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广告主通过付费所获得的一种自我宣传手段,它借助一定的媒体,向目标公众或目标市场传播信息、思想、观念和自我形象等[1].根据广告的最终目的,广告可分为商业广告和公共服务性广告.广告信息传播主要由广告主、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受众等要素组成,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突破经济的界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广告与社会、与人类的关系日益密切.然而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具有特殊的目的和意义,广告本身也存在着特殊性.本文就广告信息传播的特殊性、广告信息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雪梅  朱利丽 《现代情报》2019,39(3):115-121
[目的]不同于官方信息传播相对理性,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情绪化特征。情绪化信息传播具有独特的传播机制和影响力,国内外文献已经开始对此进行关注并成为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研究的重点之一。[方法]以社会化媒体和情绪等关键词组合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库内进行搜索,对搜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论]从社会化媒体情绪化信息特征、情感分析、情绪化传播行为及情绪化信息的影响四个方面述评现有成果,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危机状态下的信息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桂珍  张培  吴建华 《情报科学》2004,22(10):1268-1271,1276
危机加剧了信息污染的产生和传播,这是由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政府与媒体信息发布时机把握不当以及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心理共同形成的结果,其中,公众在危机中特殊的心理状态及其对政府和传媒的不信任成为主导因素。因此,要降低信息污染的扩散及危害程度,必须从其产生和传播的机理人手,既要预防信息污染的产生,也需要对已产生的污染信息采取相关的措施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燕今伟  刘峥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99-201,208
学术信息传播是人类科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作为背景,构建了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信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所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来源可信度、传播渠道可信度、信息内容可信度、传者专业权威性、传者可信赖性、网络依赖以及信息客观性正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信任度的评价,评论质疑负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信息可信度的评估,网络使用和信息完整性对突发事件信息可信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探索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剖析其认知-动机-传播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用户的健康传播行为,提供优质的健康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风险认知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的健康信息传播的影响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风险认知、问题认知和涉入认知通过情境动机正向影响信息传播行为;同时,社交媒体用户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健康问题认知。  相似文献   

7.
预警信息是应急管理的"消息树""发令枪",及时准确地将其传播给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可有效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警信息传播送达率是预警传播实效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传播手段、预警传播行政村送达率组成及计算原理,建立预警传播行政村送达率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评价预警传播能力方面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回顾了基于互动性媒体——社会化媒体雏形的信息传播行为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信息传播的进路,进而讨论了社会化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产生的微观与宏观作用(即社会化媒体对个体信息接受行为的变革以及社会信息流动模式的变革),最后综述了社会化媒体信息推荐——这一基于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新的应用性研究领域。通过综述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为信息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包括理论创新和应用性研究的创新;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经验性研究更关注商业领域的应用性研究,而缺乏基础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碎片化是网络传播的基本方式,信息拼图是碎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拼图化机制是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真相和本质的主要途径.网络个体散点式拼图、网络群体集群式拼图、意见领袖组织化拼图、专业媒体整合式拼图、政府机构压力式拼图和全网络融合式拼图构成了网络传播碎片化信息的拼图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基于新浪微博探索健康信息社会网络结构,对不同话语主体的网络位置、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相关部门的健康舆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新冠感染后”为关键词采集热门微博数据,并构建用户信息传播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多元话语主体视角下的网络结构特征,使用文本分析工具分析信息传播内容,基于话语策略分析传播方式,从而探索健康信息传播机制。【结果/结论】传播网络呈离散、稀疏状态。官方媒体整体影响力最大,一些专业内容生产者在严肃类健康信息传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大部分市场化媒体存在感较弱,普通网友具有最强的信息交流能力。四类话语主体的传播内容基本一致,但传播方式风格迥异。官方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以严肃、正式、专业为主,专业内容生产者兼具专业性与亲和力,网友则以多元方式表达情绪和态度。【创新/局限】从多元话语主体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探索健康信息传播规律是新颖之处,但网络结构分析仅基于静态视角展开,且样本量有限。  相似文献   

11.
专家们认为,科学研究需要依赖科学信息共享,像欧洲联盟那样的垄断性信息库只会妨碍科技进步。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知识能够以低价迅速传播,恰恰在这个时候,穷国却面临着信息价格飞涨的可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周广学 《现代情报》2002,22(10):44-45,47
信息免费是促进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信息免费现象大量存在。它的存在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今天,信息免费现象值得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业务环境要保持竞争力,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化媒体战略。Web2.0时代的社会化媒体为企业的品牌信息传播带来机遇与挑战。阐述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内涵,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品牌信息传播的特点,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品牌信息传播作用和策略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主体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突发事件中不同信息传播主体特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认为政府传播体现出很强的主控性,媒体传播表现出较强的主导性,公众传播显现出较大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强化政府传播的政治责任,发挥媒体传播的专业精神,规范公众传播的草根行为,以促进应急信息有效传播,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5.
石福荣 《现代情报》2003,23(8):50-51
信息社会的加速到来和信息重要性的日益凸现,使人们更多地重视图书馆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而怠视了负面信息的过滤与控制。本文提出了对图书馆负面信息采取过滤与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以便更深入、全面地完善图书馆的信息传播与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6.
王倩  王阳  黄海林  杨雪  孙杰 《现代情报》2011,31(1):173-177
我国近年处在突发事件频发时期,突发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能够安抚恐慌的大众,提高政府及社会传播和解决突发事件的效率。手机等移动设备是"带着体温的媒体",能够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基于这个特点,尝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以期更好地将移动技术运用到公共突发事件上,满足社会需要,对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突发事件传播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7.
俞虹 《今日科苑》2009,(12):179-180
本文所说的"读报新闻"是指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对报纸信息的再加工、再整合进行二次传播,是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相互交融的生动体现。它将报纸的深度、广度报道优势与广播电视的大众化、贴近性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信息传播达到最佳效果。读报新闻节目符合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这是其得以生存的关键。读报新闻使广播电视新闻更为深刻,使节目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政府是国家最大的资源拥有者。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传播促进了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其信息并不是都逐台公开传播。在电子政务信息传播中引入“控制论”,利用其“把关”对信息进行筛选,利用“反馈”对信息传播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9.
林萍  解一涵  魏静 《现代情报》2018,38(5):94-99
[目的/意义]新信息技术推动媒体应用平台快速发展,网民通过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客观分析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影响力,有利于建立良性的信息生态循环圈。[方法/过程]本文以官方公布的十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数据分析对象,使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历年各信息传播平台与网络舆情热度的关联关系,从时间、事件等维度挖掘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特征。[结论/建议]各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力与传播技术发展水平是同步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呈现势均力敌之势,媒体融合、资讯融合是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笑  刘庆 《科学与管理》2004,24(2):64-64
<正> 2002年的正月初一,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中,新浪及各大门户网站在10分钟之内便将这一消息发送到用户手机。2003年11月27日,《爱在阳光下》世界爱滋病日北京大型公益演唱会,首次实现国内手机现场直播演唱会,这是跨媒体转播的一个重大突破。在这些事件的背后,蕴涵着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又发掘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手机短信的传播效力浮出水面,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显然,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是,短信媒体抵达率高,费用低,效果与费用可直接监控,传播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接收信息不分时间、地点,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它的出现,意味着信息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