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打学习写作以来,已有近百张数额不等的稿费汇款单朝我飞来,可给留下的印像总是淡淡的,惟独那张被我锁进抽屉的一张五元稿费单,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深处,它像一双老者的眼睛在时时注视着我,使我奋进不止。 那是8年前的4月,新兵训练刚结束到连队不久,在连队组织的会操时,我做错了一个动作,影响了班的整体成绩,为此班长狠训了我一顿。当我正在为挨训闷闷不乐时,只听从营部取信回来的文书,右手里高高地举着一张汇款单,呼喊着朝训练场跑来:谁叫王军太,报社寄给你的稿费单!我顿时惊呆了。当我接过那张单子时,挨训的不快…  相似文献   

2.
苦练成才     
当笔者走过某坦克旅报道员郭海平那不足十平方米的陋室时,一种苦练成才的气氛立刻包围了我。你看,他的墙头上挂着“头悬梁锥刺股”六个黑体大字。(精神可嘉,作法不宜提倡──编者)一条足有丈余的白铁丝从房梁上垂在案前,一张三面装有铁钉的特殊方凳就放在案旁。他解释说:一这东西是我晚上学习写作用的。打瞌睡时,就用它提神,挺管用的*。小郭是在苦学苦练这条崎岖小路上成才的。一九八九年初,他带着一大捆写作书籍走进了军营。新兵分配时,他当上厂一名坦克兵。连队紧张的军事训练之余,他迷上广新闻写作来。两度春秋,他写了一大…  相似文献   

3.
在一家报社招待所新结识了几个“房友”,经打听,他们都是来报社送稿的。有记者,也有通讯员,有几十上百里来的,也有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有坐公共交通车来的,也有开专车来的……后来我到招待所登记处与服务员闲聊,她说:“你不知道,来我们这里住宿的大多  相似文献   

4.
小传:吴吉增,1943年秋出生于黑龙江省长白山下某地。那是个苍凉而神秘的地方。南开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做过中学教师和出版社编辑。写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以及其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79年冬或1980年春,具体的时间记不准确了,我到北京出差,住在文化部招待所里。那招待所的门前有一报栏,每日换贴《北京晚报》。饭后休息时,我便每日去那里浏览。一天,我在那报上看到了一篇短文,短文的内容令我十分反感。我是因为反感才把那短文看完的。但看完之后,我的心里却忽地有了一点儿悟。这悟令我蓦地兴奋起…  相似文献   

5.
上高中一年级那阵子是1990年,当兵四年并提了干的哥哥探家了,全家了却相思之苦,当然像过年一样高兴而热闹。当看到哥哥那各类获奖证书和金光闪闪的二等军功章时,全家人更是欢天喜地。我在帮他整理东西时,无意间在他的皮箱内看到一张报纸,“解放军报”四个大字赫然醒目,二版登载了全国学雷锋标兵张子祥、李润虎这几位人们熟悉的雷锋式人物,再朝下看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篇题为《唤回春风化细雨》的文章里详尽地记述了我的哥哥——毕军昌立足本职学雷锋,并与张子祥、李润虎等人一起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标兵”的消息。手捧着报…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我迁新居时,对几百册书都进行了整理,大部分过时的旧书,我都“处理”掉了,唯独随我十几年已退了色的《新闻与写作》杂志的前身——《北京日报通讯》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几十本《北京日报通讯》和1984年改刊后的《新闻与写作》,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我崭新的书柜里。一次,有位同事来我家看到这种情况,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嗬,你对这些‘小本本’还真够有感情啊!”我说:“你算是说对了。”这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我当通讯员和后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张上世纪六十年代安顺县图书馆颁发的证书,证书的内容为:“范永甲同学担任图书馆义务服务员热心工作积极负责经民主评定为五好服务员——安顺县图书馆一九六四年四月。”这张证书颜色已经泛黄,有一个角已经残缺,那是当年贴在老家的板壁上,搬家时那只角就留在板壁上再也扯不下来了。这张证书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虽然我当时和后来也得过诸如“三好学生”、“优秀工作者”之类的证书,并且我也将它们珍藏着,但心中却对图书馆发的这张证书情有独钟,因为那一段给图书馆当义务服务员的生涯,对我一生的启蒙和进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得知你的志向时,你已经把豪言壮语化作了行动——你踩着进行曲的鼓点,披一身霞光,走在方块加长条的军营里。 当看到你发表在军报上的文章时,仿佛看见你伏案疾书的剪影如诗如画。 听说,你走时一直在笑。是在笑自己心想事成,还是想到那鲜红的军功章?你走得干脆利落,没带走任何触发往事的东西,我猜想,你将所有的爱与恨丢下,是为了轻装上阵。 送别的人群里没有我,但有我遥远的祝福。 你我之间的故事,让我阅尽了你的温情你的细心你的旷达你的宽容。虽然“东风无力百花残”,致使我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只上演了一年,可我,永远…  相似文献   

9.
说起来不怕你见笑,我的第一篇是由打扑克“打”出来的。这篇题为《扑克新打法——“双抠”》的稿件竟上了《解放军报》周末版。那是1991年5月,几位老同学从内地来疆出差,在招待所寒喧时,他们提出要打扑克。可在打法上各持己见。我说就入乡随俗,按照新疆的玩法打“双抠”。几个老同学头一道听“双抠”,于是乎都傻了眼。我说“我当教练,保你10分钟学会”。按照我介绍的规则,先“实习”了两把,到第三把他们便全部入门了,而且兴趣很大,那一夜竟然“抠”到了凌晨五点。临散摊,一位老同学说回去后要宣传推广这一新玩法。“对呀!何不…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张謇身上看到了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完美结合。那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当改革没有最后绝望时绝不轻言放弃,当革命潮流不可阻挡时绝不自不量力螳臂挡车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夏天,当我第一次看见白岩松在电视上露头时,心里当即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抵触,他那张硬梆梆加紧绷绷的脸实是既严厉还不好看,于是心里顿生偏见,接着又看了几回电视仍然觉得他很不顺眼,于是想也没想随笔就在南方一家大报上点着名把他恶损了一通。眼光浅的人还不只我一个,还另有一位外地观众也跟我一样眼浅,他当时一见白岩松在“东方时空”露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一张明信片寄到白岩松手上,上面这样写:“每天早上都看见你那张哭丧的脸,之后弄得我一天心情都不好。”一个初登电视门槛的毛头小伙,心里哪受得住这般…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的家庭档案中,珍藏着一张弥足珍贵的《立功喜报》。每当看到它,总令我忆起往事。1963年我调到上海公安(1982年8月改为上海武警)总队招待所当班长。招待所在总队对面,淮海中路1234号的光明公寓内,这是一座四层的公寓楼,接待全国公安部队人员来沪出差住宿使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个时代。当时我们部队也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大家鼓干劲,争上游,做好人,办好事。我带领全班战友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原来招待所里面卫生比较差,浴缸黑乎乎的,马桶污垢厚厚一层,我们买了  相似文献   

13.
站远点儿看此图,你会看到什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种图片来了解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好好看看右上这张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近看是一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影像。可是,当你后退5米再看时,却分明是另一幅著名的面孔——玛丽莲·梦露。  相似文献   

14.
空心香皂     
佚名 《新闻世界》2008,(2):17-17
她是一家机关招待所的服务员。一天,一位客人叫住她,让她帮忙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客人解释说,房间里的一次性香皂小,质量差,又不好拿,容易掉,使用起来不方便。第二天,这位客人走了,当她收拾房间时,看到昨天给客人买的香皂只用了一点点。在她将开了包装的一大一小两块香皂扔进垃圾桶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客人出差图方便,不喜欢带香皂,宾馆酒店提供的香皂又因为太小,  相似文献   

15.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6,25(3):80-80,73
收在这本小书里的文章,大多是在最近三四年中所写的。在美国写作,有一点好处,无论在晚间或休息日,你很少或不会被应酬等无谓的人情关系所干扰,你可以静心地去面对计算机写作。我曾设想过,如果我在上海,一定是很难有这样的写作条件,因为我必需面对各种会议、应酬、接待以及那繁琐的行政工作。因此,就很少有时间去思考想写的题目了。  相似文献   

16.
1 孔繁森典型发现经过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我接到社领导的通知,参加孔繁森长篇通讯的写作。当时要求我们2月13日到中组部万寿路招待所集中,住在招待所里开座谈会,写材料,讨论提纲,23日以前拿出初稿。 当时我感到比较突然,但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的先进典型人物。在此之前,我仅在今年1月份新华社播发的一篇通讯中简单地了解了一些关于孔繁森的事迹。当时离孔繁森去世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一起参加写作的有新华社的何平、陈雁和人民日报的陈维伟。 中组部和新华社的领导非常关注这篇通讯的写作,特别是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和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危城记     
有一年秋天我们这一带传言要地震,附近大城市的有钱人纷纷避到我们这个小城来,小城的宾馆和招待所顿时暴满,还有许多人住不上房子,就睡在汽车里,入夜之后,大街上的汽车排了总有一里路长。我的一个朋友,在宾馆里当服务员的,兴高采烈地盘算说,这个月的奖金一发,她就要为她的男朋友做一套西装。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有儿童的天地,有些领域是不应涉足的。近日看到上海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在市场版“摄影比赛”栏内,刊出一幅儿童进茶馆当服务员的新闻照片,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这张题曰《茶香飘四海》的摄影作品中,一名站着还没有大人坐着高的男孩,正往花碗里小心翼翼地为两位“老外”斟茶。你看,他右手端的一把小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Z1)
《税收与社会》的编辑们文/延川昨晚上失眠,翻来复去睡不着。睡不着就胡思乱想,冷了地就看见一张黑胖脸笑嘻嘻地冲我说:“真有你的,还在睡!什么时候了,明天第×期稿子下厂,你的稿还没交呢!”我心里一格楞,醒了。人还在床上躺着,可那张黑胖脸仍在冲我笑,那焦急...  相似文献   

20.
古松情怀     
每当我走近故乡村落就看到你屹立在庭院之旁你那苍翠茂盛的天然华盖首陪伴我档雨遮阳贾呵护我发奋读书与充满人生幻想你那长青浓绿和百年故事传奇带给我儿时幸福与欢乐成长激动我从寒窗少年走上战斗的按场每当我走近旷野森林就看到你挺立在群树中央你那高大伟岸的壮英舟枢曹装扮了林海茫茫贾战胜过酷井雷雨和冰雪风狂你那呐怀坦荡与古朴清幽的风貌森林因你而增彩添色和茂密茁壮大地因你而如诗如画尽展无限风光每当我走近深山峡谷就看到你荤立在雄峰顶上你那直冲霄汉的英勇气魄曹让惫崖陡峭轩昂首给漫山遇歼葱郁引来鸟语花香你那古老苍劲与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