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进入多媒体时代,副专刊与新闻版的互相交织已成为我国当代报纸的新景观。报纸副专刊的概念内涵已由传统狭义的文学副刊扩张为新型广义的综合性大副刊,几乎包括了新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相似文献   

2.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张报纸对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最关注的当然是新闻。但若静下心来看,值得耐心去品味的且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无疑还是副刊。  相似文献   

3.
副刊的作用,众所周知。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有一句名言:“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  相似文献   

4.
著名报人赵超构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那么如何让这张面孔生动起来,更有看头,是增加报纸受众群体、提高报纸文化品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转眼今日,一张报纸对快节奏的现代人来  相似文献   

6.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副刊要承担起“报纸耐看“的责任,就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不断创新,贴近读者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7.
梁丰 《军事记者》2010,(6):27-28
报纸副刊策划,是指副刊编辑对版面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一份报纸的副刊,能不能成为报纸的品牌,能不能让读者产生持久的兴趣,做到“耐看”、“留客”,与副刊编辑的策划能力是分不开的。副刊的策划,应把握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副刊要承担起“报纸耐看”的责任,就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不断创新,贴近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使传统的副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临沂日报《周末》近年来对副刊进行了两次改版,  相似文献   

9.
记得一位老报人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在副刊。"因此,在专副刊上下功夫,力争办出特色来,成为近年来报业同行不约而同努力的办报方向之一。历来副刊不副,它与正刊之间虽有区别,但  相似文献   

10.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均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那何谓副刊的耐看?不难想见,耐看自然离不开阅读时所激发的思索和回味,并因此而在潜移默化中,"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使报纸副刊成为承载文化、传播思想的一个理想园地。副刊历来是我国报纸的一大特色,而且颇有历久弥新之势,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文汇报》的"笔会"副刊、《解放日报》的"朝花"副刊等,这些大报的副刊都是立足全国,面向大众,具有明显的普适性,但如一份地方性的报纸,尤其是县(市)级的报纸也试图贪大求全,势必力有不逮,其面目也将越来越模糊,个性与  相似文献   

12.
一、报纸副刊不应成为小众文化 在大众传播媒体日益强调新闻性、信息性、休闲性的今天,曾经占有报纸一定版面的副刊正逐渐丧失文学品性。报纸副刊分为文学副刊、亚文学副刊和非文学副刊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素养和品位。"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著名报人赵超构一语道出了副刊的地位。好的报纸副刊,是陶冶读者情操、净化读者心灵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  相似文献   

14.
从报纸的副刊研究到“副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敦报界有句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香港也有类似的说法:“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大陆知名报人、《新民晚报》的创办者赵超构(笔名林放)曾具体阐释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副刊作为报纸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新闻、评论、广告、副刊),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唐崇维 《今传媒》2012,(3):121-122
本文对武汉晚报现有的副刊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武汉晚报副刊的几个特点。武汉晚报抓住副刊的变与不变,极大地丰富了副刊的内容,既有浅读,又有深读,使得报纸变得耐看。  相似文献   

16.
<正>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周俊芳 《编辑之友》2013,(7):52-53,63
副刊是现代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和培养固定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普及,报纸副刊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的创新之路,首先是要改变副刊定位,其次是版面设定不能为文学而文学,第三是编辑策划丰富多彩的副刊内容,第四是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副刊资讯。同时,要努力挖掘"草根文学",使其成为副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的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以更宽的范围、更多的容量,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办报体会,就报纸副刊的定位和运作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报纸而言,文学副刊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修改与调整着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节奏,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各种政治的与非政治的综合信息,并以此成为成熟报纸的坚实一翼,与新闻报道共同拓展着报纸的发行市场和读者群。对于文坛而言,文学副刊为文学注入了新鲜活泼的血液:一方面在不断培育着新的作家,同时又使成熟的作家拥有了一片张扬自己思想与声音的阵地;另一方面,依附报纸巨大的发行量与涵盖面,文学副刊为文学构建出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使文学与市场,作家与读者更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的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散文创作高潮。这两次高潮的出现,除了出版快速发展的因素之外,都与报纸的文学副刊有着直接的干系。  相似文献   

20.
侯力明 《传媒观察》2004,(12):44-45
报纸文学副刊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繁荣和九十年代前半期平稳发展后,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显现出萎缩的迹象,一方面,报纸文学副刊整体版面数量大幅减少,有些地方缩减了版面,更有甚者,取消了文学副刊;另一方面,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和投稿量也明显下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报纸文学副刊的“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