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产生困难而导致成绩差的学生,造成学困原因大致可分有智力型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针对这些因素,我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极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在教学中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农村地区文化底蕴不浓厚,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学校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学生个人的智力有差异等原因,每个班都有令老师头疼的“学困生”,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我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困生,在转化数学学困生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秀兰 《甘肃教育》2013,(24):25-25
“学困生”在班里所占比例虽小,但若教育不当则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笔者认为.数学“学困生”可以分为智力型“学困生”和非智力型“学困生”两类。转化“学困生”要因材施教,对于智力型“学困生”要多些宽容,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于非智力型“学困生”要善于挖掘其“闪光点”,用爱心和耐心感化他们。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实践,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无论哪所学校,哪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称其为学困生。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①先天智力低下。②低年级时基础掌握不牢。。③丧失学习信心,思想上有惰性。④养成教育不够。然而深究之,学困生之所以“困”,非智力因素应是影响其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是班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而导致他们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教师应关注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出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型、数学“学困生”主要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的学生.随着数学知识点的增多,学困生一时不能适应,比如说在基础知识运用中,他们学习定义、定理、公式等,但不会运用,这些对后面的学习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它们理解不透,或掌握不好,后面的学习就难以顺利进行,一步落后,就造成步步落后.下面针对数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大多数学生畏惧的课程,特别是到了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数学成差,甚至出现放弃数学学习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脑子笨,天生就是学不好数学。笔者在长期的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智力上的差异不是造成大量数学学困生的主要原因,而是在于学生与数学学习态度有关的非智力因素存在问题。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一直是基础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着眼于“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融洽关系、培养兴趣;分析成因、及时纠正;收获成功、增强信心;重视习惯、一以贯之”四个方面论述了“学困生”转化的具体做法,应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为数不少的学困生,他们数学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有家庭的、社会的、智力或非智力的、先天或后天的、学校或教师等单方面或多方面因素,学困生的存在,给数学教师提高班级的数学整体水平带来很大的困难,怎样做好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数学教师认真对待和努力研究的问题,而数学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家庭、学生本身、教师和学校等因素.在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即数学学困生.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一项艰巨的挑战,也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简称学困生)较多.学困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容易产生逆反的情绪,这就大大阻碍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困生的形成是有很多因素的,比如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一、学困生的现状1.基础知识薄弱  相似文献   

13.
苏丽春 《亚太教育》2023,(22):112-114
“读思达”教学法将促进学困生阅读、思考和表达作为核心和脉络,能辅助学科教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转化班级学困生,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困生数量相对较多。为改善这一状况,在分析“读思达”教学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探究“读思达”教学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促进其学习的有效策略,包括“分析学情,了解学困点”“源头追溯,激发学习兴趣”“微课导入,促进知识输入”“创设情境,引导深度加工”,旨在促进学困生知识表达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笔者就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体育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普遍 存在的现象,虽然他们是学校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但是由于 他们身体方面弱势的原因,从而导致心理上对体育产生恐惧、厌学的现象。但是反过来,如果可以通过从中职“学困生”的心 理特点出发,改变教学方式,那么将会有利于体育“学困生”的 转化,那么应该如何转化呢?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的实际进行分析,分析 中职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探究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 因,最后提出相应的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希望能为当 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转化问题在各科教学中不可避免,在农村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自身智力方面的、非智力方面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学困生得到更好的转化,这是小学数学中高段教学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大幅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小学高段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普通高校中的数学学困生相当的普遍,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正确认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意义;注重对学生数学间接兴趣的培养;注重对学困生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转化学困生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困生”.简单点说.就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乐于学习。或是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学习、学习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各门课的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学困生”。特别是在那些教育较为落后、生源质量又较差的农村地区的学校里.这样的学困生数量还很不少。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系到我们整个教育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在近20年的农村数学教学中,我遇到过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不爱学习,对数学不感兴趣,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成为困扰农村数学教师的大问题。学困生的形成既有社会的、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教师的因素以及智力的和非智力等多方面因素。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20.
王玉武 《时代教育》2010,(2):63-63,78
教学中,对大学生应注意一分为二地分析,避免智力方面、非智力方面的误区,区分“学困生”类型,找出“学困生”落后原因,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坚持因材施教,抓好分层教学,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树立学习自信,培养良好学习品质,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