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环境基础。人口增长、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严重地威胁着土地的生态安全状况。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及区划研究,能深度剖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已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区划研究主要侧重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这4个层面。乡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区划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首先阐述了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然后构建了一整套适合于乡镇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区划的技术方法体系,最后选择云南省禄劝县作为案例进行评价和区划。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现状的考察和评价,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后果,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目标和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耕地承载力、经济人口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3个方面选取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法明确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运城市1995、2000、2005、2010、2012、2014、2016年7个时段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经历了下降、回升两个阶段;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处于Ⅳ~Ⅴ级;2005年是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的转折点.最后分析了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河南省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33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即将展开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的土地资源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阶段。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土地资源学科上的运用。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资源法律政策制定执行情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土地资源保护情况、土地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情况等几个审计内容出发,遵循指标选取原则,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约束下的土地资源资产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明确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约束权力滥用,减少土地腐败和违法用地行为。  相似文献   

7.
根据安顺市2001~2008年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数据资料,选取了土地资源承载、土地生态环境和土地经济社会贡献3方面37个因子,采取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顺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8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标准,距可持续利用阶段相差甚远。基于这一评价结果,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县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量化鲁山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并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了科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该研究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布局特征,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部分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鲁山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为研究县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时效性差,本文以西畴县为例,在以耕地、城镇建设空间用地、农村生活空间用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体系,以乡镇为评价单元进行单因素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叠加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最终获取了西畴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四级评价结果。其结果与当地情况相符,验证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指标单一的缺陷,该方法简单高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6,(6):82-86
根据渭南市实际情况,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对渭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南市土地利用现状水平分值为0.8935,可见渭南市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合理,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综合利用效益较好,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偏低。为渭南市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对类似地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调查中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决定了调查效果的准确性及评价结果的公平性。通过不同发展阶段采用的技术手段的比较,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的范围和尺度,能够为土地资源调查采用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和需要提出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已毕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质量跟踪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人才质量跟踪评价定量化,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及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价格化有利于制止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使用,有利于合理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促进集约经营,有利于维护合作经济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2000年达拉特旗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踏勘的方法对其耕地后备资源进行监测调查研究,掌握了耕地后备资源动态变化及开发复垦的现势性数据,并通过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及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达拉特旗全旗共有耕地后备资源242903.2亩,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96%,与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耕地后备资源193986.9亩的调查结果相比,纯增48916.3亩.截至到2011年9月,自2000年来达拉特旗耕地后备资源已开发为耕地4627.4亩.其中可开垦盐碱地2565.2亩,占2000年耕地后备耕地资源总量的1.32%;可开垦沙地2062.2亩,占2000年耕地后备耕地资源总量的1.06%.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关于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可持续专题.文章将通过确定评价技术路线,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评价方法,进行宏观评价四个步骤对怀化市×区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研究区域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类需求与资源供给间的平衡关系问题,研究土地资源承载力能为区域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文章以人粮关系为基础,建立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and Carrying Capacity Index,LCCI)模型,从县、地级市、流域三个尺度定量评价了汉江流域湖北段的土地资源现实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汉江流域湖北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地域特征与时空演变格局,反映出土地资源、粮食、人口的耦合关系,为湖北省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新安县土地可持续利用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方案的可持续性进行定量评价,初步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方法,并对其具体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土地的研究源远流长,但直到本世纪50年代土地科学才蓬勃发展。由于时间短,因而各方面的理论和方法都不成熟,存在着多家之争。对此,为其促进土地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日趋完善,本文试从土地概念,土地系统及土地资源的评价对象等理论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效益化、社会和谐化、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09-2018年广安市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各县(市、区)综合指数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广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各县(市、区)的变化趋势和增长速度不尽相同;广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呈现出集中化与两极化并存的特征;通过障碍度模型发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的主要障碍指标因子差别较大.为提高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应该继续加强土地资源管控,巩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对泉州市土地承载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口压力、资源支撑、技术支撑、经济支撑以及区际交流支撑等系统指标.用均方差决策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和各县(市、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值,最后根据评价值,对该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指出土地承载状况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