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BA),是中国最高级的篮球联赛。在引进外援的20多年过程中,在最开始阶段,篮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球队赢球,正因如此,也决定了外援的存在,从最初的目的上来看,俱乐部只是单纯的想赢球和提高观赏性。但是外援的引进对于我们联赛跟球队的发展,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对球员的发展,其中的利与弊值得我们思考。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BA引进外援对CBA联赛和球队发展的利与弊,通过研究发现:引进外援加快了CBA国际化进程,为CBA联赛注入了新理念,提高了球队整体实力,提升了联赛整体竞技水平,增强了队员的竞争意识,提高了CBA联赛的观赏性。引进外援对CBA联赛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外援薪资过高,俱乐部经济负担过重;大幅度减少了本土球员锻炼机会,影响国内后备人才的培养,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不利于球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外援负面事件频发,对管理体制造成威胁;外援控制了比赛胜负。通过完善现有体制,增强行政管理;加强宣传,提高影响力;制定政策依据,加强管理监督;制定政策依据,加强管理监督,极大的发挥CBA外援的优势,破解存在的诟病。  相似文献   

2.
疯狂的中超     
王迪 《当代体育》2011,(29):48-51
孔卡、姆巴米、里奥丹、宋钟国,今年中超的二次转会市场着实火了一把,在恒大金元的刺激下,中超各队的疯狂引援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地主家还是有余粮的。201 1年7月8日是中国足球联赛二次转会的截止日,中超列强均根据各自情况调整了外援人选。已经连续两次转会期刷新中国足球联赛球员转会费天价纪录的广州恒大再次收获标王,以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00万元)从巴甲卫冕冠军弗鲁米嫩塞引进了上赛季巴西联赛最佳球员孔卡。在恒大重金引援的刺激之下,中超其余15支球队再也不能坐以待毙,纷纷重金招兵买马。20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甲级足球职业俱乐部引进外籍球员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引进外籍球员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引进外援的人数逐渐稳定,外援主要来自欧洲和美洲;场上分布主要是核心位置:总体层次较低。充分肯定了引进外援对促进技战术水平、增强球队实力等的积极作用。指出引进外援的负面效应以及外援质量不高、俱乐部资金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5年,CBA联赛正式成立之初,浙江队引进了乌克兰球员萨文科夫,他是CBA历史上首位外籍球员。此后,除军旅以外的球队纷纷引进外援,随着篮协对外援人数及上场时间的逐渐放宽,外援成为CBA赛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主导力量。时  相似文献   

5.
外援?勿援!     
大概是外援在中国的足球、篮球项目上有一定的市场,也不乏许多崇拜者;亦或因这一点给正在改革的排球提供了一点“想法”。但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之排球无需外援!首先,外援于我国竞技体育之益处,无非是球技或是给球市增添点新口味。而排球虽和篮、足球一样都是集体性项目,但排球的性质更具集体性,中间那张网就象是国界线。球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加之外援,岂不似米中掺沙?吃起来是很难受的。一支球队不仅在技术上要过硬,更重要的是队员要配合默契,这一点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若引进外援(即使某项技术十分出众),不仅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篮坛随着俱乐部制的诞生促进了国内外运动员人才方面的交流,引进外援工作成了一门新的课题。对这新课题理解得深浅,处理得好坏,成为直接影响一支球队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我们上海东方俱乐部男队和兄弟俱乐部队在外援引进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作一点研究探讨。 一、我国篮球俱乐部(男篮)外援选择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我国篮球运动已有很长的历史和较高的水平,不论何种风格的外援,均要具有相当的水准(俗语叫实力或水平),否则是起不了  相似文献   

7.
’96—’97全国男蓝甲级联赛,打破了中国蓝坛多年一成不变的格局,11名外籍球员步入了中国篮坛赛场,国内也开始施行转会制,一些乙级队中身手不凡的队员临时转入甲级队的行列中。招募了外援和内援的球队不仅实力增强且打法有变,这样,就缩小了强队与弱队之间的差距。一向以“双中锋”战术见长的北京首钢队,本赛季既无“外援”又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职业化足球联赛道德风险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进行探讨,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道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今职业篮球运动是以一种文化的形态呈现给世人的,作为文化它是没有固定国界的,可以在世界各地任意地健康发展、传播与交流。中国职业篮球外援的引进,是中国篮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进国外高水平球员不仅提高了联赛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欣赏需要。我国的CBA联赛自1995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是第17个年头了,期间来到中国打球的国外球员已有三百多人。在场上,外援们用自己积极的态度、不服输的精神为自己的球队取得一场场的胜利,获得优异的成绩,是球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荒城 《新体育》2007,(1):44-45
1995年浙江中欣队引进乌兹别克斯坦外援米哈依尔·萨芬科夫,CBA联赛历史上迎来了第一位外援,12年之后的外援早已成为CBA赛场上一道风景线,但外援在大幅提升球队战斗力的同时,也拷问着CBA球队的管理水平。CBA引援十二年,外援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1.
CBA职业化进程中外援的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2004年CBA4个赛季外援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反映外援在CBA赛场上的表现及作用,说明引用外援的现实意义和对CBA职业化进程的作用及影响,并为各俱乐部今后引进外援提供积极性建议,对CBA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无人能否认职业化给中国体育带来的勃勃生机,也无人能否认职业化给部队体育带来的沉重打击。从两年前拥有六支甲级篮球队,到今天只剩下三支;从北京军区男篮的解散到已成为历史的广州军区男篮,部队球队的路子越走越窄。看着如此之快的递减速度,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军队篮球队究竟怎么了? 的确,没有外援的加盟,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单靠这帮铁铮铮的男子汉来打天下,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体育》2009,(4):75-75
本赛季外援的发挥一直左右着球队的战绩,有球队因为更换外援而实力大增,也有球队因为外援出逃而成绩下滑,下面一一列举本赛季CBA各队外援离开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足协副主席杨秀武指出:今年的足球联赛没有质的突破.但他认为发展是一个量的变化,突破是质的飞跃.从量到质的变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过程.中国足球职业化联赛发展到现在,无论从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球队和球员有一定时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术,丰富自己的打法.  相似文献   

15.
本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打完11轮之后,各新闻媒体都从各个视角作出自己的评论。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觉:CBA的主角似乎是老外,而不是中国球员。老外活跃在中国篮坛自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队引进中国篮球史上的第一个外援以来,中国篮球场上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上个赛季,甲A队中除部队队之外,惟有山东火牛坚持以子弟兵打天下,成为唯一一支没有引进外援的地方队。而本赛季,各地方队(包括山东)均引进了外援。甲B球队对此也自是不甘落后,去年的甲B联赛,就有十几名来自美洲和欧洲的外籍球员活跃在赛场上。专家们评价,其水平并不低于…  相似文献   

16.
本赛季外援的发挥一直左右着球队的战绩,有球队因为更换外援而实力大增,也有球队因为外援出逃而成绩下滑,下面一一列举本赛季CBA各队外援离开情况:  相似文献   

17.
应该说,在外援方面申花队向来是其他球队学习的“楷模”,从甲A最早引进的高佳、沙沙,到去年在美洲杯上大放异彩的洪都拉斯国脚马丁内斯和曾效力国际米兰和获得过联盟杯的乌拉圭人鲁本·索萨,虽然在联赛冠军的争夺战中,申花近几年来往往成为像大连,鲁能等其他球队的陪客,但在引进外援方面,申花队却一直是球迷和媒体最为关注的对象。 今年也不例外,尽管内援自由转会来了无论是人气还是球技都极高的“帅哥”张玉宁,但一向在外援方面有大手笔的申花队显然没有放弃对外籍球员的钟爱,随着初春三月的到来,申花队新赛季的第一位外援也姗姗来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排球只有聘请外援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吗?否!首先,我们从排球的性质上分析。排球是集体性强的竞技运动,其集体性超过了蓝球和足球,仅凭一个球星不能使球队彻底提高实力;因为排球的技战术,单凭个别球星仅仅能提高某一环节的战斗力,而并非全部。假如一个球队聘请外援如果上场的其余队员不配合,没有集体精神,这个外援也就发挥不了作用。而且,作为集体项目的排球;一个球队的战术组合,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配合才能达到默契和协调。外援不可能长期在中国的球队训练,短时间的聘用期,不可能与整个球队达成纯熟的配合,也就发挥不出…  相似文献   

19.
蔡德亮 《精武》2012,(12):58-59,6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影像资料法探讨CBA总决赛中广东队屡败新疆队的经验,从人文视角对广东队与新疆队的成与败进行归因,总结出后备人才的培养、外援的引进、球队的组织模式、球队文化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一支除了外援并没有多大变化的球队,表现怎么有如此天壤之别?尽管很多人包括辽宁男篮自己,都在用"外援引进失败"这一项来解释,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