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边塞诗是对盛唐时代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反映,从其思想内容来看,它集中表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及戍边将士热爱祖国、保卫边疆的爱国激情。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令人心魂激荡。  相似文献   

2.
古代边塞诗起源于何时?论者或以为起于隋代,或以为起于六朝,或以为起于乐府古题。说法不一,皆未溯流探源,说中肯綮。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以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为特定表现内容的边塞诗的产生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盛唐是边塞诗繁荣发展的时期。但论者说:“边塞生活不始自盛唐。”那么,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以及反映了这种战争生活的诗篇最早又始于何时呢?我们以为,古代边塞诗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它源远流长的传统应该追溯到《诗经》时代。  相似文献   

3.
北宋边塞词中表现的征人渴望立功边塞与久戍边地而思乡的矛盾心态,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与关怀等主题,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士人对边塞复杂情况和战争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边塞词的创作。宋夏战争激发了士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环境中,边塞词突破了花间词派和南唐婉约词风,将边塞生活、民生疾苦写入词中,创造出雄壮激荡的风格,成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北宋边塞词中表现的征人渴望立功边塞与久戍边地而思乡的矛盾心态,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与关怀等主题,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士人对边塞复杂情况和战争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边塞词的创作。宋夏战争激发了士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环境中,边塞词突破了花间词派和南唐婉约词风,将边塞生活、民生疾苦写入词中,创造出雄壮激荡的风格,成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唐代边塞战争是唐王朝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互有攻代的战争,如何评价唐代边塞战争的性质,关系到对反映这段战争的诗歌的评价。本文认为,虽然唐王朝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政权王有攻伐,但从战争的起因与发展来看,几次主要的边塞战争如唐与突厥、吐蕃等都是唐王朝受到侵略后才予以反击的,其反击的政治目的是“保境安民”,其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唐王朝的防御与反击属于正义之战,反映唐王朝边塞战争的诗歌多是充满爱田激情的好诗。肯定唐王朝的边塞战争为正义之战,肯定唐代边塞诗为爱国主义的好诗,不会影响今天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书信真实记录了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为了解汉代边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展现汉代边塞诗产生的社会背景,边塞诗与边塞战争的互动关系,边塞诗的语言风格、诗歌意象及表达技巧提供了重要材料,为考证上古征戍诗向边塞诗的过渡与发展提供了文本参考。将传世文献中的汉代边塞诗歌与出土简牍书信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汉代丝绸之路沿线戍卒书信的文学史料价值,对拓展丝绸之路文献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早期边塞文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盛唐的诗坛,边塞诗派是主要的流派。期间,涌现出了众多的边塞诗人。他们参与了唐代的对外战争,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或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民族风情,或赞颂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勇武精神、建立军功的壮志,或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辛、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前出塞》 这首诗歌选自《杜少陵集》。《出塞》是汉代歌曲的名称,是歌唱边塞战争生活的军歌。诗人借这一旧歌题,前后写了14首诗,先作9首,题为《前出塞》,后作5首,题为《后出塞》。本诗是《前出塞》中的第6首,它借戍边战士的口吻,表明了对战争的看法,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战争政策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9.
边塞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边塞诗歌。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鉴赏边塞诗要注意如下问题:首先,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边塞诗歌反映了他对待战争的态度变化,由对战争的歌颂、肯定转向静观和反对,进而进行无情揭露和鞭挞,这种情况在盛唐诸多诗人中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1.
王昌龄是盛唐有边塞经历且大量写作边塞诗的第一人,其诗艺术高超,内蕴丰厚复杂,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相融合,超时空地关照反思边塞战争与和平,不愧为边塞正声,盛世壮歌,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边塞诗作在群星灿烂的中国古代诗坛独树一帜。回顾了边塞诗作由西周到清代的发展历程 ;论述了边塞诗作的内容 :多方面展示边塞生活 ,不仅表达了乐观豪迈的精神 ,也流露出了念旧的愁绪 ,不仅展示了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 ,也流露出对民族和睦的讴歌。在形式上 ,边塞诗作语言朴实自然 ,融阳刚美与阴柔美为一体。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 ,社会体制 ,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表现边塞战争的创作中其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王昌龄是盛唐有边塞经历且大量写作边塞诗的第一人,其诗艺术高超,内蕴丰厚复杂,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相融合,超时空地关照反思边塞战争与和平,不愧为边塞正声,盛世壮歌,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72-74,81
在唐代边战频仍的背景下,许多诗人为建功立业远离家乡奔赴边塞,思乡怀亲成为边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边塞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借思乡之情衬托慷慨报国的雄心壮志,揭示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以及表达对战争的认识等等,从而将思乡怀亲主题与边塞主题完美结合,不仅赋予传统思乡怀亲诗以特殊的意义,也增强了边塞诗的审美内涵,使边塞诗更加厚重。  相似文献   

15.
【题材概览】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反映了边塞的战争和边关的生活。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  相似文献   

16.
正有那么一批诗人,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是"边塞诗人",他们写的诗歌叫"边塞诗"。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唐初四方战事不断,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想象,成为唐诗诗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  相似文献   

17.
面对使民族结怨、国家受损、人民受难的边塞战争,唐代诗人对战争的理性思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们冷静思考战争的价值和意义,探讨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负面影响,引导人们更清醒地认识战争的实质,进而谴责批判穷兵黩武的战争,从中反映出唐代诗人成熟而理智的战争态度。  相似文献   

18.
敦煌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本文话"闺情"反映边塞战争带来的人生悲剧,从"人"的角度揭示敦煌边塞诗所包孕的悲剧情怀,这既是对边塞征战主题的深化,也提升了敦煌边塞诗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兵器意象是敦煌边塞词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古代边塞地区人民的英雄形象和报国之志,表达为国立功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兵器意象是残酷战争的标志,作者也常用兵器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兵器意象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有自己独创的个性特征。研究敦煌边塞词中的兵器意象,既可以深入理解敦煌边塞词的艺术个性,也可以更深入细致地认识边塞军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王维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他也有几十首与边塞战争和边塞内容有关的诗作。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关注的都是他的山水田园诗.而较少关注他的有关边塞内容的诗作。本文对王维现存的几十首边塞诗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作品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及对唐代诗歌发展的贡献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