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江苏省档案馆馆藏中有一组红色珍档,它们形成于1945—1947年间,这些档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解放区人民开展民主政权建设、恢复根据地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开展自卫战争、重建家园的历程,还原了华中地区的民主联合政府—苏皖边区政府从成立、执政直至撤销的全过程。苏皖边区政府的成立苏皖边区政府组建有两方面的背景因素,一方面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苏皖地区建立了广阔的解放区,另一方面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抗日战争时期,苏皖各地先后沦陷,新四军、八路军深入敌后,带领人民杀敌守土,救亡图存,在苏皖地区分别创建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根据地,成为抗敌的中坚力量。1946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苏皖边区政府主席的李一氓在1946年2月《民主建设(创刊号)》中曾说过:“八年抗日战争所自然形成的苏皖解放区,当然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自治的单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优越存在。”抗日战争结束又随着两淮战役的告捷,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档案馆馆藏中有一组红色珍档,它们形成于1945-1947年间,这些档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解放区人民开展民主政权建设、恢复根据地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开展自卫战争、重建家园的历程,还原了华中地区的民主联合政府——苏皖边区政府从成立、执政直至撤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淮安市中心里运河畔繁华的淮海南路上,有一片绿树掩映着的古建筑群,房屋主体以青砖小瓦、木刻石雕为主格调,建筑样式具有明显的明清风格。这里就是60多年前的苏皖边区政府办公所在地,现在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诞生于历史大转折时期。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在淮阴(今淮安市)成立,它是中国共产党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合一而创  相似文献   

4.
晋冀鲁豫边区地处几省的交界地带,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受自然环境和生产力限制,边区经济发展滞后。为了支援抗战、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党和边区政府领导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有效地保证了边区军民的供给,促进了边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因其性质是党和边区政府根据战时的紧迫困境对根据地农业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局部调整和尝试,故也不能忽视其超越运动自身性质的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李伟 《档案与建设》2012,(12):32-33
2003年,曾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四师师长、华东军区参谋长等职的张爱萍上将与世长辞,革命老区洪泽人民在哀痛之时,深情缅怀张将军生前对老区的关心帮助。1940年春,张爱萍挥师东进豫皖苏,跃马飞舟洪泽湖,领导军民打游击,剿湖匪、斗顽韩(德勤)、打伪军、抗日寇,扩大和巩固了苏皖边区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近日,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为了筹办边区政府处第一副主席刘瑞龙生平陈列,派人专程从淮安市来到南通市档案馆查阅刘瑞龙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集中起来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使边区和根据地内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得到显著提高,为边区和根据地的巩固和建设、维持与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艳 《档案天地》2013,(12):38-41
晋冀鲁豫边区作为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生产建设事业搞的最好的根据地之一。这其中边区的税收工作也有许多新的创新和改进,为其他根据地政府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财经管理人才和专家,如新中国初期的许多财经界领导人员就是从晋冀鲁豫成长过来的。这里根据当年档案记载,收集了晋冀鲁豫边区税收工作的一些纪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百年,经过数代档案工作者和历史学者的努力,国内所存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史档案已有非常细致的发掘和研究.近年来,海外所藏的中国革命档案,愈加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有着诸多宝贵的发现.经过仔细发掘,笔者发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官员在解放区进行善后救济工作的部分档案中,有一份非常珍贵的有关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状况的报告.本文基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医疗官员Fritz A.Jensen(中文名严斐德)的苏皖边区考察报告原始档案写成.[1]通过严斐德的记录,可以增进学界对抗战胜利前后苏皖边区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194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华中版,在苏皖边区首府淮阴正式创刊。《新华日报》华中版的诞生,正处在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转折时期。1945年8月,中国人民历经八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华中新四军一举收复了苏北和津浦路以东皖北的许多城市,扫清了这一带的顽敌,在东至黄海、西至津浦路、北至陇海路、南抵长江北岸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统一的苏皖解放区。按照党中央的决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创立,是存在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它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边区政府团结全区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保卫了延安,保卫了边区,支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民生建设实践,主要聚焦于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生产贸易和推动教育文化工作三个方面,切实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与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首歌谣,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实行的民主选举——豆选。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边区的巩固和建设,提出要把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抗日民主模范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边区提出“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证实施彻底的民主”。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在晋冀鲁豫边区的经济建设中,驻扎在太行山根据地"腹心区"的129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当中,就不得不提到农业专家——129师生产部长兼边区政府农林局长张克威。投身抗日转战太行张克威是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屯人,原名张玉琇,1901年生,年青时留学美国,所学知识涵盖了农  相似文献   

15.
书香     
《陕西档案》2013,(3):49-49
讲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与凶恶的敌人斗争,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斗争,终于在陕甘边开辟了一块革命圣地。本书突出和贯穿了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创建陕甘边区的领导作用;突出和贯穿了陕甘边区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突出和贯穿了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正确路线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和指导:突出了二战后陕甘边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给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李先念,湖北黄安(今红安1人,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曾领导家乡人民参加黄麻起义.1931年后,李先念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为创建中国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书记,创建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张君洋 《档案》2013,(6):40-41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庆阳市华池县南粱乡荔园堡成立,习仲勋任主席。刘志丹、习仲勋创建的陕甘边区根据地,在中国其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具有“一存两点”(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敌后抗日的出发点)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华中我认识包之静同志是在一九四五年秋。那时,抗日战争胜利了,新四军收复了苏北、苏中、淮北、淮南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城,将原被城池和交通线分割开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联结成为大块的华中解放区。在华中设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机关设在淮安城。同时,成立“苏皖边区政府”,机关设在淮阴城。这时候,由战争到胜利,局面开展,气象繁新,各路人员云集在淮安、淮阴,听候组织分配和派遣,或者路过两淮,稍事休息。我们苏中报社和新华社苏中分社的大部分人员也奉命调到淮阴,因而我得以重见范长江同志和新识包之静同志。他  相似文献   

19.
1990年,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党史办的工作人员曾北上京城,通过时任文化部新闻局局长的谢冰岩(1909--2007,淮阴城里官元坊人)穿针引线,得以拜访了中顾委常委、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  相似文献   

20.
1941年9月,英勇顽强的山东根据地抗日军民,在庆祝抗战巨大胜利的欢笑声中,经历了一件将载入新闻史册的事件;一个同样身穿灰色军装的波兰籍战友汉斯·希伯,风尘仆仆地从新四军所在的苏皖根据地来到他们中间。作为一名外国共产党人和新闻记者,希伯此次是专门前来向全世界报道山东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