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些同学感到列方程特别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题中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怎样挖掘应用题的隐含条件呢?这里仅以1998年的中考题为例谈谈挖掘隐含条件的几种方法.一、从应用题本身的特点查找隐含条件例1长江水流每小时4公里,长寿港在重庆港下游SO公里处,若慢船在重庆港、快船在长寿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它们将在中点处相遇.若慢船在长寿港、快船在重庆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结果快船到长寿港的时间比慢船到重庆港的时间早2小时30分,求快船、慢船各自在静水中的速度.(199年重庆市高中)分析本题的隐含条…  相似文献   

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有哪些相等关系,哪些相等关系可用来列方程.只要把上述问题分析清楚了,整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学会并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哪些基本方法呢?对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有译式法、列表法和图示法等.下面举例说明.例1甲、乙两站相距336公里,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己站,每小时运行72公里,30分钟后,一列慢车从已站开往甲站.每小…  相似文献   

3.
怎样解应用题?小学学过两种解法:一种是列算式解,另一种是列方程解.通常,把前一种解法叫做算术解法;把后一种叫做代数解法.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呢? 先看一个例子:甲、乙两人各要加工某种零件240个,甲每小时加工30个,在相同时间里,当甲完成任务时,乙还有48个零件没有加工好.问乙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相似文献   

4.
教学问答     
①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时,其计算结果(最后一步)可带单位名称吗?例如,甲乙两地相距219公里,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甲、乙两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公里,求货车的速度。(用方程解)解:设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相似文献   

5.
我在讲完“比和比例”,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给学生练习:“甲用3小时走完的路,乙要5小时才能走完。甲与乙的速度之和是每小时行16公里。甲乙每小时各行多少公里?”解题时,有一个学生列出了独特的算式:3+5=8甲每小时行:16×(5/8)=10(公里);乙每  相似文献   

6.
新编通用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引进了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样,在小学高年级就同时出现用算术和方程解应用题的两种方法。现就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谈点认识。一、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在思维过程中的区别先看算术解法的思维特点。大家知道,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有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条是由已知推向未知,称综合法;另一条是由未知追溯到已知,叫分析法。算术法解应用题就是以这两个思维过程为基础的。举例来说,某生产队有甲、乙两块红薯地,甲地面积15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而这个本质,就是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下面举例说明. 例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284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48千米;慢车行驶了1小时后,另有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70千米.快车行驶了几小时与慢车相遇?  相似文献   

8.
<正>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对用算术解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已经比较熟悉,但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受算术解法的影响,列出与算术解法完全一样的特殊方程,即将未知数x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而另一边全是已知数。所以,引导学生学会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是突破列方程解应用题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取长不补短     
一只船往返于甲、乙两地,那么在静水中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和在流水中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假定船速和水速都不变) 解假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航程为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水的流速为v_0(v>v_0),则船在静水中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t_1为  相似文献   

10.
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分别为v甲和v乙,两船从同一渡口向河对岸划去。已知甲船想以最短时间过河,乙船想以最短航程过河,结果两船抵达对岸的地点恰好相同,则甲、乙两船渡河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______。两船渡河所用时间之比为多少@唐玉林  相似文献   

11.
速度比即甲、乙两者的速度之比。求速度比的一般方法是:必须知道甲速度和乙速度,或者知道路程、时间。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甲速度和乙速度,用甲速:乙速再化简即可求得速度比。如果有了上述的已知条件,这种解法倒也简单。但是,有的应用题既没有速度,也没有路程这个直接的已知条件,再用这种解法就显得太繁了。如,“客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要行15小时,两车从两地同时开出,相遇时客车离乙城还有192公里,求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  相似文献   

12.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主要是学生对题目理解不透 ,找不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分步求解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例 1.甲、乙二人从 A城到 B城同向而行 ,甲骑自行车 ,乙骑摩托车 ,甲比乙早 2小时 15分出发。乙走了 2小时 ,还在甲后面 11千米 ;乙再走 3小时 ,超过甲 13千米 ,结果乙比甲早 1小时 4 5分到达 B城 ,乙到 B城后立即返回 ,在途中与甲相遇 ,此时 ,甲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分析 :此题较为复杂 ,如果笼统看 ,就会把前后问题混为一谈 ,无从下手。如果将本题中“结果”前作为一部分考虑 ,“结果”后作为另一部…  相似文献   

13.
一、列方程得应用题中寻找等五关系的方法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等量关系隐含在题意中,由于思考角度不同,所找的等量关系也就不同。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大致有下面几种。(-)根据常见数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有路程、速度、时间,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等。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可直接写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ZIo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2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根据“速度和X相遇时间一总路程”可写出等量关系:每小时共行…  相似文献   

14.
用算术方法解题必须一步一步进行推理,使全部条件暴露,最后“问题”方获解决,它把已知和未知截然分开,其“问题”一直处于被动求解的地位。而列方程解应用题,将“问题”用X代替后,可以依照题目叙述的顺序,把未知和已知处于平等地位,共同纳入解题过程之中,列出方程,这样就利于思考,很灵活,很方便,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学生由于对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已经比较熟悉,最初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常受算术解法的干忧,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都存在一定困难,甚至列出与算术解法完全一样的特殊方程(即未知数X单独在等号的一边,而另一边全是已知数)。  相似文献   

15.
解应用题,困难往往不在于运算,而在于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本文给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点技巧。 1.间接设数 例1 甲、乙两地间距离为48千米,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前往乙地,小华在小明出发1小时后,骑自行车从乙地前往甲地,当他们两人在路上相遇后,小明的速度每小时增加4千米,  相似文献   

16.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与算术解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区别在于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算术法解应用题所列出的算式全是已知数,它是用已知表达未知,未知数(问题所求)是计算结果,算式不能直接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布列算式的思路一般是从所求问题出发,执果索因逆推而上,逐步寻找表达未知数的已知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下面的题,仅用算术方法至少就有五种解法。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对方出发点作为自己的终点,在距全路程中点三公里处相遇;巳知甲走完全路程要15小时,乙走完全路程要12小时。问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分析一:要求两地相距多少公里,由甲走完全路程要15小时和甲每小时速度是多少公里即可求出。要求甲每小时速度是多少公里,可考虑甲从相遇处到中点这3公里路程用了多少小时。由甲走完全路程  相似文献   

18.
对一道复合应用题,学生往往能提出多种解法。把这些解法进行整理,可以概括为几种基本的数量关系,揭示各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1.5小时,距中点还有8公里。按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对这道题单就算术思路,学生就提出了近二十种解法。可引导  相似文献   

19.
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要学好用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先要把问题和条件联系起来思考,看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等量关系,然后列出程式,最后求出方程的解。 用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有两种解法。这是因为任何三者数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写成三个不同的等式,其中两个可构成方程式,另一个是算术关系式。 如: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可写成下列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 (2)路程÷时间=速度 (3)路程÷速度=时间 假如求时间,则(1)(2)式为方程式,(3)式…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这类问题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计算能力和理解所得数据的实际意义的能力都有很好地体现.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数学实用性的具体体现.抓住数学产生的实际背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意识的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是大有神益的.下面谈谈由实际问题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巧解各类行程问题的思想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时间相等关系模型例1长江水流每小时4公里,长寿港在重庆港下游80公里处,若慢船在重庆港,快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