理解这场学生运动,给它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必须首先解读60年代。60年代,西方各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推进的转折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发展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摆脱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束缚,实现进一步的社会调整和文化变革,是整个社会完成转型的关键。“60年代”举起个人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的旗帜,对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权威进行批判。这些批判不仅引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变革运动,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也催生了某些新的时代精神,70年代以降的一些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延伸和扩展着60年代。  相似文献   

17.
第四编 道德教育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 重点问题、 1.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2.道德评价的含义及标准,包括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和根本依据。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内容。 4.大学生应如何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努力培养集体主义思想?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充分认识个人主义的危害,批判个人主义的错误.从本质上说,个人主义是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并以个人利益为最终目的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最终必然走向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截然对立的。个人主义的存在对我国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的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它助长了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和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和倾向,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集体利益之上,甚至完全对立起来,严重损坏国家,集体和社会利益。第二,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特别是作为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当代青年,更应自觉抵制个人主义的影响,努力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思想。教材对此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冲突和融合 1、思想基础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是个人本位主义,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在所有的权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因而它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贯穿于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重个体、个人中心、  相似文献   

19.
利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西方产生于十七世纪。它是当时处于上升状态的西方资产阶级用以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特权,要求争取个性自由,维护个人利益的一种特殊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等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的基本立场。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和激化,各发达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在西方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它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60年代在西方发生的包括学生运动在内的许多社会运动,都体现着60年代精神.因此要深刻理解这场学生运动,给它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必须首先解读60年代.60年代,西方各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推进的转折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发展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摆脱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束缚,实现进一步的社会调整和文化变革,是整个社会完成转型的关键."60年代"举起个人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的旗帜,对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权威进行批判.这些批判不仅引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变革运动,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也催生了某些新的时代精神,70年代以降的一些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延伸和扩展着6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