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10kV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成为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综合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关系到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设备安全性、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以及接地装置等问题。对此,为了防止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确保是电力系统实现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选择科学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10kV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在我国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将针对我国国内10kV配电网中进行电阻接地的方式和系统的选择安装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10kV系统中性点一般采用非有效接地的方式运行,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方式。其中,中性点不接地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1-2小时,大大地增强了10kV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是早期10kV系统应用较多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电缆线路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使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快速增长,单相接地故障时对人身和设备的影响不断增大,须尽快切除接地故障。因此,除了对供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10kV线路外,广东地区的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由原来中性点不接地或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4.
从安全和运行工作的需要出发,线路和设备设置的接地属于正常接地,如配电变压器低压中性点接地、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避雷器接地端接地、柱上负荷开关外壳接地等。除此以外的接地属于故障接地。10kv电网系统一般为不接地系统,但在某些变配电所中装有绝缘监察装置。这套装置包括二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电压表、转换开关、信号继电器等。本文将主要探讨10kV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镇10kV电网实际情况,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益。继电保护构成跳闸方式,能迅速切除接地故障,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通过近几年的运行维护也取得宝贵的运行经验,特别是在零序CT的安装工艺方面,对今后推广使用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目前配电系统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过电压水平、供电可靠性、通信干扰、接地保护方式以及人身设备安全等很多方面。本文着重介绍集团6kV配电网接地消弧变的实际应用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尉 《大众科技》2013,(10):68-71
我国110kV配电系统大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负荷侧电压跌落严重,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短路电流也很大,有些情况下甚至会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影响断路器遮断容量的选择。文章对110kV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110kV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相比,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可有效减小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使其小于三相短路电流,且明显抑制单相接地故障时负荷侧的电压跌落程度,提高电能质量。如果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值,还能保证各种过电压水平不超过现有110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装置也能正确动作。经PSCAD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8.
摘要:10kV配电网络线路在雷雨季节较多发生线路故障,而其中线路接地故障是所有故障中最突出的故障,并且在进行查找以及处理工作时难度比较大。变电站TV一次侧保险丝可能会因为线路的长时间接地运行而出现烧毁的现象,致使值班人员不得不拉闸停电,进而出现整条线路停电的现象,接地运行时甚至可以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由于10kV配电线路采用的供电方式是中性点不接地“三相三线”,不仅使供电方式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线路的损耗也减少了,从而使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有所提高,有效的实现了跳闸率的降低。在10kV配电网络线路中采用性点不接地“三相三线”进行供电的实际运行中,单相接地故障经常性的发生,使得配电网以及变电设备的经济安全运行受到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头市10kV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迅速判定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是配网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及澄海区10kV系统的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原理及处理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特区配电网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10kV线路中性点所采用的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当10 kV配电网系统出现线路接地故障时,配电系统设备、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用户的必要用电甚至人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要想降低接地故障发生的几率,保障电网及人身安全和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就要从日常防范和维护做起,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处理故障,尽量消除供电系统的不安全、不可靠因素。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等。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阐述了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应结合实际电网结构和发展来选择合理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路高速的发展,配电网已发展为以电缆线路为主,且利用封闭式紧凑型的高压设备,配电系统方面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也逐步取代中性点不接地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成为铁路企业供电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压配电网系统以10kV电压等级为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配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10kV电网的广泛应用,供电部门非常重视其建设,其中,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是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系统划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而10kV配电系统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通常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根据10kV配电系统中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大小将小电流接地系统划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而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是由10kV系统中配电电缆长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包头中心变电站10kV配网中性点的运行现状为例,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对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总结出了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戴剑汉 《科技风》2012,(14):157+163
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频发性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探讨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故障查找的方法及接地故障预防策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广东省10kV配电网中性点三种接地方式,阐述了三种接地方式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黄慧妍 《大众科技》2012,14(4):147-150
文章简述10kV小电阻接地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结合生产实际总结验收、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提高10kV小电阻接地技术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笔者针对目前配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补偿方式存在的问题,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各相电流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型接地电容电流的测量采用相对地外加电容法,消弧线圈选用晶闸管调节自动跟踪补偿型式接地变压器可选用Z型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输电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是由于山区配电网的环境较为复杂,面积大、线路长,因此山区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寰全性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山区35kV配电网的线路设计的分析,重点讨论了线路设计的内容,并针对山区35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