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畏惧错误就是毀灭进步”》一文,虽只有千把字,可是除却文题,就有八处引用了伟人的名言。引用,本来是写作中的一般方法,而本文的引用却别具一格,作用赫然。一、篇首引用,确立论点。“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开篇首句。作者引用这句“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名言充当文章的中心论点,言简意赅,鲜明有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名言”,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人生体验。其言简意深,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闪烁着哲理的火花,且毋需再加证明。精当恰切的引用名言进行说理,能有力的支持、加强文章的立论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大量引用“名言”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进行说理的支柱。这篇仅一千多字的文章,却引用了七则名言。从来源上看,这些名言,有的出自哲学家,有的出自科学家,有的出自文学家,诗人。从作用上看,这些名言多数引作论据,有的作论点,有的既作论点又作论据。从引用方式上看,多数明引,也有暗引(如  相似文献   

3.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阅读议论文 ,就要把握文章的论点 ,分析文章的论据 ,理解文章的论证 ,从而正确理解文章提出的主张 ,认真体会文章结构的逻辑性 ,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感受文章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本文谈谈如何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要研究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中学课文里 ,中心论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 .中心论点直接表现在文章之中 ,即可以在文章中直接划出表现中心论点的现成句子。如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 ,用文内引用的名言作标题 ,鲜明地揭示了论点 ;《理想的阶梯》一文 ,针对青年中存在…  相似文献   

4.
【重点辅导】议论文的论据。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这是论据的本质特征。1 .明确论据的类型 :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 1道理论据。《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 ,引用了七则名言作论据。这是因为 ,名言是思想的火花 ,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晶 ,它言简意赅 ,富有哲理 ,且无需再加以证明就被人们普遍承认。因此 ,恰当引用名言 ,能有力支撑论点 ,加强文章的立论效果 ,增强文章说服力。 2事例论据。例《理想的阶梯》,作者为了证明中心论点 ,把“奋斗”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刻苦勤奋 ,珍惜时间 ,迎难而上 ,并分别列举了有…  相似文献   

5.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语感分析(一)把握思路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文中心论点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它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而提出来的。2、本文中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得到论证的?本文一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就在第二段阐明发生错误的原因,再在三、四段进一步阐明该如何对待错误的问题:第三段主要阐明错误并不可怕,第四段进一步证明“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  相似文献   

6.
学校安排我上一堂主说型的课。根据教学进度,我选了《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有特色的议论文,教学重点是:①引用名言在议论中的作用。②逐层论证的结构层次。课前的设想是:用“讨论式”来上这堂主说型的课。 首先,我根据课前的精心设计(如注意中心论点、分论点等重读;注意各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停顿时间)范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划出文中  相似文献   

7.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备课指要林茂华《“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原载于1984年11月9日的《光明日报》,选入教材时,曾略作改动。作为一篇短论,当时是对改革中某些一遇挫折便打退堂鼓,阻碍改革深入发展的现象有感而发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改革大潮中...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理想的阶梯》、《说“勤”》、《事业篇》四篇文章均是议论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名言和事例作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难点是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议论文中事实论据叙述的详略。本单元的可考点有:①全文或主体段落的结构层次分析;②名言的记诵与恰当运用;③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比较区别;④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一篇酣畅明快、雄浑凌厉的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用辩证的观点论述错误同真理、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从本质上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强调错误并不可怕,畏惧大可不必。鼓励改革者不怕出现缺陷与错误。指出正确态度是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平时的讲课和写作中,很多老师喜欢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或论证观点,或抒发感情,希望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这种做法,在多数情况下,或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或能起到丰富内涵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但笔者在平时的听课(包括听讲座)和阅读时。也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即引用的一些所谓“名言名句”.已经由学者考证和澄清,其实是一种讹传和误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些积非成是的“名言名句”仍然被广泛的引用。有时,一节好课,或者一篇好文章,其美感,由于引用了讹传的“名言名句”而大打折扣,实在是得不偿失。在此笔者结合平时阅读所得.做一回文抄公.辑录四则引用较多、讹传甚广的“名言名句”及学者们的考证。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议论文,常常引用名言。引用名言作论点、作论据,能增强说服力,能使议论文生色。1998年高考作文,有不少文章引用名言恰当,但也有一些文章引用不当。研究这些作文引用名言的得与失,对提高我们引用名言的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下面是一篇引用恰当的文章。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安徽考生①纪伯仑曾说:“使你的理想高于你的才干,那么你的今天就会超越昨天,你的明天就会超越今天。”纪伯伦所说的是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但我想,这话并不完全,因为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能离开踏实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追求。我渴望成功,更渴望具有成功者身上的那种坚韧。(开头引纪伯伦(黎巴嫩作家、诗人)的  相似文献   

12.
写作时引用名言名句,其目的是能更有力地说明道理,论证观点,抒发感情.那么怎样在作文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名句呢?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往往喜欢引用名言名句,其目的是能更有力地说明道理、论证观点、抒发强烈的感情.那么怎样在作文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名句呢?  相似文献   

14.
引证法是引用经典性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定理、生活中的常理等作为理论根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运用引证法,既要注意选用恰切的理论根据,又要注意对理论根据分析论证,使论点与论据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既“引”且“证”。许多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对引证法的运用是不够自觉的。他们往往只是满足于引用几句名言、警句,并不注意对这些名言警句加以分析,揭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错误是坏东西,因此,犯了错误就要检查、反省……近来,有些同志发表文章,从认识论的角度为错误鸣不平,相继提出,要“为错误争一席”,要看到“错误对认识发展的积极作用”,甚至断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错误?我认为,在对立两极中思维,大搞非此即彼,要么贬斥,要么褒扬,都是不科学的,而必须进行三极思维,立体思考,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名言冤案     
苗淋 《师道》2007,(1):1-1
许多人都有一种“名言癖”:喜欢背诵,喜欢收集,喜欢引用。于是,观点加名言或名言连篇的文章常可见到;于是,名言集锦、名言词典之类的书或一版再版或编了又编,蔚为壮观。由此,也引发出不少名言冤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有些错误的言论,一看就知似是而非。譬如“金钱是没有用的,因为一百元买不到二百元才能买到的物品”,这个讲法显然是开玩笑。但有些言论的错误之处却较为隐蔽,例如:“医生是没有用的,因为医生不一定能医好病。”当错误的思想成为名言的时候,即使有明显破绽,人们也往往视而不见。以下列举一些错诶的名雷,并作提示或扼要的批判海塞说:“被爱并非幸福,爱  相似文献   

18.
<正>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阅读议论文,考生除了能辨识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之外,还要理解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这需要考生了解四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事例论证(例证法),就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证明观点;道理论证(引证法),就是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成语俗语等来证明论点;比喻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篇文章,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有着作者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也叫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归纳文章的中心是理解文章的重要一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中心。有些议论文,它的题目既是论题又是论点,即文章的中心。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等。有些说明文,题目就揭示了全文的中心,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征”,也是这个题目的“题眼”。这篇文章的中心可这样归纳:本文…  相似文献   

20.
数学经典名言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有的数学名言总结、概括了数学规律与结论,有的数学名言形象地刻画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恰当地引用名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涵养数学文化.基于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名言的有效路径:入门教学时,引用数学名言;导入新课时,引入数学名言;答疑解惑时,引入数学名言;衔接过渡时,引入数学名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