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期间,周恩来对濒临灭顶之灾的出版事业十分关心,多次作出指示和采取各种措施,为纠正极左思潮、恢复出版工作费尽了心血。为什么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竞如此关注出版工作?“文革”前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文革”中先后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和办公室主任的吴庆彤,在他所著的回忆录中作了如下表述:  相似文献   

2.
文摘     
周总理办公室撤销始末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央决定建立总理办公室。总办公室直属于政务院(1954年9月改为国务院),早由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分管,下设综合组、财组、外事组、秘书组、行政组。服务的对象是周恩来理和其他几位副总理以及秘书长。1957年底,总理办公室进行了第一次大的精简,一半的人员调出去支援各条战线。1964年下半年,恩来提出要搞“机关革命化”,又一次动了从自己边减人的念头。一次,毛泽东与周恩来开玩笑说:你留那么多秘书干什么,让秘书牵着鼻子走!”这句的本意,带有体贴周恩来辛劳的意思。但周恩来有将这句话传了出去,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的日子,为缅怀周总理对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和关怀,发扬他的新闻思想、理念,"周恩来与新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赵晨妤、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和校领导及新闻业界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相似文献   

4.
“文革”中的出版情况少为人和。本刊1998年第2期曾刊登方厚枢同志所写《缅怀周总理“文革”时期对出版工作的关怀》一文,反映了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周恩来总理关心、指导出版工作的若干情况。张稚枫同志多年研究“文革”出版史料,我们特请他分题写成短文,从本期起陆续刊发,以弥补出版史中的这段空白。  相似文献   

5.
人文社科     
正《历史的注脚》作者:叶永烈著版本:中华书局2014年6月版定价:42.00元提要:目前仅存的中共"一大"文献是如何在美国发现的?毛泽东秘书田家英自杀真相是什么……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多年走访"文革"亲历者,采访领袖家属,对话红墙内的秘书,通过这些亲历者的口述回忆,复原"文革"时期中南海生活的诸多细节,以及重大决策出台前后的所见所闻,用细节还原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为纪念今年3月5日周总理八十诞辰,省图书馆举办了《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周年馆藏书刊展览》,于3月4日正式展出。这个展览共分敬爱的周总理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敬爱的周总理专著、专文、报告、声明、讲话和题词,爱敬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世界人民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等四个部分。展览通过书刊和图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周总理从“五四”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工作,是与周恩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是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今年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30周年,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档案同仁也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周恩来在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以后,就十分重视党的  相似文献   

8.
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已经24周年了。和全国人民一样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旅顺人民,怎能忘记他老人家在旅顺口留下的音容笑貌和一串串光辉的足迹。 开国大典的礼炮余音袅袅,开国总理周恩来殚精竭虑地为不满两周岁的共和国日夜奔忙,可是他自己却因过度劳累而日渐憔悴。1931年5月31日,在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时期对出版工作的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1月,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后,周恩来的病势更加沉重。邓小平在周恩来推荐下,经毛泽东批准,从2月开始主持国务院的工作,6月开始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和叶剑英、李先念等大力支持下,对“文革”以来受到严重破坏的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的同时,对出版战线的整顿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10.
刘晓宁 《青年记者》2016,(29):68-69
2016年7月4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赢得广泛好评.《海棠依旧》由张法纯编剧、陈力导演,讲述了1949年后周恩来总理入住中南海西花厅到1976年逝世这一阶段的历史,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诗意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周总理的革命情怀与丰功伟绩.作为周恩来总理的传记片,《海棠依旧》不仅再现了周总理为人民、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也在艺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图书馆在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百年之际,举办了《北京图书馆馆藏周恩来文献展》,其中有一部珍贵的《二十四史》引起了参观者的普遍关注。这就是邓颖超同志捐赠的周恩来总理藏书线装本《二十四史》。 1981年8月26日北京图书馆接到了国务院值班室赵茂峰同志的来函:北京图书馆: 遵邓颖超同志的交代,将周总理用自己的工资买的一部线装  相似文献   

12.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对"文革"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但是,由于长期"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没有受到根本清算,大量的历史错案无法得到平反,"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两个凡是"之类的错误话语仍像紧箍咒一样,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这个名字,叫了一百多年,周总理这个称呼,呼唤了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和这个名字相伴,和这个称呼相随……1955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会见过周总理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与我国的档案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工作,是与周恩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今年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30周年,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档案同仁也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周恩来在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以后,就十分重视党的档案工作的建立,十分重视党的文件、档案的收集、安全保管以及当前和长远的利用。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周恩来为了保护党的机密,指示中共上海区执委会发出《关于搜集过去文件存底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领导建立人民…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至今年二月五日,对非洲十个国家和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友好访问。周总理的这次出访,是我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非洲,是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史上的空前大事,也是当前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亚非人民的团结和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但他的伟大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却永远不会消失;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尤其是对电视事业的关怀,对电视记者的教诲,都历历在目,好象事情就发生在昨天。周总理给我上的第一课我在学生时代,听了不少关于周总理的故事,虽然都是耳闻,但在我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一个概念——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九六三年,我刚到电视台不久,领导突然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配合老记者李华同志拍摄周总理欢迎班达拉奈克总理的宴会,我真是喜出望外。因为刚从农村回台,连衣服也没换就风尘仆仆地去了人民大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刘少奇同志"一向是关心和爱护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的.他曾经代表党中央对新闻、广播事业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这些指示,"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的许多重要指示一起,一直成为办好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主导思想"①.其中,最重要和最系统的一次是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为了起草党的"八大"政治报告,约请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座谈,对各条战线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时,与中央广播事业局(下文简称中央广播局)的有关领导进行的谈话.  相似文献   

18.
王小梅 《云南档案》2018,(12):41-42
赖祖烈,福建闽西永定县湖雷石城坑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担任中共中央特别会计室主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和中南海管理局局长、周总理财经秘书等职,位高权重,两袖清风。1983年病逝于北京。本文根据赖祖烈的回忆写成。  相似文献   

19.
重大事件报道必须郑重、真实,援引史实必须慎重、准确,以防止以讹传讹。但这些年来,却发现问题不少,这里仅举几例。1999年,某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周总理座机迫降始末》,说原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将军曾在“文革”期间奉林彪之子林立果之“命”拦截周恩来座机。事情败露后不久,谭甫仁便遭暗杀。那故事情节编得耸人听闻,严重地损害了周恩来的形象和败坏了谭甫仁的声誉。此文一出,全国骇然,中宣部主办  相似文献   

20.
难忘周总理对记者的关怀金凤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我有幸就近观察和接近过周总理,最难忘的是周总理关心人、爱护人、吸引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周总理青年时期担任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主编,1920年赴欧洲学习时又当过天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