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与创造空间,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也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对教材的整合“适度而不过度”,对教材的开发“到位而不越位”呢?下面我结合《找规律》一课“备课”、“悟课”与“赛课”的过程,说说在教材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2.
当“课标”提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要求后,“用教材教”便成了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话。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教材不再是“圣经”,它只不过是教学的“材料”或“资源”之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能唯“材”施“教”.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准确理解和体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涵和意图,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机械地穿插一些被新教材删去的内容;或者对新教材内容按旧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人为地超越《课标》并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题量不足,题型不全,因而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列举例题,课后布置大量习题供学生进行题型训练.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握好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度”?  相似文献   

4.
吴、蒋二位老师的课例,体现了新课程的教材观、教学观,全面落实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体现教者和学生创造性智慧的典型案例.下面笔者从两方面谈一谈对这节课的看法.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教材观传统的教材观是“教材即为知识”,教师和学生都把教材“绝对化”、“权威化”和“神圣化”.而本节课中,教者打破了这一陈腐的教材观,全面贯彻了“教材是范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材观,体现了教师是课  相似文献   

5.
余映潮 《福建教育》2009,(12):27-28
教材处理,一般而言,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课文处理”。 下面的内容都属于教材处理的范畴:整体处理、长文短教、点面结合、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一课多教、选点突破、穿插引进、比较阅读、课文联读……  相似文献   

6.
教材处理     
下面的几种说法都属于“教材处理”所研究的内容:整体处理,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一课多篇,选点突破,穿插引进,比较阅读,课文联读,专题研讨,一课多案……  相似文献   

7.
杨静 《学苑教育》2023,(5):12-13+16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材料。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深钻课标、借助教材、潜心备课、资源整合,杜绝教学教材化,寻觅教学最优化。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调整教学思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丰盈教材、趣化教材、活用教材、易化教材、高于教材,开发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深度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由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高中课改展示活动在常熟举行,三位教师同授一课——“抗日战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笔者也从中深受启迪。一、教学的设计理念——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改对教师处理教材提出的新要求,效果也远比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好得多。  相似文献   

9.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在课标教材实验过程中,许多教师觉得这个“度”不好把握.这主要是对课标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所致,不领悟教材就不可能把握好“度”.课本,一科之本,课堂教学应“以课本为本”.因此,我们要彻底抛弃教材简单、不值得研究的错误认识,相反,要舍得在理解教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时下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就揭示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教师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相似文献   

11.
七、一课多篇一课多篇 ,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 ,有时也称比读、联读。简言之 ,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 ,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的设计目的 ,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 ,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 ,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 ,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 ,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 ,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  相似文献   

12.
李桂惠 《中学文科》2009,(17):125-126
时下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就揭示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教师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相似文献   

13.
灵活使用教材落实训练目的——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廊坊管道四小特级教师张月英教材是凭借,借以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所以教无定法,要从训练的需要出发,灵活使用好这个“例子”。《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理解人物所处的险境。1.看图,...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中要“用活”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  相似文献   

15.
新教材中"探究"的思维历程及教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课程教材虽然采用“一标多版”型,但教材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最佳蓝本.通过对新课程教材人教A版中“探究”栏目的思考、研究,挖掘所蕴藏的数学内涵,是进一步对数学知识、核心概念的深化、理解,它全力贯彻着课标理念.只有对教材中的每一个栏目进行深究,才能立足教材、教好教材、教透教材和用好教材,这个问题是每个教师长期研究、必不可少的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不少教师上课(特别是公开、比赛课),不是把劲用在“教什么”上,而是全花在了“怎么教”上。于是,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消化能力,把教材处理成豪华的“满汉全席”;有的不管学段目标,只挑适合自己“胃口”的内容教……其实,“教什么”和“怎么教”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学术性”问题,后者为“技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敏 《考试周刊》2010,(3):214-215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课程资源”。如今我们倡导“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但教师为什么要调整、补充或加工教材.教师为什么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传统内容,与传统教材(指老人教版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必修数学5(以苏教版和人教A版教材为例,以下简称“课标教材”)在这一章的内容安排、编写思路、教学目标与要求上都有较大变化.本文对这些变化作以分析,并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本轮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挑战。“课标”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有何不同?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如何使用教材?广大教师疑惑多多。教师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为此,《四川教育》组织开展了“教材应该如何使用”教学研讨碰碰车活动。活动伊始,屏幕出示背景材料“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碰碰车手根据自己赞成哪一种设计分成了A、B两方。  相似文献   

20.
张万冲 《辽宁教育》2004,(11):57-59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本轮课程改革向教师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挑战。最近我在“通分”的三次教、三易教案的过程中,对如何使用现行的数学教材,有一定的体验。现把三次教学的情况实录如下:第一次照教材教一、设疑激思,引出新课师:(出示)下面每组数之间各有什么特点?说出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