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中韩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巍 《预测》2010,29(1):76-80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双边贸易的日益加深,中韩两国政府也表现出组建自由贸易区(FTA)的意愿。中韩FTA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已成为当前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角度研究中韩FTA的建立对两国经济的预期影响,指出中韩FTA将对两国GDP、经济福利、贸易条件和进出口总量产生积极的影响,然后在全面分析两国FTA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韩FTA早日实现的战略步骤及中国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国经济剩余模型的农业技术进步福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8—2011年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运用大国开放条件下农业研发的经济剩余模型对粮食产业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开放条件下农业技术进步导致粮食生产经济总剩余增加,粮食贸易总量的提高对农户福利的改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农业技术进步的福利分配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动具有非均衡性,生产者剩余占经济总剩余的72.58%,消费者剩余占经济剩余的27.42%,福利分配偏好于生产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评估及其驱动效应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少的自然消耗实现人类福祉最大化,促进可持续的福祉提升,是生态福利绩效概念的核心内涵。本文通过构建生态福利绩效模型,将生态福利绩效模型分解为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率两个驱动效应,应用DI指数和DEA-ML指数分别对影响中国31个省域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及分析。研究表明:① 2006—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在空间上呈“京津沪率先提升,然后由东向西”拓展态势。② 2006—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增速明显慢于人均生态足迹增速,使得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呈下降趋势。③中国人类福祉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对脱钩,人类福祉增速慢于经济增速。中国31个省域分为中福祉增长和低福祉增长两类,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11个省域为中福祉增长类型,其他20个省域属于低福祉增长类型。④ 2006—2016年中国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⑤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提升整体由福利效应和生态效率共同驱动,根据驱动效应分解和生态福利绩效的变化情况,本文将中国31个省域生态福利绩效分为经济主导提升型、福祉带动提升型、福祉滞后下降型、经济滞后下降型、总体下降型5种类型。本文深化了对生态福利绩效变化的驱动效应的认识,对中国不同类型省域采取差异化的生态福利绩效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1978—2011年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运用Akino和Hayami提出的技术变动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并没有促进农户福利的改善,消费者分享了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绝大多数福利,反映出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剩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技术进步的分配效应具有非均衡性。最后提出保障农户福利、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通过增加竞争者的模仿难度、防止农业踏车效应的产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震级法的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评估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把握新兴技术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新兴技术的内涵出发,分别从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两个方面,对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进行了阐述。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效应评估综述基础上,提出运用"震级法"评估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设想,并具体描述了震级法的基本步骤,以期为下一步实证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数字鸿沟效应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骏  薛伟贤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45-250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现,它对社会经济各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就是数字鸿沟效应。数字鸿沟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三个方面,研究发现:(1)数字鸿沟的经济效应有加剧南北经济差距、阻碍信息化落后行业提高收益、拉大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2)数字鸿沟的社会效应有加剧性别鸿沟、扩大教育鸿沟和引发新形式的阶层分化;(3)数字鸿沟的政治效应有造成公民权利不平等以及威胁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对数字鸿沟效应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成本性态分析视角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为变动影响因素和固定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指标进行分解。运用改进Tapio模型和连环替代法,对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关系以及碳汇的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3-2004年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呈扩张性负脱钩,2005-2006年以及2011年呈增长连结,其他期间呈弱脱钩。从静态角度分析发现,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脱钩主要在于能源消费的脱钩;节能和减排在净碳排放脱钩动态演变中发挥双重主导作用;同时,碳汇杠杆效应可以防止出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提前脱钩的表象。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解析与影响效应研究对推进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创新绩效提升的直接和间接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机制,基于河北省2010-2020年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河北省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检验分析数字经济赋能河北省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效应,探析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河北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间接提升创新绩效;数字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促进邻近地区的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苗珊珊 《科研管理》2019,40(9):85-95
突破传统经济学的中性技术进步假设,基于2000-2016年粮食产量、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等相关数据,采用技术进步福利效应模型从分配效应与产量效应视角实证分析粮食生产技术有偏演进的福利效应,探讨技术有偏演进---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农户福利变动这一链条的作用机制,试图揭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有偏演进对不同主体福利变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有偏演进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从2000年的658.77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2243.25亿元,但这种改善随时间推移达到拐点后呈逐渐递减趋势。经济剩余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采用不同生产要素的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具有非均衡性,消费者与采用生化型技术的生产者获得了绝大多数剩余,采用机械型技术的生产者是遭受福利损失的主体。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差异使得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有偏演进对三大主粮福利分配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姜松  孙玉鑫 《科研管理》2020,41(5):32-39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然而囿于对数字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解,社会各界对二者的关系存在诸多争议。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必须对数字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效应和特征进行判断,以澄清争议、深化理性决策。立足这一大背景,本文基于我国290个城市截面数据,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和截面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总体效应、条件性和阶段特征。研究发现:在总体层面,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显著为负,已产生“挤出效应”。在条件性方面,不同实体经济水平条件下,数字经济的“挤出效应”存在恒定性,但挤出程度会边际递减。在阶段特征方面,数字经济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跨越临界值前,表现为“促进效应”;跨越临界值后,表现为“挤出效应”。进一步的空间差异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为“促进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Knowledg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dynamics of an economy. A static Paretian welfare economics is therefore inadequate, and needs to be supplemented by a dynamic (Schumpeterian) welfare theory. A dynamic welfare economics acknowledg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As knowledge develops cumulatively in a social environment, knowledge may not be readily diffused or exchanged. Different costs of communication need to be considered, each affecting the 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PR) law are evaluat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affect communication costs and thus future economic welfare.  相似文献   

12.
出口补贴是指出口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优惠待遇。反补贴是进口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或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补贴与反补贴的主体都是政府,政府在这种经济活动中既有静态利益,又有动态利益,既有经济利益,又有政治动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华  孙路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58-62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例如4万亿投资、出口退税。同时由于热钱的流入,导致通货膨胀在随后的几年内居高不下。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吸引就业能力并获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新课题。采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中小企业吸引人才能力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长型策略、扭转型策略、多种吸引策略和调整维护型策略四种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美丽中国建设视域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生态福利和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机理,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构建中国2004-2017年生态福利可持续指数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对生态福利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障碍度分析,挖掘研究期内生态福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生态福利可持续提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互为格兰杰原因;生态福利可持续提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福利可持续提升的预测方差的贡献度比较小。  相似文献   

15.
杨林  高宏霞 《软科学》2012,26(11):74-79
利用2000~2010年11年的数据构建了综合污染指数这一综合考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验证了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并通过静态和动态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认为存在一种内在机制使EKC呈现出倒U型的形态。从正反两个方面研究了经济规模变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变化对环境—经济关系的影响。在肯定了EKC形态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模式会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地拉入到循环经济的轨道中来,只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可以使传统的EKC出现跳跃,创造一种新的"无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从而完全规避掉触及"环境承载能力阀值"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张玄  冉光和  陈科 《科研管理》2020,41(5):259-268
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区域内部和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以中国省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 考察期内中国省域金融集聚度大致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2)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高,对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其“涓流效应”可带动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低,不能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且其“极化效应”可能阻碍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3)东、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技术研发,而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还停留在规模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17.
白露 《情报科学》2004,22(4):428-430,46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问的矛盾越来越大。各国对环境问题给予更大的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时代,信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资源配置,本文就在信息经济形势下,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福利经济的基本经济模型,对环境资源价值评估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我国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采取宽严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将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不同方面作为约束条件引入模型,可客观、有效地得出影响各评价对象绿色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主要做法:一是利用离差最大化优化模型对各评价指标赋权,保证所求权重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二是将5个不同层面分别作为制约条件引入评价模型得到模型最优解。三是分别对有、无制约条件下的各评价对象的排名波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各盟市绿色经济的发展差异以及影响其发展优劣的关键要素。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的相关方面对各盟市绿色经济发展影响最大,资源承载力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次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轮胎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出口价格低廉,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极有可能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首先验证了我国轮胎出口已符合"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前提条件。接着构建贸易条件、行业财富和经济福利等变量,实证检验我国轮胎出口"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轮胎出口尚未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但已存在贫困化增长趋势。从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比较优势陷阱等视角,分析轮胎出口呈现贫困化增长趋势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