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造成于连悲剧的个人原因:极端的个人野心与极端的个人自尊心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最终无法调和、狭隘的报复心理:一种阶级对立的仇恨意识;无法克服的幻想病。进而对小说主题作了探究,得出:小说《红与黑》是一部心理小说,一部个人奋斗者的心理小说。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传播了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自我奋斗者的话语:美国任何贫穷的男孩,只要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就都能够到达经济世界的顶峰.同时,<了不起的盖茨比>包含自我奋斗者话语中的一个核心矛盾:自我奋斗者的话语声称向所有有抱负和毅力的人打开美国历史的史册,使其"榜上有名",然而同时却弥漫着"逃逸"历史,超越时间、地点和人类局限等历史现实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个人奋斗者 ,祥子与于连都具有优秀的品质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在人生道路上都经历了“三起三伏”的过程 ,女性均成为其命运转折的重要因素。但作为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个人奋斗者 ,他们在目标追求上 ,目标实现方式以及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又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分析他们的异同 ,并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5,(5):17-25
本文从《倪焕之》的个人经验出发,说明这部小说的价值与意义和叶圣陶个人经验与人生历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揭示,表达了民国知识分子的个人心灵史与这部小说的内在结构和精神追求的关系;说明了作家个人的体验构成的基本观念及其对历史变革之际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把握对小说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梳理了小说中"教育"与"革命"的具体指涉,分析了叶圣陶的革命观,强调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不仅要建立在大历史框架内,更要侧重于作家个人的精神与体验历程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9月25日上午,“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表彰大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张富清等278名个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等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的英雄模范,对学习英雄事迹、培育时代新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少平和于连是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奋斗者形象,他们在个人中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点.于连身上体现了法兰西民族积极进取的精神,孙少平身上体现的是东方农业民族的国民的保守习性.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7):15-16
学生的素养提高与教师个人素养提高有着极大的关系,教师队伍中有很多佼佼者,对教学研究颇深,但也不乏低效的勤奋者和只围绕分数的奋斗者,教学认知需提高,教学观念需突破,教学境界需升华。要达此目标,培养深度思维是一个重要手段,这样,才能更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从而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自立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润泽远行者的希望;自立是远航中的灯塔,指引航船前进的方向;自立是奋斗者的动力,引导奋斗者走向成功。因此,我们要自立,寻找那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立天空。  相似文献   

9.
于连和孙少平分别是司汤达的《红与黑》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也是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奋斗者的形象。他们身居异国,在个人与社会的格斗中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奋斗的历程,对待爱情的态度、结局、内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自《废都》始,贾平凹的小说中陆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系列——"打工者",这些"打工者"为融入城市艰难打拼,他们中有周敏、柳月等"拉斯蒂涅"式的个人奋斗者,有高兴、五富等进城"讨生活"的农民工。他们有各自的理想追求、痛苦艰辛、迷茫困惑,跟城市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城市是亲和而非对立的,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作者意识到忽略城市带给"打工者"的快乐新奇的另类生存体验,对底层人群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关怀,是对人性的另一种形式的压抑与践踏。  相似文献   

11.
论大众传媒对路遥小说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路遥小说的传播情况会发现:路遥小说的传播凭借了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及网络媒介,涵盖了所有的大众传媒,媒体对路遥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除厂媒介主动对路遥小说的传播之外,还在于路遥小说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度和广度,因而路遥小说具有非常庞大的受众群体,被广泛而持久地阅读。  相似文献   

12.
从路遥小说中的矛盾交叉及路遥的生活经历入手,透视作家的意识世界和潜意识世界,分析其创作心理机制的审美构成。路遥在创作时对这种内在矛盾性在其作品中的存在的认识却并不是完全自觉的,这还不是作家主体主观上完全自觉的理性要求,而恰恰是作品中这种内在矛盾性的存在形成了路遥特有的审美取向,成就了路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品中所显现的那种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故乡、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鲁迅的乡土小说是对中国农民深厚情感的真挚流露,我们称鲁迅这种情感的流露为"农民情结"。从其小说农民形象的画廊中可以看到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背负生活重担、满怀忧郁的闰土等,从他们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情景,同时也不难发现鲁迅对造成他们灵魂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深层次的探求。  相似文献   

14.
王愿坚的《粮食的故事》在人性的情感逻辑上和情节的合理性上远优于他的名篇《党费》;《红岩》既在文化产业和“党史小说”上是成功的,又以对人间生活世俗性的彻底否定而成为“共产主义教科书”;路遥的《人生》反映了农家子弟反抗户籍宿命的时代悲剧;王朔的《动物凶猛》在表现青春记忆上,将独到的心理学深度、无比的眷恋情绪和重新审视中所产生的质疑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金庸小说第三版修改已经完成,学者们各有其说。汤哲声认为,金庸小说既然已经定型成为经典,就不应再随意改动。卢敦基认为,金庸修改小说是他个人权利之内的事,再次修改金庸小说,给作品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韩云波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体现了他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努力。马睿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并未对武侠文体做出新贡献,这只是一场通俗文学、大众传媒和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当代小说创作的表面繁荣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庞大上,但在质量方面却很难产生经典名著。仅以路遥的《人生》、刘庆邦的《到城里去》、欧阳黔森的《白多黑少》三部中篇获奖小说为例,其间悖情悖理的虚假失真之处俯拾皆是,大有滥用“戏不够,神仙凑”之胡编乱造的拙劣平庸手法之嫌。从个人方面来说,古典文化功底浅薄限定了往高精尖处发展的空间,在作品中便裸露出捉襟见肘之窘和山穷水尽之憾。从社会因素衡定,则与转型期所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挚密相关。急功近利,多写快出,是假冒伪劣顽疾在小说创作领域的真实体现,致使作品情节虚假问题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集体无意识。此项流弊应及早引起文学界领导层和作家们自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思,以便对症下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呼唤并敦促新时期文学巨人的早日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当代小说创作的表面繁荣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庞大上,但在质量方面却很难产生经典名著。仅以路遥的《人生》、刘庆邦的《到城里去》、欧阳黔森的《白多黑少》三部中篇获奖小说为例,其间悖情悖理的虚假失真之处俯拾皆是,大有滥用“戏不够,神仙凑”之胡编乱造的拙劣平庸手法之嫌。从个人方面来说,古典文化功底浅薄限定了往高精尖处发展的空间,在作品中便裸露出捉襟见肘之窘和山穷水尽之憾。从社会因素衡定,则与转型期所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挚密相关。急功近利,多写快出,是假冒伪劣顽疾在小说创作领域的真实体现,致使作品情节虚假问题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集体无意识。此项流弊应及早引起文学界领导层和作家们自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思,以便对症下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呼唤并敦促新时期文学巨人的早日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论路遥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作家。他的小说中无论是对家庭伦理的关注,还是对自强不息的个体形象的塑造,抑或是对男女青年爱情的抒写,都深深浸透着作家思想意识上的儒家本位观,因而一方面使小说具有感人的力量,同时又局限了小说在更广阔意义上的拓展。  相似文献   

19.
柔石小说的语调一贯比较沉重,《希望》《会合》两篇却显得比较另类,在此柔石运用喜剧化的讽刺艺术,对婚姻与革命给予了批判性反思。这两篇小说反映出柔石与鲁迅在思想上的链接。柔石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鲁迅的思路,以执着于真实的怀疑精神,在启蒙的立场上继续关注着“新”与“旧”的悖谬问题,喜剧性的叙述笔调使这两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20.
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抒写了一曲献给传统女性的赞歌。传统女性不仅将丈夫视为人生伴侣,同时对其怀有一种母性爱。因此她们在婚姻生活中表现出善良纯朴、无私奉献、牺牲并且不求回报的特点。这种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源于路遥所受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童年经历的坎坷。但是传统女性主体意识的匮乏,反映了路遥在女性问题上的保守性与封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