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小说派是战后法国文坛出现并影响世界文学历史进程的流派,它的革命性创新集中体现在反小说,对小说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进行标新立异的探索、罗伯·格里耶即是新小说派的杰出代表,本文以《窥视者》为例,浅沦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派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
“小说是文学”这一命题近代始得普遍认同。“五四”后,在西方流行的小说原理、小说观念大规模引入中国的背景下,中国“小说”观念经历了一个通过知识背景转换而争取独立地位——取法美国、法国小说观念以图创新——融会俄苏现实主义小说理论、英法现代主义小说理论等外来资源而力图自创新路——酿造出作家富于个性特色的小说观念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从中可窥见现代历史文化语境的迁延。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本来是哲学思潮,而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核心的文学称之为存在主义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战后成为西方最具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包括法国的萨特、波伏娃和加缪等。存在主义文学形式上是现实主义的,但思想性很强,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相似文献   

4.
“新小说”的出现是现实主义小说失去相对优势的一个标志,其探索和实验在法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但“新小说”的彻底“反小说”倾向导致了它在60年代末的衰退。近10年来一批年轻的法国作家推出了一批新“新小说”,展示了小说的一种新面目,引起了各国评论界的热切关注和读者的普遍欢迎,预示着小说艺术在新世纪的变革方向。克里斯蒂安·加伊的《逃亡者》集中了新“新小说”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5.
《橡皮》是法国作家罗布一格里耶的小说处女作。1953年问世之际,读者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布一格里耶的一系列作品连续出版。他的“新小说”理论也相继提出,人们才摹然发现,原来由《橡皮》所肇始的乃是西方小说界在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及文体风格上的一场全面、深刻、彻底的反叛运动。它是以反传统为旗帜的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小说”的发端!到60年代,《橡皮》发行量就已过百万册,并被译成多国文字。1968年还被拍成了电影。今天,《橡皮》已无可置疑的被视作“新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所体现的小说观念、创作方法、文体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评论家莱尔内·特里林在论述弗洛伊德与文学的关系时曾经指出:“弗洛伊德对文学的影响一直是十分巨大的,其中大部分内容影响之广,甚难估计,而且往往以反常的或歪曲的简化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渗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20世纪一股强有力的文化思潮,其意义涉及到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对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新小说作为50年代中期出现在法国文坛上的一种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现  相似文献   

7.
罗伯-格里耶作为法国“新小说教父”,以极富个性化与客观冷静的风格颠覆传统小说创作手法,积极实践反常规写作,引领“新小说”流派在后现代主义文学派系中崛起。其代表作《橡皮》《窥视者》与《嫉妒》的理念实践都展现出强烈的先锋性与反叛性,为小说艺术发展增添了不可忽视的新可能。“窥视”作为一种独特的叙述眼光成就了罗伯-格里耶小说典型鲜明的冷肃文风,同时作为重要的叙事角度参与承担进作品的人物描绘、空间建构与结构交织。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具体考察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窥视”艺术展现。  相似文献   

8.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影响巨大的思潮景观。现代主义小说体现出寓言化特征。这种创作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影响显著,中国新世纪小说也强化了寓言化并产生不少典型文本。寓言本质是寓教于乐,寓言化小说的“教”与“乐”的内涵和表现更为丰富复杂,有独特的“叙述结构”。寓言化小说显示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自觉融合。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写实小说逐步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1989年《钟山》第3期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号,其“卷首语”指出:“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相似文献   

10.
新小说派艺术特征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后现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在艺术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小说传统和追求技巧上的革新,其具体表现为,描写对象上的大胆更新,构思结构时的新颖奇特,要求读者参与创伤,追求语言文字的变化等,本文认为,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革新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也存在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义是8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文学思潮,其表现形态丰富复杂。在小说创作中主要有象征主义、荒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次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2.
以空间性切入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你好,忧伤》的小说文本,从而关注其与自由意识之间的关联。自由主题是《你好,忧伤》中的核心,空间表征对于自由主题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小说主人公塞西尔在外省度假别墅空间内的生活方式展现了战后一代自由意识的发展与时空观念的变化,安娜的到来将她所代表的巴黎上层社会资产阶级固有观念引入外省空间,两者针对“松林少女”的行为的观念冲突,凸显了战后一代自由意识的存在主义色彩。空间的营建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完善了人物形象的结构,体现了战后法国文学表征与历史、社会观念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小说派     
流派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法国文学界出现的一支新的小说创作流派。以阿兰·罗伯一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克洛德·西蒙、玛格丽特·杜拉斯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法国文学评论家称他们为“新小说派”  相似文献   

14.
晚生“晚生代”作为更加晚近的文学后继者,似乎离较为晚近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更加遥远,这不知道是文学历史的一个疏忽,还是“晚生代’咱觉的故意谋杀。如果是文学中的自然失误,那就意味着人们无奈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者的结合是“新潮”小说的独特标志)的精致和高级化,倦于艰辛和寻找,厌于“新写实”的粗泛俗浅。如果是“晚生代”对于文学先行者们的不满,自觉地与前不久的文学对抗,反抗和背叛已形成的传统,那意味着文学又一次处于尝试突破困境的时期,他们打出的新旗号是要寻找在高级和低俗之间的中间出路Q对于文学中…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后期在法国出现的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中介 ,对各国文学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2 0世纪初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中体现了这种自然主义文学特征 ,但又有一定程度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仍然是新时期小说的强大传统,现代主义的引入成为与之相对抗的强大力量.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和寻根小说从整体上都是沿着现实主义曲线发展的;"意识流"小说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曲线的第一次交叉;先锋小说则完全处于现代主义曲线中;"新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第二次交叉.  相似文献   

17.
杨清华 《现代语文》2006,(10):75-76
法国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新小说派”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争议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在1984年东京国际笔会上被选为“当今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的阿兰·罗伯-葛利叶是“新小说派”最杰出、最激进的作家,被公认为“新小说派”的首脑人物。他极力主张纯描写性的“反文学”,如实地把视觉所触及的客体表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一起参与和创作,直接进入意识活动;认为人生活在物质世界的包围之中,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作家的任务就是用一种“没有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冷静、细致、忠实地描绘客观世界的形象,从事物的变化反映人物的…  相似文献   

18.
论表现主义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评价现代派?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部分文学青年之所以把现代派误认为是“现代化的文艺”,因而盲目崇拜、机械模仿,不能说同前一阵子有些论著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作了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无关。本文打算探讨一下表现主义的得失问题。表现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一个影响较大、成就也较大的流派。继象征主义之后,它曾在欧美风行一时,是最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流派。如果说,现代主义忧郁、神秘的特点,在象征主义身上已有了明显的体现,那么,它们的怪诞、诡异的特色,则要到表现主义出现以后,才越来越引人注目。后来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如荒诞派、“黑色幽默”、“新小说”等,无不同表现主义有师承关系。因此,研究一下表现主义的得失问题,或许有助于澄清对现代派文学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主观感觉的强调、心理分析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完整的一支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感觉派在艺术上的突出特色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诗化小说”是19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产生的一个文学传统,并进而影响到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诗化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形式,它独特的特征及存在价值值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