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简介:任光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委员,四川省作物学会理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十五"以来,主持并承担国家和四川省水稻科技攻关项目9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获部省  相似文献   

2.
<正>肖培村,杂交水稻育种专家,2000年~2008年曾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现任内江市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法人代表。1945年12生于重庆江津,九三学社社员。1969年自西南大学毕业后,长期农业科研一线从事水稻育种科研工作。于1988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内江市农业劳动模范"、"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3.
正千乡优917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千乡955A"与恢复系"内恢111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2017年~201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续试,两年平均单产8710.2 kg/ha,比对照宜香优2115增产3.42%,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594.85 kg/ha,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水稻育种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  陈春燕  唐莎  刘宗敏  雷波 《软科学》2010,24(2):103-105,128
分析了国内外水稻育种的进展,从水稻生产、育种成果、水稻品质、科研力量等几个方面就四川省与国内外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四川省水稻育种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川省水稻育种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 获四川省农业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连续十五年支持的水稻新组合“Ⅱ优838”,目前已由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培育成功。它是四川省水稻育种又一重大突破。最近,四川省各级领导对该组合显著的增产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Ⅱ优838”是近年来水稻良种中十分难得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3,(9):12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任光俊研究员、四川省育种攻关办何希德处长、四川省农科院泸州水稻高粱所所长熊洪研究员一行,近日莅临内江农科院,考察指导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种科研,内江市农业局罗红副局长陪同。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肖培村研究员重点介绍了近年开展的多抗育种材料的构建、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成  相似文献   

7.
<正>稻药鳅无公害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是指充分整合稻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热量资源,对其进行周年性的科学高效利用,将水稻、中药材(泽泻)、泥鳅养殖通过轮作和套作集中于同一稻田,充分利用稻田生态循环系统,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的一种复种新模式,简称稻药鳅模式。该项研究获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我们经过三年试验,集成了理想的搭配模式和关键技术。稻药鳅模式为"水稻+泽泻套养泥鳅",是对传统的"稻田养鱼"的扩展和  相似文献   

8.
由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承担的市九五期间重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水稻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选育》,在课题组努力下,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继选育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92—4和菲优多系1号于去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土地     
杜永强 《知识窗》2006,(12):46-46
普遇水稻变香稻的神奇水田 在海拔1200多米高的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来乡寺院村土家山寨,有5块能使普通水稻变成香稻的神奇水田,其“特异功能”千年不衰,至今仍没有人解开其中奥妙。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过量施用肥料导致水稻倒伏、肥料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等重大问题,在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05)、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等项目资助下,团队历经20余年,深入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氮高效育种方法及品种选育与节肥栽培规律,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四川省隆重召开首届四川科技杰出贡献者颁奖大会,水稻专家周开达等三位为四川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各获得40万元奖金。现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的周开达教授,从6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先后发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两系杂交种"Y两优900"百亩示范亩产达988.1公斤,再创世界杂交水稻较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这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二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课题"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2011年,两系强优势水稻杂交种"Y两优2号"百亩示范亩产926.6公斤,实现了中国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4,(5):6-12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四川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和国际科技合作类。第三条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深入贯彻"尊重劳动、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3,(9):17-18
<正>各县(区)经科局、科技局及质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十二五"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四川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四川省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质监局关于贯彻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十二五"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实施意见》以及《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技术标  相似文献   

15.
<正>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我市成功创建"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并授予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称号,省经信委首批仅授予内江、遂宁两个地级市。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规划在内江经济开发区,已被纳入四川省工业"5785"发展战略中5条万亿产业带之一的发展规划,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一直是稻米种业的长期奋斗目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如何才能实现"多快好省"地培育出一粒好种子呢?随着功能基因组的发展,育种学家提出"品种设计育种",并认为这代表了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从常规育种到分子设计育种何为未来水稻?这得从水稻育种说起。长期以来,水稻育种主要利用常规育种技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  相似文献   

17.
<正>永胜县地处丽江东部,历史上素有"滇西北米粮仓"、"滇西鱼米之乡"之美誉,盛产水稻,是云南24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067万公顷,占丽江全市水稻总播面积的一半以上,产量则占全市水稻总产的近70%。永胜水稻生产的丰欠,直接影响到全县乃至全市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和《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科普事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四川省科普基地的作用,推进创新型四川建设。四川省科技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科协组织专家经过对各地申报的"四川省科普基地"进行评定,认定乐山华夏蜜蜂博物馆、黑金食用菌科普基地、中国中药材种子繁育总部科普基地、光友红薯博物园、四川省公  相似文献   

19.
汪静 《内江科技》2013,(12):93-94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部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制约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使"阳光体育工程"长效有序、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以各市区为研究单元,选取人口数和人口密度为研究指标,主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研究四川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四川省在2000年~2014年间人口空间分布存在较强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程度却呈现出了下降趋势。根据人口密度分布图得出四川省人口呈现出"东密西疏"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