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搞素质教育,就是依据社会与人的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他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责任主要不是“教”,而是指导学生“学”。“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而要重视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
吴兴平 《江苏教育》2006,(6A):18-19
校长管理学校,不像机关官员的行政管理那样层级森严、程序严谨,也不像企业老总的经营管理那样运筹帷幄、精打细算。校长管理学校的终极目标不是完成指标任务,也不是批量生产标准件,而是育人。育人,是校长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教师、学生。作为被管理,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凡是知书达理之人,他们往往不需要太多的“管”;同时,他们又是学校的主人,也是管理,既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又要进行自我管理,他们应该在“不管”的状态下自觉、自由、自主地成长。育人,不是靠权威而是靠智慧。作为校长,存“管”与“不管”之间的开阔地上,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天职不是寻找学生的缺点,而是尽量寻找、发现学生的长处。做教师要强化褒奖意识,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可以“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谈”。要不失时机地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创造宽松氛围,提供参与机会,让他们表现出本能地长处,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4.
热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热爱学生不是迁就、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只许他们学好,不许他们学坏。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互相排斥。“爱”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爱而不严,那是放纵学生,不是爱而是害;如果严而不爱,这种严就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使严落空。当然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不能严得过分而成为苛求,使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降低要求,任何学生不经过努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那就丧失了教育的意义。那么,怎样的严法才叫合理、适度呢?有人把它归纳为以下四个字,我认为很到位。  相似文献   

5.
课堂“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相似文献   

6.
一、树立人文化的学生理念 在班级管理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是对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不是“工具人”,他们不是机器;学生不是“幼稚人”,他们不是一个不成熟的幼稚群体;学生不是“问题人”,他们不是总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与不足。相反,学生乃是一个完整的、发展的、独特的生命体,他们有着神秘的生命之魂、诗意的生命感动、鲜活的生命经历、旺盛的生命能量、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7.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一种智能因素与非智能因素综合作用的主动适应环境、独立学习、创新的能力系统。对于学生来说 ,也就是他们独立地、积极地学习 ,获取新的语言知识 ,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的目标不能只盯在眼前学生“学会”,而是要放眼他们将来“会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学习方法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学到什么” ,更重要的是“怎样学习”。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当代教育理论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所谓教会学生学习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  相似文献   

8.
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高中社会科学课教师是这样让学生们理解美国宪法的:他不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读宪法,也不是塞给他们一些“价值”、“意义”、“地位”之类的概念,而是安排了一场“制宪会议”:学生两人一组代表一个州,参加制宪会议。并事先向这13个小组就他们所代表的州或地区的特殊利益作简妻的指点。比如南卡罗莱那州的代表将被告知棉花的重要性,工业化的北方所造成的威胁等等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9.
热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热爱学生不是迁就、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只许他们学好,不许他们学坏。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互相排斥。“爱”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爱而不严,那是放纵学生,不是爱而是害;如果严而不爱,这种严就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使严落空。当然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不能严得过分而成为苛求,使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降低要求,任何学生不经过努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那就丧…  相似文献   

10.
徐敏 《云南教育》2004,(8):26-27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且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课堂的主要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对人精神中生命意识的漠视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愈来愈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教育原本应该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温暖感受,使受教育因“教”而有“知”,因“育”而成“人”。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长久以来,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过程只当作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而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意识。教育努力把自己装扮成“先知”,力图让学生对他们产生“神”的崇拜。不是坐而论道,平等交流,而是师道尊严,一言九鼎。于是教育异化为被动地接受,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根需要点燃的火把。”学生在学习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索取,而是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地发现和建构意义,乃至创造意义。教师的职责便是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使他们的灵光得以闪现。  相似文献   

13.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中上现成的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不是学生不加咀嚼地接纳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的过程。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不深,知识积累有限,他们的学习应是建立在充分自主的基础上的有效合作和适度探究。  相似文献   

14.
说起奖品,有哪个人不喜欢?对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奖品更是一件乐事。如今不少教师都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奖品上“大作文章”。有的教师为了学生配合他上好一堂“表演”课,奖给学生贴纸、卡片等小礼物差不多花了半节课时间。整堂课看起来轰轰烈烈,然而牵引学生的心不是老师,不是知识,而是那些令他们着迷的奖品。奖品的诱惑力真的如此之大吗?  相似文献   

15.
在习作教学中走生活化之路,是指写作动机应来自生活,写作不是作为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是作为一个人源于生活中的对话需要。因而,写作教学要启发引导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对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丰富他们的精神“内存”,点燃他们的精神潜能,在他们有话可说、不吐不快时为情造文。  相似文献   

16.
必须知人善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要知人善教,就要熟悉学生,从思想感情上热爱学生,从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对学生炽热的“爱”和科学的“严”相结合,是知人善教行之有效的一条措施。尤共对后进学生不是厌恶、歧视,而是亲近热情;不是急躁简单,而是耐心细致地教育;不是训斥谩骂,而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正面进行引导;他们的许多错误往往是和缺乏知识分不开的。因此,要注意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急躁,不怕反复,循循善诱,设法帮助他们树立争取进步的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向老师吐露真情,才能找到善教的根据,对症下药。因此,教师平时要与学生打成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与家庭、社会、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心理联系,这种联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学生养成好的素质,如勤奋好学、团结友爱、活泼健康;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形成粗暴、固执、孤僻等不良行为习惯。   师生关系。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能动的社会人。当他们走进学校的第一天,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欲望。教师应真诚、无私、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使自己和各种不同个性的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性…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就是说,未来的盲不是“知识盲”,而是“方法盲”。可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贾群生 《广西教育》2006,(5B):11-11
当前,有些人片面批评“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把过去强调甄别与靠拢功能的教育评价的不足归因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存在。他们不是从升学考试评价的选拔性的性质角度思考问题。而是孤立地,片面地从学生角度认识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片面地强调高校自主招生,一厢情愿地夸大升学率。这样的思考方式,片面之处在于抽象地认识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力主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现代教学思想已进一步提示:“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习。我们要把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古往今来,善于学习的人,不要求教师奉献“黄金”,而是教给他们“点金术”。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拿着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一、巧设疑是掌握“钥匙”的前提1.疑要设在”文眼上”。所谓“文眼”,就是章节重点的关键点,在这个关键点上设疑,解决重点就会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