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青走了。我很喜欢众多新闻媒体给这位德高望重的新闻大家冠以“一代名记者”的头衔,虽然他生前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确实,穆青是以“一代名记者”立世的,毫无疑问,他的名字,仍会以“一代名记者”传世。有关报道的一个细节格外值得我们新闻同行重视、动容:“了解穆青的人都知道,他很少给人题词,实在推不过去的时候,他题的永远是四个字———勿忘人民。这四个字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勿忘人民。字字千钧。不仅做官的要牢记这四个字,做记者的,同样要记住这四字箴言。它应是我们的“四字经”。穆青同志正是这“四字经”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2.
穆青同志的“勿忘人民”新闻思想是贯穿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新闻理论,本文以我国民生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为例,论述穆青“勿忘人民”新闻思想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实践。文章在综述穆青同志的“勿忘人民”新闻思想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民生新闻对穆青新闻思想的拓展和实践。文章最后提出要改进目前民生新闻中存在虚假新闻和新闻视觉低俗、狭隘等问题,倡议继续传承穆青同志“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发展积极健康的民生新闻,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董广安 《今传媒》2010,18(10):7-9
"勿忘人民"是穆青新闻理论中最丰富、最核心的部分。穆青无论走到哪里,谈得最多的是"勿忘人民",题词最多的也是"勿忘人民"。1988年,穆青同志到新华社福建分社视察工作,为厦门支社题写"勿忘人民"。这是他第一次用这四个  相似文献   

4.
张含丹 《新闻窗》2006,(3):62-62
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三贴近”,这十二个字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一个特殊的年份,让记者忙碌了一年,也让记者着实“风光”了一载。然而,这一切,却让我们越发感受到时代的使命和肩上的压力,告诫自己:勿忘人民,勿忘职责,勿忘铁肩担道义。  相似文献   

6.
一、"勿忘人民"与我党的宗旨1988年4月,穆青第一次为新华社厦门支社郑重写下"勿忘人民"四个大字。此后,他多次给新闻界不同对象书写同一题词。这并非是他心血来潮、即兴挥毫,而是对我党宗旨深刻思考后的郑重抉择。"勿忘人民"不仅没和党的宗旨冲突,而恰恰是实现宗旨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华雪 《中国广播》2009,(7):56-57
成功的采访,离不开技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是一项极为关键的专业技能。采访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就采访技巧而言,要在“诱、逗、追、真”四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全国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学习穆青、增强“四力”培训班。我有幸作为其中的学员之一,在泡桐成荫的兰考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了解、感悟穆青作为新闻工作者“勿忘人民”的执着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搞好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同时又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稍有疏忽,就会产生矛盾,或引发“官司”,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在以下三个方面把好“关”。  搞好舆论监督首先要把好“政策法律关”。要正确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是站在党的立场上,也就是站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开展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这是舆论监督的根本前提。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工作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是新闻工作的性质、职责所要求的。党的新闻工作是党的也是人民的喉舌,它要准确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引人民群众前进,并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新闻工作者肩负这一光荣职责,不仅要有较高的路线政策水平,坚定的理想和严格的纪律,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把新闻工作者同作家、人民教师一样,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个特殊的年份,让记者忙碌了-年,也让记者着实"风光"了一载.然而,这-切,却让我们越发感受到时代的使命和肩上的压力,告诫自己:勿忘人民,勿忘职责,勿忘铁肩担道义.  相似文献   

12.
“一心记住六亿人口,两眼看清九个指头。”这是陈叔通先生在1960年元旦写下的一副对联。这寥寥16字,不但有极强的思想内涵,而且对仗工整,艺术上也属上乘。我现在试着把它改换一个字,成为“一心记住十亿人口,两眼看清九个指头”。今天,新闻工作者把这副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恐怕是非常  相似文献   

13.
甲: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如何才能宣传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许多新闻工作者目前正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乙: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标。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宣传这条基本路线,理所当然,责无旁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间,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方面,是认真的,是努力的,作出了应有的  相似文献   

14.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宣传、记录、讴歌新时代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结合在福建宁德闽东日报社的新闻工作实践,围绕“到田间地头寻找好新闻”“把准乡村发展脉搏”“善于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四个方面,尝试分析新闻工作者在乡村振兴报道中如何增强“四力”。研究发现,嵌入基层是新闻工作增强四力的实践指导,蹲点调研则是新闻工作者在农村基层采访报道的必要手段,还应强调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媒介素养能力以及提升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名利     
新闻与名利刘冠祥这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工作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新闻工作者也越来越看重了。过去新闻工作者最忌谈“名利”二字。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追求名利之风也正在兴起,如何对待名利,已是摆在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在全媒体时代,“四力”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生命力”,也是必修课。从“‘脚力’是淬炼新闻精品的前提”“‘眼力’是发掘新闻的基本功”“‘脑力’贯穿新闻工作始终”“‘笔力’是‘四力’落地的最终反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增强“四力”将进一步巩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7.
在金秋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四个“中国记者节”。今年的记者节,同前三年又有一些不同,那就是今春肆虐的非典对我们全民族形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如同前些年遭遇的全民抗洪战斗一样,我们广大的新闻工作者胜利地经受了这次“抗非典”的严峻考验,原本就有的“人民记者爱人民”、“愈是艰险愈向前”等等新闻工作者职业的人格的本质特色,又一次得到了更加突出的彰显。我们用实践向世人证明:我们无愧于我们神圣的社会职责,无愧于我们的人生选择,无愧于我们的称号,因而我们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又有了新的提升。在十月革命四周年的时…  相似文献   

18.
谭锐 《记者摇篮》2005,(5):39-39
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刘少奇同志曾对新闻工作者说“中央就是依靠你们这个工具,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和政府的工作的,人民也是依靠你们。人民想和中央通通气,想和毛主席通通气,有所反映,有所要求,有所呼吁……你们记者要到各地去,人民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变成新闻、通讯,反映给各级党委、反映给中央,这就把党和群众联系起来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应该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9.
邵飘萍创办《京报》伊始,就书写“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悬挂于编辑部办公室的正面墙上,勉励同仁齐心协力办好报纸。“铁肩辣手”出于明代杨椒山的诗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共同的精神财富,应该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形象的具体展示。  相似文献   

20.
“一心记住六亿人口,两眼看清九个指头。”这是陈叔通先生在1960年元旦写下的一副对联。这寥寥16字,不但有极强的思想内涵,而且对仗工整,艺术上也属上乘。我现在试着把它改换一个字,成为“一心记住十亿人口,两眼看清九个指头”。今天,新闻工作者把这副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恐怕是非常恰当的。我国是一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我们无论是解决吃饭、穿衣、住房、交通还是其他问题,都必须从11亿人口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而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